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局勢速覽     美國動態     伊拉克動態     各方反應     評論綜述         



《中國報道》:伊拉克武器核查松動 布什倒薩決心不變


  主持人:美國布什政府一直把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視為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就在美國五角大樓為攻打伊拉克積極謀劃之時,伊拉克外長8月1日意外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邀請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的主要負責人前往巴格達就該組重返問題舉行技術性會談。對於伊拉克的建議,許多國家表態予以肯定,但是美國總統布什認為武器核查與改變伊拉克政權是兩回事,伊拉克的最新姿態不會改變美國的既定立場。安南秘書長雖然對伊拉克的建議表示了謹慎的歡迎,但以“雙方所提會談條件有分歧”為由,將磋商伊拉克建議的時間推遲到了8月5日。那麼雙方是否能夠就武器核查等問題達成協定,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決心是否因武器核查問題的緩解而緩解,在稍後的演播室中我們將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的張曉東研究員和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先生。

  8月1日伊拉克外交部長納吉薩布裏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邀請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的主要負責人前往巴格達就核查人員重返問題舉行技術性會談。內容包括:在巴格達審議自1991年5月至1998年2月期間伊拉克銷毀武器的情況,由雙方共同確定存在哪些主要問題,並在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前商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是自1998年12月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撤離伊拉克後,伊方首次提議與聯合國就武器核查問題在伊拉克舉行會晤。薩布裏在信中邀請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主席漢斯布利克斯及其專家組訪問巴格達,就聯合國與伊拉克今年3月以來進行的三輪高級別會談中 的未盡事宜進行磋商。同一天伊拉克副總統拉馬丹也在巴格達表示伊拉克準備在聯合國有關決議基礎上無條件地與聯合國繼續進行對話。

  對於伊拉克的提議,在菲律賓訪問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表示不接受伊拉克的建議,並指責伊拉克此舉有如企圖“移動球門”,逃脫責任。

  美國國務卿 鮑威爾:真正的目標應當是裁軍,和消除所有(使用和製造)大規模殺傷力武器的能力。伊拉克總是設法避免接受武器檢查。 美國總統布什8月3日在參加緬因州舉行的一次共和黨籌款集會後公開就伊拉克的提議進行表態,他對新聞界説:他是一個有耐心的人,並將使用一切手段實現改變伊拉克政權的目標。無論花費多大代價,美國都將保衛自己的“自由”。

  美國的盟友英國對伊拉克的邀請也不屑一顧,英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稱,薩達姆是玩游戲的老手,根本不值得相信。美英對伊拉克的要求是清楚和不變的,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接受“毫無約束”的核查。

  對於伊拉克的建議,俄羅斯和法國均表示歡迎,俄羅斯8月2日表示,伊拉克邀請布利克斯赴伊談判是作出了正確的決定。認為伊拉克提供了一種和平解決危機的方法,並表示相信伊拉克的誠意。

  在此同時,美國在波斯灣的盟國沙特阿拉伯和美國稱之為“邪惡軸心”的伊朗,兩國的外長8月3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反對美國攻打他們的鄰國伊拉克。

  在日前結束的第79屆德法首腦會晤中兩國首腦一致表示,如果沒有聯合國的授權,法德不會支持美國對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

  法國總統 希拉克:任何軍事行動只有在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後才是正當的。

  德國總理 施羅德:德國軍隊只參加得到聯合國授權的軍事行動,且出師計劃還必須得到議會的批准。如果沒有聯合國授權,大部分議員將不會支持出兵海外。

  德國總理施羅德8月3日在德國南部城市漢諾威的一次執政黨集會上,對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的計劃提出了批評,認為這完全是一種“不考慮後果和對中東地區局勢沒有政治概念的想法”。德國政府希望,遠離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面對伊拉克首次主動示好,8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埃克哈德説,安南秘書長對於伊拉克的邀請信表示歡迎,但是認為伊拉克在信中提出的會談條件與聯合國安理會在1991年制訂的決議存在分歧。聯合國首席武器檢察官漢斯布利克斯公開表示他不會接受伊拉克對其發出的前往巴格達討論恢復武器核查的邀請,他認為在現階段與伊拉克當局會談不會有什麼結果。

  根據安理會決議,伊拉克必須首先同意承認武器核查人員,隨後核查人員在伊拉克進行為期60天的現場監察,然後向安理會報告核查結果。決議還規定,只有核查人員認定伊拉克已經銷毀了生化及核武器,以及用以發射這些武器的遠程導彈,聯合國才會取消對伊拉克的制裁。

