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攝影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最早的攝影展是由美術沙龍舉辦的,據我所知,攝影史上很多優秀的攝影師都是由繪畫轉向而從事攝影的,並終其一生創建了自己的影像風格,成為一代攝影大家。那麼美國攝影師阿諾德.紐曼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美國攝影家阿諾德.紐曼1918年出生於紐約,少年時代他就醉心於繪畫藝術,18歲時考進邁阿密大學專攻繪畫,可惜兩年後經濟大蕭條席捲美國,紐曼不得不輟學,走上掙錢謀生之路。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費城的一個小影樓裏打雜,當時的紐曼並沒有意識到攝影將成為他的終身職業,他的父親卻很有遠見,他鼓勵紐曼:"攝影不光是一個買賣,更是一門藝術,值得去從事,攝影能讓人衣食不愁"。紐曼聽從了父親的建議,真的把精力投入到攝影中去,很快就在佛羅裏達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在實踐中學會了許多攝影技術,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在繪畫中拓展的創造力,紐曼把這兩種寶貴的能力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紐曼風格"。
這幅肖像在紐曼作品中被複製和展出最為頻繁,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坐在一架龐大的鋼琴旁,凝視著鏡頭,鋼琴蓋很像一個大大的樂符。對比一下底片,你會發現紐曼進行了大膽的剪裁,這種方法不同尋常,引人注目,帶著一種濃重的美感,就像一幅繪畫作品,而實際上,這是一幅經典的人物肖像,除人物之外的大面積空間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參與了描繪,並不是浪費掉的空間,這就是紐曼拍攝人物的標誌性風格。
在紐曼的許多作品中,人物被放在圖片上遠遠的一角,或者是頁邊空白的地方,左邊或右邊,有時他喜歡把人物安排在畫面下方,而整個畫面上方的2/3甚至4/5都被其它物體佔據,比如這幅照片,整個畫面黑乎乎的,只有下方這一條亮光,看上去像是一扇小窗戶,主人公就從這條窄長的窗口向外窺視著,把紐曼的構圖風格發揮到了極致。
紐曼還經常把一枝吊燈、或者是亮著燈的天花板放在整個作品上半部,使人産生一種錯覺,似乎他拍攝時總是依賴現場的自然光,其實正好相反,紐曼對光線非常敏感,善於利用燈光來彌補自然光的不足,甚至在室外也要打燈,這些作品讓人聯想起印象派的畫作。
紐曼是一個工作起來很挑剔的攝影師,他採用一切手段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美感,其中當然包括暗房工作,紐曼的一張底片常常能衝出好幾版不同效果的樣片,其中最好的才被拿出來發表,同一張底片在做不同用途的時候,紐曼也會重新打量、重新剪裁。
有時,紐曼也會偶爾使用一下二次曝光法來覆蓋圖像,比如這幅作品;更多的時候,他會從幾張照片中發現可以組合的元素,把這些元素集中起來達到一個特殊效果,就像這樣,把幾幅照片撕開或者剪碎,然後拼貼成一幅新的作品,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立體派畫家的影子,比如巴拉克和畢加索。
阿諾德?紐曼説過:"繪畫是創造性的變形,而攝影是創造性的選擇,攝影師必須成為照片的一部分。"在他眼中,似乎攝影比繪畫的難度更大一些,需要攝影師在尊重原形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選擇,他是這麼選擇畫面的,從這些照片中,您看到紐曼的影子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