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官方動態     共建奧運     國際支持     奧運相關         



專家建議:籌備工作應關注奧運會的綜合效益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任海近日提出,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中,我們更應關注奧運會的綜合效益,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的社會運行機制。

  他説,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後,許多人將目光集中到這屆奧運會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上,這自然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如果奧運會早幾年辦,可能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奧運會也就成了一項不計成本的形象工程。但是,如果將眼光局限在奧運會的經濟效益上,我們可能會在相當程度上浪費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他指出:奧運歷史告訴我們,奧運會本身對舉辦國的經濟影響是相當有限的,在籌備和舉辦奧運會數年間産生的經濟效益,在舉辦國國內生産總值中所佔的比例甚小。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社會運行機制是當務之急。任海認為,在這一特定歷史階段,2008奧運會應該成為促進社會轉型的催化劑。而市場經濟對廣大民眾的素質有較高要求,需要自尊、自律、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舉辦奧運會正好也是一個動員民眾、振奮民心、集結民氣的過程。籌備和舉辦奧運會與當前廣泛開展的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可以對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扭轉發揮獨特作用。

  專門從事奧林匹克研究的任海尤為看重“志願者活動”的社會價值。他認為,所謂“志願者是在舉辦奧運會過程中,以個人無私的參與,盡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給自己任務,而不計報酬的人”。志願者不僅為奧運會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源、降低舉辦奧運會的成本,如悉尼奧運會志願者工作的總時數為545萬小時,如果將其折合成貨幣,高達11億澳元。更為重要的是,志願者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行為對主辦城市乃至主辦國的民眾有強烈的示範作用,從而啟發社會良知、鼓勵人們多為他人考慮,為社會著想。這就會導致社會風氣的改善,加強社會的親合力和凝聚力。志願者是國家的代表,展示著一個國家民眾的道德水平。

  任海還認為,中國歷來有助人為樂的傳統,從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思想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雷鋒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進人八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進程的加快,社會風氣表現出明顯的趨利性,此時志願者活動就顯得尤為可貴。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積極促進我國志願者隊伍的發展。

  任海最後説,奧運會對大多數舉辦城市來説是短暫的、一次性的。但是,如果通過這個短暫的、一次性的盛事,我們辦事的方式更加合理有效,我們民族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那麼2008年奧運會將給中國社會留下持續的長遠影響,成為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完)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