  背景

  美國在阿富汗進行的反恐戰爭告一段落之後,就一再揚言下一個反恐戰爭的戰場將是伊拉克。政治上,布什政府相繼拋出“邪惡軸心”説和“先發制人”理論;外交上,派副總統和國防部副部長到中東游説;軍事上,加緊研究和制定對伊作戰計劃,並開始向伊拉克外圍增派部隊。究竟美國會用什麼方法來打伊拉克,目前是眾説紛紜。根據美聯社的消息認為美國如果要打,會是閃電戰。因為美國有能力於一週內在科威特邊境集結5萬兵力,他們將會從空中抵達那裏,而坦克等裝備將由軍艦經霍爾木茲海峽從關島、迪戈加西亞等軍事基地運抵。這會給薩達姆一個措手不及,而且避免了使用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的軍事基地。

  根據布什總統今年早些時候簽署的命令,中情局增加了對伊拉克反薩達姆力量的支持,而且允許中情局針對薩達姆動用特種部隊。據稱美國已經草擬了一項暗殺薩達姆的總體計劃。

  美軍近期在海灣的部署業引人注目。據報道,大約7000名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士兵已開始準備向海灣地區移防。其中7000名美軍士兵中的2000人將被調往卡塔爾。數月前,美軍已將其原先設在沙特阿拉伯的空軍指揮機構遷至卡塔爾。而其餘5000人將被部署到美國在海灣地區的其它軍事基地。

  西方媒體也早就披露了美軍可能的作戰計劃。據《紐約時報》報道,設在佛羅裏達州坦帕的美軍中央司令部,在兩個月前已經初步完成一份“中央司令部行動計劃”,提出了一些對伊作戰的重要構想。

  根據這份計劃,美國將在海灣地區集結約25萬兵力,從西、南、北3個方向對伊拉克發動陸、海、空“立體交叉”進攻。美國戰機將從分佈在8個國家的軍事基地起飛,發動大規模空襲,主要目標是摧毀伊拉克的機場、道路以及通訊設施。美國特種兵部隊和情報人員將從科威特—伊拉克邊境進入伊境內,摧毀有可能被伊拉克用作生産和儲備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實驗室”和“軍械庫”。巡弋在海灣地區的美國軍艦將負責發射導彈,配合陸空作戰。

  美國總統布什8月1日在白宮與到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會晤時再次強調,在改變伊拉克政權問題上,他的立場沒有變化,美方正在審視各種選擇方案,準備使用一切手段實現這一目標。同時美國國會、國務院和國防部日前已經聯名寫信邀請6個伊拉克反對派的領導人8月9日或16日前來華盛頓,就如何推翻薩達姆政權和之後如何在伊進行政治安排等問題進行磋商。

  針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宣傳和大兵壓境的形勢,伊拉克一方面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以爭取國際社會尤其是伊斯蘭國家的廣泛支持;另一方面在國內加快了備戰的步伐。薩達姆日前下達命令:軍隊要加強在主要城市的兵力部署,準備與入侵的美軍展開巷戰;地方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可自動做出反應。7月15日至22日伊拉克國民會議召開特別會議商討對策並最終發表聲明表示:伊拉克已經做好準備,以抗擊美國可能對其實施的軍事打擊。

  主持人:結合伊拉克提出的讓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巴格達的新建議,圍繞美國打擊伊拉克的相關問題,現在我們開始採訪金燦榮教授和張曉東研究員,首先歡迎兩位專家到演播室接受我們採訪。我們注意到關於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巴格達的問題,在前一段時間,伊拉克是對這個問題是有條件的,比如説要求聯合國能夠保證它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條件下,它可以允許武器核查小組重返巴格達。這次很意外,沒有附加任何條件就談到了武器核查小組重返巴格達的問題,那麼張研究員,我想首先請您給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伊拉克在這個時候提出了這樣一個新建議,它的動機是什麼?

  張曉東:可以比較簡單地講,伊拉克的動機就是在美國一直在造輿論,要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可以講是在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樣一種大的氣候之下,伊拉克利用這種主動提出建議,似乎是不附加條件的希望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能夠返回巴格達,以此來消滅美國用軍事行動來打擊伊拉克的決心或者信心,來擾亂美國國內輿論,因為美國打擊伊拉克實際上它面臨着除了自己軍事上要準備以外,很大程度上,比如説國內各種不同的聲音,包括國際社會的不同聲音,使得美國在決定打擊伊拉克的時候,非常猶豫或者遇到了很多阻力。伊拉克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美國主要的領導人一再宣稱要對伊拉克動武這樣一種情形之下,伊拉克主動出擊,在外交上面,實際上給布什政府的軍事行動帶來了更多的這樣一些牽制,這我想是伊拉克最主的動機。

  主持人:從美國方面的態度來看,從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到美國總統布什,好像對伊拉克提出的這個新建議反映都很冷淡,為什麼美國方面對伊拉克的新建議表示不感興趣呢?

