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北臨長江,南望黃山,山奇峰秀,層巒疊嶂,坐落安徽青陽縣境內,方圓120平方公里。1600年前山上始建寺廟,其後經歷歷代增建擴建,廟宇遍佈全山,興盛時達300余座,僧眾有四五千人之眾。因佛寺眾多、香火鼎盛,故有九華“香火甲天下”之説。現時九華山尚存86座寺廟、6800多尊佛像,700多名僧尼散居山林,晨鐘暮鼓,誦經禮佛,修心養性,耕織勞作,清靜怡然。九華山融豐厚的文化和秀麗的風光于一體,澄澈寂寥的佛國氣氛和古樸清新的山鄉風情,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受。九華山自古便有東南聖境之稱,與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東晉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佛教由天竺高僧杯渡禪師傳入九華山。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24歲的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渡海來華,在九華山苦修75載,于公元794年圓寂。佛徒們以他生前苦行,坐化後形跡與經典所載的地藏菩薩相若,尊之為地藏菩薩化身,辟九華山為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將其肉身粧漆鍍金,塑為菩薩,享受千年香火。每逢菩薩圓寂日(農曆七月三十),海內外信眾都要雲集九華,舉行廟會,以志紀念。每當此日,只見祥雲藹藹,幡幢獵獵,香煙裊裊,佛樂陣陣,經聲朗朗。僧尼信眾,手持香炷、齊誦經文,同聲祈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佛法無邊,盡渡眾生。
唐天寶年間(約公元742-752年),詩人李白偕友來到九子山。觀其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挂綠水,秀出九芙蓉”的佳句。九子山自此更名為九華山。李白三上九華,留下眾多遺跡。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登九華也讚嘆不已,認為天下名山無以出其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讚九華山“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歷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紛紛慕名而至,吟詩作賦,揮毫潑墨,誦經著述,潛心清修,留下數千篇珍貴的詩文書畫,建起數以百計的書堂書院。年代最早的當數太白書堂,可惜的是,1938年遭日軍炸毀,直到1991年方得以復建。書堂院內兩株相傳為李白親手所植的銀杏,已是古木參天,一口宋代太白井,也是古色古香。它們成了歷史的見證。
“九”為數中最大者,因此天有九重,皇宮也有九重。此外,“九”久同音,天長地久,長長久久,中國人視“九”為吉祥之數。九華山與“九”更結下不解之緣:山有99峰,主峰有9座;九華勝境有九子峰、九子泉、九子古松、九死還魂草等;大悲寶殿千手千眼觀世菩薩像高9.19米,殿前有常行菩薩雙九龍壁,肉身寶殿護國肉身寶塔上有9層木塔,塔前的石階是“九九八十一”級,鐘鼓樓下有99級石階回廊;古人讚美九華的詩詞也多含“九”字,如劉禹錫的“九峰競秀,神采奇異”,“疑是九龍天矯欲攀天,忽逢霹一聲化為石”;王安石的“峨然九女,爭出一鏡奩”;王十朋的“九芙蓉自九天來,太史南遊山未開”;王陽明的“九華山脈黃山來,九十九峰蓮花胎”,“九華秀江南,芙蓉攢九九”,等等。
九華山的寺廟建築獨具特色,于散亂中取和諧,于樸實中見莊嚴,取貌于皖南民居,與周圍秀美山川和古老村落相互映襯,更顯古樸清幽,秀雅靈妙。九華山寺廟主要集中在海拔600多米的九華街,這裡是九華山的中心,有“蓮花佛國”之稱。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佈局,顯現出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寺內挂有一口鑄于清光緒年間的古鐘,高丈余,重千余公斤,鑄造精美,音色洪亮。每當暮色蒼茫,寺僧以槌擊鐘,凝重清揚的鐘聲,在山谷回蕩,使人頓生超脫凡塵之感。
九華街東行不遠,有一建在危崖絕壁上的佛殿——百歲宮,大殿的匾額有禦題“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10個金字。據説,明萬曆年間,26歲的無暇和尚來到九華山,在一人跡罕至的山洞裏苦修百年。他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粧金供奉。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佛教叢林之一。在百歲宮肉身殿,可以看到無暇和尚的裝金肉身佛像,頭戴僧帽,身著袈裟,端坐蓮臺,享萬世香火。九華山已發現14具肉身,多為年齡百歲左右僧尼留下,可能與他們吃素時間長,死時體內水份少,坐化瓷缸密封好等有關。
“不登天臺,等於沒來”。當地的這個説法,告訴人們,九華勝境在天臺。天臺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從九華街登天臺,約有8公里山路。穿過茂木修竹,飽覽清奇山色,到達天臺正頂,極目遠眺,只見青山匍伏,大江如練,長天秋水,共為一色,大地天空,合為一體。峰頂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如斯仙境,令人陶醉,渾然忘我,除盡煩惱。(曉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