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南京第一家大型平價藥店正式開業,另外還有兩家平價藥店“新主張”和“寶豐”藥店也即將在南京登陸。種種跡象顯示,備受關注的藥品價格戰今年將有可能從南昌、杭州、南京等地擴展到全國更大範圍內。
記者在南京開心大藥房看到,所有的藥品都按照經營百貨業的模式銷售,營業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上千種藥品普遍降價40%至50%。藥店負責人稱這還只是初步降價,到本月18日價格將“一降到底”。另兩家大型藥店“新主張”和“寶豐”正在緊張施工,據説兩家將有1萬多種藥品以當地“最便宜”的價格出現。南京新主張大藥房副經理吳思濤告訴記者:“我們的經營理念就是價格再低,繼續低,老百姓肯定受益。”
為應付平價藥房的價格風暴,本地許多藥店開始提前應戰。記者發現,南京“百姓”藥房的常用藥品開始全部降價40%。在南京非常大藥房,這裡的營業員正在給商品換上降價標籤,常用藥品的降幅普遍超過70%。原價21元的活絡油降到6.7元; 9元一瓶的正紅花油現在為2.6元。
在南京爆發藥價大戰的同時,南昌、杭州等已經發生過大規模藥品降價風潮的地方,近日來的藥價大戰也在加劇。在南昌,第三家平價藥店“老百姓”開業,平均50%的降幅拉開了第三輪價格大戰。目前已使近三十家個體小藥店關門倒閉。在杭州,第四家平價藥店--布衣大藥房打着只賺十點利的旗號登場,價格戰愈演愈烈。
據統計,由於國家對零售藥店開放,目前進入大中城市的零售藥店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這一大批平價藥店的出現,使大中城市的藥品零售市場展開充分競爭。武漢、長沙、南昌、杭州等數十個城市的藥價已經普遍降低20%以上。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告訴記者:“大家要生存,其中最簡單的手段就是降價。最後朝利潤越來越薄,也就是利潤越來越少的方向發展。”
新聞分析:平價藥店挑戰藥品定價機制
這場在全國範圍內打響的藥品價格戰確實讓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實惠,但人們在驚喜之餘不禁要問,平價藥店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降價幅度呢?
在杭州,一種羅紅黴素膠囊從原來的市場銷售價格,也就是國家核定價13.8元調整為5.3元,降幅超過160%。但就是這樣的羅紅黴素膠囊在新開業的杭州老百姓大藥房僅售3.8元。杭州老百姓大藥房總經理劉湘岳告訴記者:“應該説我們是減少中間環節,這種模式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能夠降低我們的採購成本,至少可以降低採購成本在15%以上。”
我國傳統藥品銷售模式一般是:從廠家到省級批發商、再到市級批發商,甚至還有縣級批發商,最後才到零售藥店。而以平價藥店這一新業態進入市場的零售商,則只通過一級批發商,實現大規模,多品種進貨從而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
另一方面,有專家指出,國家核定的藥品價格也有虛高的現象。目前我國有1300多種藥品屬於國家定價,對於這些藥品,國家根據其生産成本確定一個相應的國家核準價,藥店在銷售這些藥品時,不能高於此定價。除這類藥品外,還有8000多種藥品屬於企業自主定價,其價格由生産企業到國家相關部門備案即可。但實際上,很多企業的藥品實際出廠價已經遠遠低於企業上報的成本價。平價藥店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將國家核準零售價一步拉向了企業的實際出廠價。
物價部門表示,今年將加強藥價整治力度,並計劃出臺新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健全成本調查和監督制度,進一步理順藥品價格。
《經濟信息聯播》播出時間:
首播 CCTV-2 周一至周六:21:00
重播 CCTV-2 周一至周四次日凌晨 1:10
周五次日凌晨 2:00
周六次日凌晨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