  金燦榮:從美國歷史上來講,第一他們認為伊拉克現在這個條件,實際上還是有條件的,實際上方案的實質是邀請聯合國核查人員的主要負責人去談如何回來,而不是馬上就讓步。

  主持人:先進行技術性會談。

  金燦榮:所以它並不是一個很乾脆、利落的一個建議,這是一個。當然更主要的原因,布什當局確實已經確定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撤換薩達姆政策,跟這個更大的目標相比,目前伊拉克這種戰術性的動作,可能很難動搖美國方面這種戰略意義的決心,而且這種戰略性舉動,又跟布什當局,國內執政的狀況也是聯絡在一起的,目前反恐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阿富汗反恐已經告一段落,下面如果後續的戲要沒有排好,它這個戲就唱不下去了,反恐應該講在整個布什的執政策略裏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在收到伊拉克這個建議以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表態非常謹慎,他説表示謹慎的歡迎,他認為聯合國的建議和伊拉克的建議之間還有一些分歧,您覺得兩個問題,一個安南秘書長為什麼表示謹慎的歡迎?另外這個分歧到底是什麼?

  張曉東:分歧的主要問題就是,安南講跟聯合國所要求的程序不相符。回憶一下1998年年底,那次軍事打擊以後,就是“沙漠之狐”軍事打擊以後,實際上武器核查停止了,隨後在1999年,為了恢復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聯合國又通過另外一個決議叫“1248號”決議。這個決議實際上提出了一點,就是説實際上讓伊拉克無條件地允許武器核查人員返回巴格達,然後究竟要對哪些地方進行核查或者還對哪些方面進行核查,那麼是有這個小組做出評估以後,在60天內重新做出決定,提交安理會,是這樣一個程序,也就是説這些人員返回巴格達,是無條件的。當然這次在伊拉克外長提交給安理會的這封信,實際上有一定的條件,就是説可以我們先開始商量,圍繞哪些問題,開始武器核查,然後確定了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之後,然後再返回巴格達。在這點上跟聯合國,當時1248號決議所通過的這些程序是有一定的區別。另外一個就是説安南秘書長為什麼非常猶豫,我記得上次我們在談的時候,曾經談到過,聯合國雖然在伊拉克這個問題上有相當的發言權,我們知道當時海灣之所以打仗,就是有聯合國一系列的決議,為什麼要制裁伊拉克,也是有一系列聯合國的決議做支撐的。但實事上,在海灣戰爭結束以後差不多十年當中,真正在伊拉克問題上發揮作用的是一些主要的大國,特別是美國、英國,這樣一些安理會的主要大國,也就是説在伊拉克的一些問題上,如果不能夠得到美國諒解的話,有很多問題是很難往前推進的,比如説像討論解除或者緩解對伊拉克制裁的問題,已經討論過無數次,實際上就是到目前為止,除了石油換食品這個協議以外,其他松動並不是太多。這次安南秘書長,我覺得反映比較謹慎,一個原因就是我剛才講的,第一個就是跟聯合國當時通過的1248決議的程序有一點不一樣。另外一個就是説由於有這樣一些區別,聯合國安理會主要大國之間這種態度也不是完全一致,剛才我們也談到,美國是比較強烈的,無所謂,你邀請不邀請返回伊拉克,跟推翻薩達姆政策這是兩回事;法國跟俄羅斯相對來説表示要積極一點,是説能夠為這些人員的返回創造了一些比較積極的、好的條件。那麼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主要成員,存在這種分歧的情況之下,安南秘書長反映比較謹慎,有待星期一,當地時間星期一來討論這些問題,我覺得也是為了能夠在後面溝通一些不同國家,圍繞這些問題,一些不同的看法。

  主持人:兩位專家都談到了,就是美國倒薩的決心是不變的,但是也有一個國際社會支持的問題,我們注意到就是關於美國對伊拉克動武這個問題,國際上的反應並不是一致的,那麼金教授,您怎麼看待國際支持對於美國這種行動的作用?

