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川西的大山深處,四川省攀枝花市靜靜的偏隅在川滇兩省交界處。攀枝花是60年代建立起的重工業城市,和很多三線企業所在地一樣,這裡交通相對落後,産業結構單一,企業改革使得大批産業工人走下工作崗位。如何緩解下崗失業人員帶來的再就業壓力成為攀枝花的頭等大事。攀枝花通過構建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把就業服務全面向社區延伸,使得攀枝花走上了新的建設之路。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景宏年:攀枝花是一個移民城市,當時建的是工礦區,是以攀枝花鋼鐵集團建設為龍頭的。在六十年代開始建設,近幾年隨着改革不斷深入,我們感覺到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原來我們就業方式只有通過企業解決就業單一的渠道為主,我們需要多種就業方式社區就業這一塊,它的容量和潛力很大。
紫荊山社區是山城攀枝花的一個普通居民區,這裡是攀枝花鋼鐵集團職工集中的地方。攀鋼的改革,使一批職工走下工作崗位 ,成為紫荊山社區無事可做的居民。面對這些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最初,居委會也束手無策。
四川省攀枝花市紫荊山社區就業服務站主任 陳世平:當時居委會有個就業站,這個就業站在管理方向的明確,包括再就業的一些內涵,服務項目不是很明確。只有靠我們到市就業局,去諮詢一些方方面面的問題再來做這些工作,當時加上社區的條件不是很好,比較差,當時成立的頭半年只解決了,一部分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我們的就業實體當時也只有七八個。
盡可能的擴大就業空間是解決再就業問題的關鍵。紫荊山社區通過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達到了擴大就業空間的目的。用於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崗位、項目、不斷被開發出來。
四川省攀枝花市紫荊山社區就業服務站主任 陳世平: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再就業工作向社區延伸,工作會議之後正式向社區授牌。每個社區成立個就業服務站,社區就業服務站成立之後,我們對市委市政府解決再就業工作的政策明確了。包括一些優惠政策,我們也用上了另一方面從就業的內涵和方向上更進一步明確了,不斷開發就業崗位就業渠道就業項目我們的視野開闊了。
40歲的下崗女工姚金玲每天除了做好小區清潔隊的工作之外,還從事着家政服務的工作。因為要獨自負擔女兒的生活、學習費用,姚金鈴的負擔很重。社區就業服務站除了安排姚金玲在小區清潔隊工作之外,又積極幫助她聯絡其他增加收入的工作。説起社區就業服務站對她的幫助,姚金玲充滿了感激之情。
再就業人員 姚金鈴:居委會(社區就業服務站)成立以後把我們這些失業人員統一地管理起來,他們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困難,使我們大家有了依靠,也對生活有了信心。但是最主要的就是解決了我們的就業問題,生活有了保障,現在一個月能掙500多元。
社區就業服務站的建立,給攀枝花的再就業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社區就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利用熟悉本轄區情況的優勢,積極開發就業崗位,使再就業工作得以直接面對下崗失業職工。
四川省攀枝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徐錫祥:建立社區再就業工作平臺,在社區聘用工作人員,它對我們的下崗失業人員瞭如指掌對情況都比較熟悉。對有就業願望的人員介紹他再就業,在平時的交談當中引導我們的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幫助我們的下崗失業人員,挑選適合下崗失業人員的工作崗位都是很合適的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隨着就業服務向社區的延伸,作為最基層的政府機構——街道辦事處也成立了就業服務中心。再就業服務機構的逐步建立,使得攀枝花的再就業工作形成了完善的網絡系統。
攀枝花市密地街道辦事處就業服務中心主任 趙琪:街道的就業服務中心起到了一個上傳下達,還有綜合組織的作用。以前社區居委會非常單一的,僅僅是他們的一項工作。上面安排什麼事情就完成什麼事情,現在隨着就業服務在社區的深入,社區的職能也進一步轉變,他們在就業服務上在就業服務中心的協調組織下,在政策諮詢崗位培訓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進一步深化了職能。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攀枝花在啟動在就業向社區延伸工作中,在原來的機構名稱中特別加入了“服務”兩個字,並把它作為積極構建社區就業平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頭等大事來抓,這又意味着什麼呢?
四川省攀枝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徐錫祥:有就業需求的同志在社會、在市場找工作崗位的時候,就需要我們的勞動保障部門需要我們的社區就業部門幫助他找工作,我們把過去的管理變為現在的服務,自然面然就和我們的服務者大大地縮短了距離。
隨着攀枝花街道、社區就業服務機構的逐步完善,勞動保障平臺對再就業工作的作用日益凸現。一批批社區就業崗位得到了充分開發。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景宏年:從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來講,我們需要加大社區建設的力度從再就業的角度來講,社區就業是一個很好的渠道。隨着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家務勞動社會化以及小區的保潔、保綠 、保安等等工作的社會化。社區就業這一塊,它的容量和它的潛力很大。
在全國的再就業重點、難點地區中,很多地方和攀枝花的狀況相似,那就是就業空間相對狹窄。做為開發社區就業崗位的主體,街道和社區是實施就業服務的重要依託。把社區就業做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主渠道,做為新的就業增長點,通過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建設,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才能把潛在的就業需求轉化為現實的就業崗位。
(編導/攝像 程崇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