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節,最難將息。從深冬世紀末走來的紀錄片欄目,正是如此。遂決定開一次懇談會。請數位專家號號脈,沒準能電光火石,産生火花。
會議室煙霧繚繞,大家信馬由韁地侃,倒讓人如坐春風。侃是很有意味的行為。朋友之間,往往説聊,像林語堂先生説的冬日裏的圍爐烤火,能到達很私密、微醺的境界。可是在半生不熟或者不那麼貼心的人群之間,侃就是名片,不過是更雅的"秀",侃得漂亮,不僅能製造興味,還能交得相投的朋友。一半是成就感需要,一半是感情投資,當然很容易招徠靈感。搞上層建築的,多半在侃上有功底,因為要征服人家的心,無疑要征服人家的大腦,除了筆墨,就是口舌了。
既然此次專家相聚,目的是生産靈感,侃的時候當然應該比照自己的領域呈依山傍水之勢,樂乃在於思維際會。當中,有幾位侃得有個性的,比如作家馮驥才、李杭育,搞出版的沈昌文、記者盧躍剛等。馮先生身材碩大,北方態勢很足,一望而知是籃球隊員出身。李先生一身金黃色T恤,完全是純正的龍袍的黃,談鋒也十分惹眼。膚色卻是北方人的黑,看不出杭州人的氣色。我見到他時,不由吃了一驚,因為我本科的時候看過他的小説,後來又看過他的樂評,早把他幻想成扎一個猛子又一個猛子,然後抹抹臉上的水壞笑的類型,熟料他胖得只那張嘴還有點神韻呢。沈老先生是上海人,個子不高,彌勒佛的面像,卻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那種。盧先生呢,濃發密須,與我喜歡的騰格爾有幾分相象,看來是精力充沛的人,又適合跑,又適合寫。
枝枝蔓蔓地就説到了搶救文化的話題,一經馮先生提出,仿佛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大家都表示讚賞。"中國人太現實了,現實得什麼都留不下!"上升到民族的憂慮當然讓人無話可説地跟隨了。馮先生不僅講,並已行動在先。一排象徵天津古老商業文化的老建築要拆了,半拉門臉也剩不下,他連拍照片也還要偷偷摸摸;而痛惜廣大民間藝術日漸消失,他正主持卷軼浩繁的民間文學的收集工作,決心要盡可能地打撈真正屬於民間的聲音。他的精力顯然還很充沛,雖然眼睛佈滿血絲,但是目光如炬。
李先生就不一樣。他一副好做翻案文章的架式,他的見解常常讓人覺得有道理卻有點忍俊不俊。大家難得表示跟隨,只能為巧妙而笑。關於老杭州,他專門寫過一本《江南舊事》,解讀婦女們飛短流長的河埠頭。他認為,通常的史學家説人家南宋茍安,很是鄙棄,可是錢塘之繁華,當時有誰能比!"中國的歷史,糟就糟在英雄好漢太多,中國傳統的歷史價值觀,説到底就是誰能夠打天下、坐江山那一套,並不講究怎麼把生活過得精緻、有趣,以我的觀點來看,老百姓就是老百姓,還能怎麼樣呢?老百姓想辦法把生活過得精緻,求新求變,你對歷史就有貢獻了。"更有意思的觀點是他解讀中國20、30年代軍閥混戰史,"最初一大幫中國的優質青年,出去留學,多數學的就是軍事,到日本、德國學。他想抵抗外來侵略,有的更有革命激情的要推翻清朝。當他們學了回來了,清朝也被推翻了。1911年直到1931年,為什麼軍閥混戰?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已經造就了這麼一幫專門學打仗的有志青年,他們回國以後,不打仗幹什麼?他們要實現他們的價值。那些師長、旅長,都是日本什麼軍官學校、德國的什麼學校,而且可能互相打的是同學。他們打的原因,我認為有些是很無聊的,三言兩語可以談明白的事,他先打一仗再説。"這分明是才子意氣式的學問呢,他偏就那麼眉宇之間流出得意之色。
沈先生是老者,按説是很嚴肅的,可是他身上還留存着天真和調皮。他説做《萬象》的定位就是好玩,作者有旅外的美女,也有耄耋老人,可是雜誌取捨的理由就是好玩。我想講究"好玩"的,往往好吃。沈先生果不例外,他説自己愛吃肥肉,是那種透亮的肥,--我瞥見他,已然胖了,--可是他有個好太太,當醫生的,給他吃各種各樣的藥,身體很叫人放心。他也喜歡講紳士,講自己壓抑着對肥肉的鍾愛,陪講究身材的小姐去吃素餐,説起來笑咪咪的,像個快樂的老紳士,又有"海派"的習氣。
而盧先生則是看起來粗獷,卻在歐洲的小咖啡館裏深情凝望歷史的人,坐在羅素坐過的日影裏,柔腸百結,而中國縱有五千年文明,個人化影子卻難覓。他也談三峽拆遷的民間博弈,談文革時期的畝産萬斤的分解文本,但是那種神情,我們在《大國寡民》裏領略過了。這片刻的如水沉靜,更叫我難忘。
侃到後來,馮、盧二人有事先走了,"嚴肅派"缺席了,剩下李、沈二人,猶如正史沒了,野史葳蕤,已經缺乏明顯的對比,我覺得仿佛合唱沒了高聲部,空有低聲部,很是遺憾。氣氛輕鬆極了。
紀錄片欄目就這樣收穫了專家們下的"蛋":擔起搶救文明的使命,好看的壓力,好玩的誘惑,開掘昨天的深處,留下今天的影子。當然他們隨後就走了。要孵出小雞是我們紀錄片人的自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