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爾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
(Lille International Short and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裏爾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由法國短片促進協會主辦,得到法國外交部、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等單位的支持或資助。創辦經過如下。
1955年1月在法國安德爾一盧瓦爾的省會圖爾市創辦,當時只放映短片,因此叫做“圖爾國際短片電影節”(tours inter-
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到1972年,圖爾市當局對審查影片的問題有爭議,所以,改在法國伊澤爾省的省會格勒諾布爾市舉行,從此以後,紀錄片也可以參加,電影節的名稱隨之改為“格勒諾布爾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Crenoble Internation-al Short and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從1978年起又改在法國諾爾省的省會裏爾市舉行,直到現在,定名為“裏爾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電影節每年10月至12月之間舉行一次,為期一週。1980年改在3月舉行。主辦單位宣稱:這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鼓勵世界各地攝製優秀的短片和紀錄片;加強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交流經驗與相互合作。促使電影節映出的短片和紀錄片更多地在電影院作商業性發行放映。電影節章程規定。世界各地的十六毫米。三十五毫米或七十毫米的短片和紀錄片(指長紀錄片)均可參加比賽或會外映出。短片(包括短紀錄片)的長度以前規定為五十三分鐘以下放映時間,現在規定為五十八分鐘以下放映時間。超過規定長度的為長片或紀錄片。紀錄片的長度不受限制。動畫片也可考慮參加。參加的影片必須是前一年完成的,而且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未放映過的。 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
(1)舉行短片和紀錄片的比賽;
(2)不參加比賽的影片可參加會外映出;
(3)舉行專場映出;
(4)舉辦回顧展,放映法國或其他國家過去拍攝的短片或紀錄片;
(5)召開討論會,討論短片和紀錄片的藝術風格和拍攝技術等方面的問題;
(6)開設電影市場,展銷影片。
獎品有:大獎,特別獎,青年獎,獎狀等。分別授予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等。
1964年(第十屆,在圖爾舉行),1978年(第七屆,在裏爾舉行)
我國均選送影片參加。1964年,美術片《差不多》獲青年獎。
萊比錫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
( Leipzig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Short Film Festival)
萊比錫是東德的一個專區,也是一個市名。1955年,由東德電影工作者俱樂部和萊比錫市政府在這個城市共同舉辦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也叫“萊比錫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周”(L-eipzig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Short Week),簡稱“萊比錫電影節或電影周.’有時,也叫“萊比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Leipzig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1956年舉行第二屆後,直到1960年才舉行第三屆。之後,每年定期舉行一次,為期一週,一般在11月至12月之間舉行。1965年起,改由東德文化部、電視臺和電影工作者俱樂部聯合主辦。這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的口號屢次改變:1956年(第二屆)口號為“為電影工作者的友好合作、為有助於人類和平與福利生
活的藝術電影”。1960年(第三屆),口號改為“電影為科學、技術、文化的進步服務,為和平與人民的福利服務”。1962年(第五屆)口號又改為“世界的電影為世界的和平”。到1975年(第十八屆)又改為“全世界的電影為爭取世界和平而鬥爭!”一直沿用至今。宣稱其宗旨是“反帝、反殖、支持被壓迫國家和人民的鬥爭!”。主要目的是通過電影節的活動,促進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與合作。電影節章程規定:世界各國的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加比賽或會外映出。影片的部數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但須經電影節選片委員會審查通過。
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
(l)分別舉行紀錄片、短片的比賽;
(2)不參加比賽的紀錄片、短片可參加會外映出;
(3)為紀錄片、短片電影工作者舉行專場映出;
(4)舉辦回顧展,放映某一個國家或某一著名人物過去攝製的優秀紀錄片或短片;
(5)召開座談會,討論紀錄片、短片的生産、發行、放映等方面的問題;
(6)開展商業性活動,促使世界各國電影發行商、電影放映商選購電影節的優秀紀錄片、短片。
主要獎品有:“和平鴿獎”(1962年採用畢加索畫的和平鴿)。分為“金鴿獎”和“銀鴿獎”。其次有:評委會特別獎、電影評論獎。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世界貿易聯盟、世界學生聯盟、萊比錫市政委員會、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團結委員會等部門也分別頒發過獎品。此外還有獎金、榮譽獎狀。以上獎品、獎金、獎狀分別授予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和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
1956年(第二屆)、1960年(第三屆)、1961年(第四屆)、1962’年(第五屆)我國均選送影片參加。1960年,紀錄片《歡騰的西藏》獲第一主要獎。1961年,《人參娃娃》獲榮譽獎。
