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就業”這個詞經常會被人們提起,隨着城市的發展,社區崗位成為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再就業的一個新渠道。不久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等九部門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一些城市也紛紛出臺社區就業的優惠政策,在北京眾多的招聘會中已經有了社區就業的專場招聘會,説到社區崗位,不能不説到北京人的面子,那麼,多少有些愛面子的北京人面對社區崗位會做何反應呢?
2001年8月16日 北京市宣武區社區就業專場洽談會
今天的招聘會是一個專門為下崗和失業人員提供社區崗位的專場招聘會,由宣武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這場社區就業專場洽談會,區內下崗和失業人員可以憑事先發放的門票入場,外區人員憑下崗證也可以免費入場,剛剛九點,已經有很多人進場,看這熱鬧的場面,人們對社區崗位還是很感興趣的,包括宣武區內各個街道職介所,社區內的公益性組織以及企業在內的61家單位可以提供1000多個社區崗位,進場不久,已經有人與用人單位初步達成意向,也有人只是走走看看。目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的年齡都偏大,都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過來的。他們對正規就業比較熟悉/對社區就業還是比較陌生。
目前的社區崗位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為小區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務;從事小區內的公共事務:為社區內的企事業單位提供後勤服務,崗位大至包括家政服務 家電維修 保潔、保安、小區綠化和植被保養、車輛看管 物業管理 再生資源回收等;今天這場專場洽談會這些社區崗位都可以找到,從展臺前的熱鬧程度我們不難看出社區崗位有冷有熱,而與熱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展臺的門庭冷落,比如招聘家政服務員的單位就無人問津。當記者問起求職人員對社區崗位尤其是家政服務工作的看法,有的婉轉回答還沒有想好,有的回答非常直率:“像伺候人什麼的,我覺得這還真是不行。”
個人對工作的好惡我們無從評價,但從中可以看到的是選擇社區崗位,北京的下崗和失業人員第一個要克服的障礙就是面子問題。在現場記者還聽到了另外一種回答:“社區這一塊我們現在還不想參加,主要因為我們這個年齡。怎麼説呢?還想跟社會接觸接觸。”“有的招保潔員、小時工什麼的,歲數大點的就願意幹。像我們30歲或35歲以下的,如果招導購我們還是願意幹。我們這些年輕的,哪有願意去幹保潔的?!”
與目前就業市場普遍存在的35歲現象相反,沒有太多年齡限制的社區崗位並不被一些35歲左右的下崗和失業人員看好,也許他們認為在社區就業沒有發展,但是在應聘其他工作時,又因為已過35歲屢屢碰壁。
選擇還是放棄,很多人在觀望徘徊,這不能不讓我們想到北京人的面子問題,一個面子問題已經讓外地人搶去了很多就業機會,但這僅僅是面子問題嗎?那麼多已經和用人單位達成工作意向的北京人不是已經放下了架子嗎?除了年齡和面子的考慮,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呢?
“咱倒沒什麼特高的標準,也就是離家近點、時間寬裕點,累點倒無所謂。收入按一天七小時或六小時算,一個月能收入七 、八百塊錢應該差不多吧。”
“像我結過婚了,收入怎麼也要求在800以上,一個家庭加上孩子的花銷挺大的。我覺得800元以上應該差不多。”
很顯然,和她們期待的標準有些落差的是目前北京大部分社區崗位的月收入不超過500元。很顯然,收入是很多人在社區就業上猶豫的真正原因。據上午的粗略統計,今天參會的61家單位提供的崗位有1627個,但是達成意向的只有837人,有差不多一半的崗位缺位以待。
沒招滿的原因就是作為失業人員考慮比較多的:一個是要離家近,還有工資要考慮,再一個就是個人條件不符合用人單位的條件。有的是年齡比較偏大,有的是技術比較偏低,這樣崗位就被空出來了。導致崗位空缺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目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要求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社區服務同樣需要持證上崗。
和其他招聘會上一個崗位數人競爭不同的是,今天的社區專場出現了一半崗位空缺的現象。也許一個招聘會並不能讓我們下什麼定論,但這多少傳達出人們對待社區崗位的看法 ,如果來分析一下原因的話,除了面子、收入,技能要求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原因就是社會保險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北京市勞動部門剛剛出臺的關於社區就業的最新優惠政策將失業人員在社區從事規定範圍內的社區服務的就業形式確定為彈性就業,對在社區從事彈性就業年齡較大的失業人員將提供社會保險補助,同時對招用下崗和失業人員從事社區服務業的企業,以及下崗和失業人員創辦從事社區服務項目的小企業都制定了新的鼓勵政策,對北京的社區就業來説這是一個最新也最好的消息。
十天前的社區專場洽談會上提供了60個社會調查崗位的玉清勞服中心已經有40人上崗了,這個由下崗人員胡玉儒創辦的企業共為284名下崗和失業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按照北京市最新出臺的社區就業優惠政策可以享受優惠政策。應該説這樣一來就意味着社區就業與正規就業將沒有太多不同。
城市面容日新月異的北京,社區建設無疑也將飛速發展,這將提供大量的社區服務崗位,而居民對社區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也將越來越關注。2001年開始,三年內北京市計劃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30萬社區就業崗位。而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區就業的行列中來,則必須提高社區崗位收入,解決從業人員的後顧之憂,並且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開發更多更適合的社區崗位來。(編導 喻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