  金燦榮:事實上是這樣,現在國際、國內的支持都還沒有完成,從國內支持來看,我們看到美國參議院這幾天正在討論這個問題,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拜登他講,這個最後決定要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要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這個話是非常活的,他留有很多餘地在裏面,並不是給一個完全的支持,並沒有給布什當局一個空白支票,這是一個國內的情況,還不確定。另外一個就是國際社會,現在確實反對意見很多,從國際社會的立場來看,目前應該講美國還沒有十足的合法性來打擊伊拉克,所以你看他的歐洲盟國表態都是非常堅決,特別是大家注意到前天施羅德總理明確地表示,如果沒有安理會的授權,德國一分錢也不會出。

  主持人:就是北約要去打擊伊拉克的話,施羅德説德國一分也不會出。

  金燦榮:作為歐洲盟國當中的一個最主要的、骨幹性盟國,這樣一個態度,我想對美國是有一個定牽製作用。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阿拉伯溫和派盟國的態度,像沙特阿拉伯已經明確表示反對動武,埃及也有同類的態度,但是程度要低一點,伊朗這幾天,我看也在做一些外交努力,勸説伊拉克方面做一些舉動,避免這一場軍事打擊。所以整個應該講內外條件都不是很成熟,這個對美國會有一定的牽制。但現在問題的複雜性是這個,就是美國現在一強超大,外在的制約總體來講是比較弱的,而且這個制約現在看來不是一個很協調的制約,比較分散。而布什當局從他內部執政的邏輯來講,他非常需要這場戰爭,這一點非常要命,他力量又很大,內在原因又有強烈的需要,此仗看來是不可避免的,現在不確定的就是時間和規模。

  主持人:剛才金教授談到了,關於中東、阿拉伯國家對於美國打擊伊拉克問題的態度問題,那麼我們注意到這其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就是庫爾德人一直受美國支持,但是這次為什麼庫爾德人也不支持美國打擊伊拉克?

  張曉東:庫爾德人就是在中東地區來講,是一個跨國界民族問題,它不單單是説涉及到伊拉克,還涉及到伊朗,還涉及到敘利亞,還涉及到土耳其,甚至就是前蘇聯中亞的一些外高加索地區,也有一些庫爾德人的存在。那麼庫爾德人的自治或者説他的獨立這種權力,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就一直在國際社會就是一個比較大的跨國界民族問題。但是在中東地區,由於長期以來處在特別敏感這樣一個地方,就是在如何對待庫爾德這個問題上,無論是大國,還是當地國家都非常謹慎。那麼海灣戰爭結束以後,在美國的支持之下,在北部劃定了一個非軍事區,對庫爾德人進行保護,庫爾德內部也有不同的派別,就是説有大大小小這樣的,主要有兩個派別,在伊拉克主要有兩個派別。之所以這次比如説一些庫爾德領導人,或者是主要的政治組織,對美國打擊伊拉克表現出一些猶豫呢,一個是有前車之鑒,就是海灣戰爭結束以後,當時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就是從南部的什葉派到北部的庫爾德人,都一起行動起來推翻薩達姆政權。但是當時的老布什政府就是説在接受了一些政治顧問的建議,或者接受了海灣國家的勸告以後,這個軍事行動並沒有直接最後到巴格達,而是中途就停止,使得當時這些群起反對薩達姆政權這樣一些反對派組織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使得薩達姆能夠騰出手來,對北部的庫爾德人跟南部的什葉派進行比較血腥的鎮壓,這是一個前車之鑒。這次庫爾德人説會不會再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呢?這是問題之一。另外一個問題我覺得可能就是説對這一地區來講,大家都可以來談論打擊伊拉克,也可以談論怎麼換了一個新政權,但是伊拉克戰爭之後,伊拉克的政治結局會是怎麼樣?沒有人搞得清楚,就是這個政治後果沒有人搞得清楚,包括庫爾德人他自己可能都會感到非常猶豫,在這個之後,這個地區,庫爾德人的命運是變得更好了呢?還是變得更壞了呢?沒有確定。所以我覺得庫爾德人在這些問題上,表現出一些猶豫或者不確定,我覺得也是可以預期的。

  主持人:在談論打擊伊拉克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也會想到,伊拉克的鄰國伊朗,因為伊拉克和伊朗都是被美國定為邪惡軸心的國家,那麼美國把矛頭直接對向兩伊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金燦榮:是這樣,美國人自己,有少數美國人這樣一個分析,邪惡軸心目前主要是兩伊,加上北朝鮮,它有一點是化解大家的一種,避免形成一種文明衝突。所以把北朝鮮加進去,這樣北朝鮮是後來附加上去的。主要的對象就是兩伊,兩伊在美國冷戰後的戰略裏面,是一個必需有的敵人,美國這個國家是需要敵人的一個國家,它才能凝聚國內,然後才可以調動它的資源,兩伊現在就承擔了這樣一種對於美國戰略來講,所需要的這樣一個責任,其實從事實上講,兩伊之間沒有什麼聯絡,他們之間的分裂是非常大的,把他們硬揉在一起成為邪惡軸心,它與事實不符的。但是雖然明顯的與事實不符,但是符合它的戰略需要,所以它就這麼説,它起的功能就是一個在美國國內的戰略制定當中,它有一個比較好的出發點,有一個敵人在那裏。對外,當然它在調動盟國資源,特別是在海灣地區,驅使它的盟國服從它的戰略利益方面,也有種種的好處,所以關於兩伊邪惡軸心,基本上不是由事實推導出來的一個東西,但是由於一種戰略需要而拉出來的一個東西。