佛羅倫薩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Florence/Firenz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的一個美麗城市,每年11月至12月之間在這裡舉辦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簡稱為“佛羅倫薩電影節”(Flor-ence/Firenze Film Festival)。為期十天左右。一般有二、三十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有時達到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1976年因經濟困難只舉行四天,僅放映了意大利和美國兩個國家的二十二部影片。電影節至1982年已有二十三年的歷史。主辦單位宣稱:這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世界各地紀錄片的生産情況,宣傳紀錄片的重要作用,表彰優秀的紀錄片;增進世界各國的友誼,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之間的聯絡與合作。電影節章程規定:主要放映世界各地三十五毫米或十六毫米的優秀紀錄片。故事片和短片亦可適當參加映出。參加的所有影片必須是在意大利未放映過的,否則不予接受。不舉行比賽。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l)放映世界各地送來參加的影片;(2)為紀錄片電影工作者舉行專場映出;(3)舉辦回顧展,放映某一個國家過去攝製的優秀紀錄片;(4)召開座談會,討論紀錄片的社會作用等問題。1974年(第十五屆)、1975年(第十六屆)、 1978年(第十九屆)、1979年(第二十屆)我國均選送影片參加。
威尼斯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Venic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威尼斯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也叫“威尼斯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Short Film
Festival)或“威尼斯國際紀錄片和短片展覽會”(Venic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Short Film Exhibition),創辦於1950年,“每年7月至8月之間舉行,為期一週左右。主辦單位宣稱:這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評介世界各國紀錄片和短片的生産情況,促使紀錄片和短片在文化生活中起更大的作用。。與此同時,為世界各國紀錄片和短片電影工作者之間交流經驗和互相合作提供場所與方便條件。電影節章程規定:世界各國拍攝的紀錄片和短片均可參加映出。影片的部數、長度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 l)廣泛放映世界各地參加的紀錄
片和短片;(2)為紀錄片電影工作者、短片電影工作者舉行專場映出;(3)舉行專題報告會,請外國電影工作者介紹他們本國紀錄片和短片的生産、發行等方面的問題;(4)開展商業性活動,爭取電影節映出的影片在意大利電影院作商業性的發行放映。1956年一(第七屆)我國選送影片參加。
畢爾巴鄂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
(Bilbao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Short Film Festival)
畢爾巴鄂是西班牙比斯開省的一個工商業城市。每年及三月或12月在這個城市舉行一次國際紀錄片和短片電影節,簡稱為"國際電影節”,為期一週左右。電影節至 1982年已有二十四年曆史。每年有二、三十個國家參加,放映一百多部紀錄片和短片。主辦單位宣稱:這個專業性國際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世界各國的紀錄片和短片來促進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了解。同時,介紹當今世界各國紀錄片和短片的生産情況。電影節章程規定:世界各國紀錄片和短片均可參加比賽或會外映出。影片的部數和出品時間不受限制,但須經電影節組織者預選通過。電影節設立評獎委員會,負責評獎工作。電影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分別舉行紀錄片和短片的比賽;(2)不參加比賽的紀錄片和短片可參加會外映出;(3)為紀錄片和短片的導演、攝影師、編劇等舉行專場映出;(4)舉辦回顧展,放映某一個國家或某一著名人物攝製的有代表性的影片;(5)討論會,討論當前紀錄片和短片存在的問題;(6)開展商業性活動,促使電影節的優秀紀錄片和短片在電影院作商業性發行放映。最佳紀錄片和最佳短片可獲得獎品。
法國部分紀錄片電影節的聯絡方法:
PROGRAMMES AUDIOVISUELS(FIPA)
Jean-michel AUSSEIL JANVIER
Tel:0144899999 Fax:0144899960
10,Rue Alexandre PARRODI 75010 PARIS
CINEMA DU REEL MARS
Suzette GLENADEL glenadel@terminus.bpi.fr
19,Rue beauborg 75197 PARIS CEDEX 4
BILAN DU FILM ETHNOGRAPHIQUE
Francoise FOUCAULT MARS
Tel:0147073820 Fax:0145535282
Musee de l'Homme,17 Place du TROCADERO
75116 PARIS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Helene AUBRY,MAIRE AVRIL
Tel:0160928000 Fax:0145535282
Hotlel de ville2,place du General LECLERC
BP 47 91401 Orsay Cedex
FICTION DU REEL JUIN
Laurent ROTH sunnyside@wanadoo.fr
Tel:0495044480 Fax:0491843834
23,Rue Francois SIMON 13003 MARSEILLE
ETATS GENERAUX DE LUSSAS
JEAN-Marie BARBE AOUT
Tel:0475942806 Fax:0475942881
ARDESCHES IMAGES ASSOCIATION 07170 Lussac
IMAGES ET SCIENCES OCTOBRE
Jean-Michel ARNOLD, Annick DEMEULE
Tel:049604120 Fax:019604415627
rue Paul BERT 94204 IVRY/SEINE Cedex
戛納電影節
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財務因素,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週”,到1971年後,戛納電影節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
在短短雙週之內,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週”、“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份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份,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上映,且“導演雙週”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有關獎項部份,則分為“金棕櫚獎”、“評委會特別獎”,第一個獎屬於大獎,算是最佳影片,象徵了導演的最高榮譽,第二個獎常選一到三部優良作品頒發,另外則有一些個人獎,如:“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等。競賽部份通常從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為開幕或閉幕的影片,一般不參與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