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您會發現,曾經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游人稀少,而且幾乎所有人都戴上了已經冷落了很久的口罩,這是因為一場瘟疫突然襲擊了我們,它就是現在我們人類共同面對的敵人——SARS! 北京是受非典影響很大的一個地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群防群控,為最終打贏這場非典型肺炎攻堅戰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對這場災難,政府和醫療機構是防治非典的主力軍,但同時也需要全社會的協力支持,那麼這個特殊的時候,我們每一個公民能夠做些什麼呢? 5月1日,我們《公益行動》的記者兵分兩路,對老百姓關心的校園,車站,社區和工地進行採訪,深入報道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
清華保衛戰
我們一進入清華,就看到清華大學的學生代表正在組織向勞動者致敬的活動。為了表達對清華員工在非典時期的辛勤工作,他們送上了自己最崇高的敬意。北京代理市長王岐山也來看望清華的師生,向學生代表和清華員工表示慰問。
慰問之後,我們的記者跟隨清華的學生代表,又去清華校醫院慰問五一期間仍然堅持工作的醫務人員。因為校醫院承擔學校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身體健康的重任,所以在非典開始以來,學校對這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視,大家也一再的表示所有黨員和業務骨幹一定堅守在第一線,決不退縮。清華學生代表向清華校醫院的醫務人員贈送鮮花、千紙鶴和錦旗之後共同合影,記錄下了這個與非典鬥爭的特殊的五一節。 學生代表離開校醫院後告訴我們,他們還有個很重要的活動。出於好奇,我們跟隨同學們來到了清華教學樓旁,來到這裡讓我們眼前一亮,無數只千紙鶴串成串兒挂在樹與樹之間。同學們告訴我們説,每一支紙鶴都是一個清華學生的心意,這成千上萬支紙鶴就是成千上萬個清華學生的敬意。由於此時他們不能出校園,不能去看望戰鬥在“非典”一線的醫護人員,所以他們把心裏話寫在自己疊的紙鶴上,通過學生代表送出校園,送到北京各大醫院的醫務人員手中,以此來表達他們的無比崇敬之情。在這裡我們看到清華前任校長王大中和一些清華教師也來獻上了他們的一份祝福,我們深深的被這些真誠、善良、熱情、有責任感的學子們所感動。 清華的校園很大,也是我們見過的最美的校園之一。在這個與眾不同的五一節裏,有很多學生都悠閒地活動、看書,因為至今為止,清華校園裏無一例非典病例。在這個時期,同學們的心態怎樣呢?我們看到了一位正在發手機短信的學生,她叫樂園,樂園告訴我們,兩個星期以前她收到媽媽從湖南發的短信,改變了她面對非典的心態。媽媽在短信裏説:兒啊,母親時刻想念你,在外學會保重自己,注意營養和休息,這階段儘量少外出,預防非典,母親天天為你祝福。樂園看過短信,心裏非常感動,覺得她不應該再表現出害怕的情緒,讓媽媽擔心,她覺得她確實長大了,應該學會自己承擔一些東西,讓家裏人放心。
樂園還告訴我們,在清華有很多的學生和她一樣,在這個非常的時期的非常節日裏,得到了親人們的鼓勵,從而積極樂觀地面對疫情、面對學業、面對生活。還有一個女孩告訴我們,他們在學校裏生活得很輕鬆,大家的生活井然有序,雖然課程受到一定影響,學校調整了課程,同學們的時間變多了,但是並沒有出現混亂,大家的精神狀態都很好,同學們在積極的防預,但是並不恐慌。
從4月15日清華大學採取隔離措施之後,學校的師生共同發起了一場被稱作“清華保衛戰”的疾病預防控制行動。幾天內涌現出一千多名學生志願者,他們井井有條的分配着清華2萬多名學生的食宿地點、消毒時間和自習時間。同時清華學生網還每天發佈sars的相關信息。同學們希望在這個非常的時期,以清華學生網作為做一個信息發佈的平臺,能夠及時的把現階段的一些疫情信息,包括校內的一些信息及時的讓同學知道,消除同學的疑慮,讓同學們情緒比較平穩。另外同學們也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夠成為同學們的一個情緒的表達窗口,為此在網上開通了幾個頻道,比如“非典日記”記錄同學們每一日的心理感受、心路歷程。同學們設想在“非典”過去之後,回過頭來再看這些“非典”日記,可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同學們還在網上開通了網上寄語,讓同學把自己的感想隨時在網上體現出來,而且希望借此給其他人以鼓勵,堅定大家共同戰勝非典的信心。
在我們正準備離開清華的時候,看到一些同學正在燦爛的陽光下讀書、運動,我們看到sars雖然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但在他們身上我們感覺到的是積極、樂觀和理解的態度,我們衷心的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社區故事多
離開了清華大學,我們的記者來到了北京市海淀區一個居民小區的外面。現在是全民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抗擊sars病毒,那麼作為人們生活當中息息相關的社區,都做了哪些工作呢?在社區當中生活的居民有什麼變化嗎?我們的記者打算走進社區看一看。