  主持人:今天我們在談論美國打擊伊拉克的同時,可以説現在國際上輿論關於美國打擊伊拉克的傳聞很多,通過前面兩位專家的分析,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就是美國打擊伊拉克的決心是不會動搖,關鍵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那麼張研究員,您怎麼看待時間的選擇?

  張曉東:應該説要給中東的一些事件的發展去確定時間的話,都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問題。

  主持人:也是一個很難的事。

  張曉東:就一些基本的因素,我覺得還是要考慮的,包括我們剛談到的,就是一個時機的重要時機的掌握,就是説你要有適宜的國內跟國際的這樣一個外交跟政治準備,如果説海灣地區的盟國,阿拉伯的主要盟國,再加上在歐洲地區的一些主要盟友,不能夠支持或者説默認美國的軍事行動,那麼美國所付出的政治代價會很高,這是一個。另外一種從國內來講,無論是從政治實用主義,搞大選,還是為了其他這樣一些反恐目標,不能夠有效地整合國內不同的聲音,不能夠得到國會或者民眾支持的話,這樣一種行動,只會使布什政府雪上加霜,加上它經濟各方面的情況都考慮,如果軍事行動不合適的話,可能會使他雪上加霜。那麼這樣一個準備過程,根據過去的經驗,至少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三、四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另外一個就是説軍事準備,那麼在打擊伊拉克,在海灣戰爭的時候,曾經動用盟國的軍隊,加起來50多萬,其他的軍事裝備也不用再説了,光人數要有50多萬。這次就是説可能不是大規模的地面進攻,但是地面的防禦總是要的,你要防止在採取其他行動的時候,伊拉克會從地面上對海灣地區的一些國家進行軍事上的進攻跟打擊。也就是説在地面上的防禦也是有,我的意思就是説必要的地面部隊的準備也是有的,外電有些報道説,包括美國一結軍事專家的估計,至少需要25萬人。這個準備過程也要有一定的時機。還有一個就是氣候,目前中東地區的氣候是不行的就是這樣一種特別熱的情況下,在沙漠區作戰、行軍的話,那是一個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它還需要等待時機。有的人估計可能會在今年秋天或者今年冬天,這些時間我就得説,無論從政治上、軍事上做準備,等待氣候進一步好轉,我覺得這都是一些可能的選擇。但是真正你要説它在什麼時候進軍,我覺得這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情,很難説得清楚。

  金燦榮:我插一句,就是現在一般軍事專家估計,就是伊拉克現有軍力的戰鬥力,大概相當於海灣戰爭之前35%到40%。而美國現在,最新披露出來的作戰方案,很可能選擇的作戰方案是中心開花,就只需要7萬人,那麼迅速地佔領巴格達地區,抓住薩達姆,然後整個國家就可以成本比較低的控制。我同意張研究員的分析,軍事準備它也在做,7月29日伊拉克就進行全民動員,但是本質上是象徵性的,心理意義的一個東西,它主要的出路還在於政治上。

  主持人:剛才我們前面預測打擊時間的時候已經覺得很困難了,張研究員講了是個很難的事。講到打擊以後的事,可能預測起來也就更困難,但是這也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下面我想請金教授給我們分析一下,如果打擊以後,對美國經濟、世界的政治格局會有什麼影響?

  金燦榮:我們可以把經濟和政治分開來談,從經濟上講是這樣,取決於打擊的行動順利予否,一般來講,我們預測它是比較順利的,會對美國經濟有一種強心針作用,會有一點幫助。但是政治上的影響將是比較惡劣的,因為可以看得出來,這一場戰爭跟海灣時期相比,它的合法性是要大打折扣,其結果就使得美國單邊主義色彩更強,使得國際合作就更為困難。從長期來講,一個國家單獨地決定另外一個國家政權更替,這個先例一開,對整個國際社會會形成非常長遠而不好的影響,所以政治影響基本上是負面的。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