廣州的確有這樣一條街,街牌寫著十三行,但街上卻找不到了十三行的影子。
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佈開海貿易。在廣州設立了粵海關,第一次把經營進口貿易的商人從一般商人隊伍中分離出來。
廣東的洋行制度開始建立,洋貨行商也成為了一種專門的行業。當地人叫它十三行。廣州洋行為什麼叫十三行,現在誰也説不清楚。但的確,當時所有的洋行都是聚集在今天的十三行街一帶的。
1822年9月18號,這裡著了一場大火。有文獻形容:“火之大者,燒粵省十三行七晝夜,洋銀熔入水溝,長至一二里,火熄結成一條,牢不可破。大火燒掉了十三行,滿街水溝裏的銀圓顯現了十三行當時的富有。十三行我們沒有看到,但我們在海外收藏的一批水彩畫裏看到了它。
當年來廣州做生意的外國人很喜歡這種畫,大批的購買。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在廣州珠江北岸的十三行地區內,出現了一間又一間專售外銷畫的商鋪。在外銷畫興盛的100多年時間裏,廣州從事外銷畫製作的人很多,但他們絕大部分沒有留下姓名。啉呱是他們中最有名氣的畫家。他在十三行街面上還開了自己的店舖和畫室。他弟弟也是畫家,這就是弟弟庭呱畫的十三行一隅。19世紀30至60年代,是廣州外銷畫最為鼎盛的時期。在廣州十三行附近有約三十家商店賣通草紙水彩畫,有二三千人受雇製作這些畫。
1757年,清朝政府宣佈只留廣州一個通商口岸。廣州因其特殊的地位,而成為了一個聞名中外的對外貿易口岸。廣州的洋行商人們也因此成為一批享有特權的官商。
關於十三行當年的繁榮和商人們的富有,在美國人亨特的《舊中國雜記》裏有這樣一段描寫。“他們自己的住宅,我們曾去過幾處,其中最美麗的是潘庭官的住宅。這裡到處分佈著美麗的古樹,有各種各樣的花卉果樹……”
在十三行的商人中,潘家是最有名聲的四大家之一。這就是十三行行商的早期首領潘振承,1781年,他就明確向英國人表示,不願意經營鴉片買賣,1835年,當英國人要用武力保護鴉片走私時,他的孫子潘正煒和十三行的很多行商,給廣東的虎門要塞捐資鑄造了40門大炮。後來潘正煒又獨自捐鉅款,購買了一艘夾板戰船給政府,以實際行動顯示了商人們的愛國良知。
十三行的商人們還曾出資做了一件事情。1809年,他們得知英國醫生在澳門傳授接種牛痘的醫術,便資助他在廣州開設了“牛痘局”。為廣州的居民接種牛痘,前後種牛痘者有100萬人。廣東人丘熹學會了接種牛痘後,專門著書《引痘略》。
1828年,潘家人又專門購買了一批牛痘疫苗,運到北京,為北京居民接種。促成政府頒發了“牛痘法”。此後,這种醫術傳播于全中國。西醫醫術漸漸為中國人所認識。
儘管今天,這裡只有一個街名了,但十三行仍能讓我們去想象它的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