走到小區門口,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牌子“非本小區人員禁止如內”。這兩天我們也看到有很多社區門口都挂起了這樣的牌子,看來很多小區已經施行了小區內的隔離方式。
我們的記者走到小區門口時,被保安告知進入這個小區要持小區內部發放的出入證,特殊人員要在小區居委會的同意下在門口測體溫,體溫正常的才可以進入。在社區門口給我們的記者測體溫的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4月20日以後,這份工作就由他們承擔了起來。上午9點鐘,我們《公益行動》的記者在體溫顯示正常的情況下,進入了小區。同時與我們的記者一同等待進入小區的有幾個商販,他們也在等待測量體溫。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個小區有幾位固定在這裡做生意的商販,他們每天來時都要測體溫,一切正常才能進入,至今為止這個小區內沒有一位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
進小區後,我們看到了一位大媽正在給大家分發預防非典的知識手冊,居民們告訴我們,她是居委會的王主任,每天早晨居委會的王主任都會來這裡向各樓門組長了解當天居民有沒有被感染的情況,小區一共37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樓門組長,樓門組長負責本單元樓住戶的健康狀況調查,然後每天把情況匯總報告給王主任。王主任告訴我們:“住戶心態都比較平和,沒那麼恐慌,但是很重視,都知道不重視不行,這種疾病你不重視就嚴重,但是重視它還是可以戰勝它的。” 王主任説她還要去找另外的幾個樓門組長了解情況,所以我們的記者便在小區裏四處看看。 迎面走來一位消毒人員,他告訴我們,他本來是小區內的保潔員,自從非典發生以來,他每天不但要像往常一樣打掃小區內的衞生,還要額外花兩個小時做消毒工作。 告別了消毒員,我們在小區的花園裏看到居民正在休閒自在的 健身玩耍,與小區門口緊張嚴肅的把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些居民正在健身器上做運動,同時我們看到有一些人正在用我們近段時間常能聞到的消毒水擦健身器材。
記者好奇的走過去和他們攀談起來,“您是這個小區的居民是嗎?”“對。”“那麼是誰組織你們來擦這個健身器材呢?”“我們是黨員,我們是自發、自願的!”“那你們多長時間擦一次健身器材呢?”“一天最少擦一次,預防非典!”
在社區採訪的時候,我們了解到,今天是社區裏的一位徐阿姨74歲生日,聽説她每年過生日的時候,住在其他社區的兒女們都會聚到一起給她過生日,兒女繞膝、其樂融融。小區實施了隔離措施以後,不知道徐阿姨今年的生日準備怎麼過呢? 徐阿姨靦腆的告訴我們:“咱居委會既然採取這樣的措施,我們應該支持,今年的生日就算了吧,大家都平安不是比什麼都好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儘量把這個發病的人數趕快控制住,趕快減少,都好了就得了!”聽了徐阿姨樸實的言語,讓我們很感動,不知道她的兒女是怎麼想的,今年還能否來為老母親過生日。 王主任此時匆匆忙忙的走過,我們忙趕上去,王主任告訴我們,她要趕去為孤寡老人金老師量血壓,不能因為非典疏忽了這些老人的照顧工作!王主任笑着對我們説:“這場非典戰役,就是考驗我們居委會的時候!” 在我們的記者準備離開廠洼小區的時候,徐阿姨挽着老伴高高興興向小區門口走去,她説兒子又來看她了!特殊這麼一個時期,特殊對待,兒子為老母親送來了生日蛋糕,表示一下心意。非典讓許多人過了一個特殊的五一節,也讓徐阿姨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
在此我們向所有支持“非典戰役”的廣大居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時也向在非典時期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致以節日的問候。 專家點評(公益專家楊團): 這次我們所遇到的危險,是一種非確定性的。這次大家捐助(非典)一線共同來分擔不可避免的災難,應該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這次全社會所做的行動不是一種慈善行動,而是一種相當純粹的社會公益行動。不分組織不分個人,大家想到了就主動去做,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一個組織自己的職責範圍,而是在行使一個公民的責任,或一個法人公民的責任。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從政府的機構到普通的老百姓,從八九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到孩子,他們只要能做的事情他們都盡最大可能在做。災難帶來的後果是不幸的,但在災難面前體現出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溫馨的。當我們看到政府表現出的鎮靜、果敢,我們充分相信我們的國家的戰鬥力;當我們看到廣大人民表現出的友愛、團結,我們也確信我們國家的凝聚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力爭早日奪取抗擊非典的徹底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