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民工權益 誰來保障(2003年9月1日)


  衛生部公佈今年上半年我國共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116起,中毒人數達到3643人,這些中毒人群中最多的就是在建築工地打工的民工。

  7月29日,重慶市重慶廣廈一建六項目部、田野華僑服裝商場兩工地17個民工因食用游動攤販的肉包子發生食物中毒。

  7月17日,在河北理工學院建築工地打工的32名民工因食用了不潔食物發生食物中毒。

  7月7日,北京市通州大槁村一建築工地43名民工因食用沒有煮熟的扁豆導致食物中毒。

  7月4日,南昌昌東尤口鎮某施工工地十名民工因食用含有大量農藥殘留的四季豆發生食物中毒。

  據不完全統計,僅7、8月份,全國就有17個工地發生了民工食物中毒事件。8月23日到8月25日短短三天,蘇州又有兩個地方同時發生了農民工食物中毒事件。

  8月23日,蘇州市工業園區蘇虹中路的一個工地上,大批工人突然出現腹痛、腹瀉以及嘔吐的現象。 一些工人從淩晨兩點開始肚子疼,肚子疼之後就是拉肚子,拉肚子過後就是嘔吐,送到醫院就診,復診的大概有200來人。

  就在蘇州工業園工地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第三天,蘇州市下屬的吳江市傳來消息,一家台資企業的工人也發生了疑似食物中毒的事件。

  據了解工人平時就餐都是在工廠的內部食堂進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事件的發生?記者帶著疑問來到了吳江這家工廠的內部食堂,在食堂裏我們看到,就餐的場所比較寬敞,通風設施良好,《衛生許可證》也挂在明顯的位置,操作工具和生熟食品容器設有明顯標誌,但是部分硬體設施的擺放位置並不符合規範。

  吳江市衛生監督所副所長鐘聯説,這是發菜間裏不應該有加熱的熱水器,因為發菜間裏面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如果有熱水加熱器放在裏面,那麼整個發菜間裏面的環境溫度可能就高了,熟菜就容易變質。

  相比之下,發生另一起中毒事件的蘇州市建築工地上的食堂設施也基本符合規定,雖然沒有獨立設置就餐的餐桌和場所,但是廚房的硬體設施比較完善,並且也具備《衛生許可證》。這家食堂又為什麼會發生食物中毒呢

  據衛生部門調查,工地食堂中午剩下的肉圓,在沒有經過二次加工的情況下,晚上繼續食用,而這個時候食物就已經變質。很有可能就是變質的肉圓導致了食物中毒,記者還在工地了解到,工地食堂的經營者是工地老闆的妹妹,工人們吃剩飯剩菜也不是第一次。事實看來,兩家食堂的硬體設施雖然都符合規定,但工作人員的操作程序不規範直接導致了中毒的發生。

  現在兩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調查以及處理正在進行之中,據當地醫療部門研究結論,兩起事件都屬於食物變質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幸運的是由於治療及時,中毒工人已經全部康復出院,並且不會留下後遺症。

  顯然,光有好的食堂硬體,沒有規範的操作流程,是不能杜絕食物中毒的。在採訪一些中毒的農民工告訴記者説在他們工作過的工地中,這家工地的食堂算是比較好的,有的工地的食堂他們是從來不進去的,否則會吃不下,那麼眼下的建築工地的食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狀況,農民工的伙食究竟怎樣?我們的記者在北京的一些工地進行了暗訪。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西三環邊田村附近的一片工地,碰巧正趕上工地食堂為工人供應午飯。記者走進的這間食堂的面積不到十平方米,一頭是洗菜池、切菜案臺、以及滿是污垢的油桶和洗過的蔬菜,另一頭是灶臺和炊具等雜物。切菜和炒菜的炊事人員都沒有穿工作服和帽子,有的還留著長指甲,戴著戒指。墻上赫然貼著複印的衛生許可證,門的外面是一條充滿異味的污水溝。

  終於等到開飯了,廚師一手接過油膩膩的錢票,轉身還是這只手直接抓起幾個饅頭放進飯碗裏,案板的菜盆上不時有蒼蠅飛過。

  記者跟隨民工們來到另一間正在賣飯的平房裏,一名穿著拖鞋卷著褲腿的男子,一邊為工人打著煮好的菜,緊貼著菜鍋的竟然是一張淩亂不堪的床,顯然廚師對這樣的生活已經習以為常。

  記者發現像這種從採購、儲藏、到加工和出售飯菜“全能一體”民工食堂並非是個別現象。在宣武區車站西街的一個工地,記者在一處偏僻的自建平房內,又發現了一個個承擔兩百多名工人吃飯的“全能一體”食堂,一名婦女把剛過秤的豇豆未經清洗直接就地切碎裝入盆中待炒,她的身後堆放著一些未加工的蔬菜和米麵,旁邊緊靠著兩張上下鋪的床。

  在了解北京市的七八處工地食堂後記者還得知,一些工地食堂大多是施工管理者的親戚經營的,而農民工的伙食費早已從工錢裏扣除,他們大多被封閉在工地裏不準外出吃飯。只能吃工地食堂的飯菜。至於飯菜質量如何就全看老闆的良心了。

  在這些工地,民工食堂連硬體都得不到保障,更不要説規範操作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這樣的飯菜質量和這樣的操作程序,任何一個環節中都埋藏著食物中毒的隱患。我們不禁要問:民工的飲食安全究竟有沒有相關法規給予保障?

  記者了解到,對於民工的衛生飲食安全保障,除了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士法》外,北京市政府、建委以及衛生部門還針對外來民工這一特殊的群體,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法規和管理辦法來保障民工的飲食安全。如《北京市外來人員衛生防疫管理規定》、《建築工地衛生防疫要求》、《工地衛生防病十不準》《工地食堂衛生管理要求》、《加強食品衛生管理,預防食物中毒的通告》等都對工地的飯菜質量和食堂衛生進行了規範。

  北京市崇文區衛生局副局長鮑亞范介紹説,如果要辦食堂,首先要取得衛生許可證。另外要有一個操作面積,第二個要取得健康許可證,從業人員要有健康衛生許可證,在健康取得許可證的時候,一是身體要合格,二是在檢查當中進行系統培訓。另外,在操作中,要生熟分開,公用具分開,整體餐具定位保存。

  然而記者對北京工地的調查所看到的實際情況卻和國家管理要求的相差甚遠。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據衛生部法規司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的原因是,一個是建築工地的主管部門,還有建築工地的負責人對食品衛生重視程度不夠,另外一個就是像民工他們的法律意識,尤其是食品衛生的法律意識不高,忽視了對農民,民工食品健康的一些保護。第三就是監督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的環節,這些是導致民工食堂中毒比較多發一個情況。

  看來並不是沒有規章制度來保障民工的飲食安全,而是規章制度沒有落到實處。這種不落實來自於一種投機取巧,來自於一種對民工權益的輕視。

  中國現在有1億多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城市的點滴變化都蘊涵著他們的汗水,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應得的權益一再被忽視,對此我們專門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黃平。

  問題一:我們發現進城務工的農民在城市中得到的待遇和其他人比起來明顯偏低,他們自己對此意識到了嗎?

  黃平:我們的廣大農民工到城裏來工作,實際上一個相對而言是改革以來的一個新現象,所以民工們自己對我們的法律、規章不大熟悉也不大清楚,所以他也不大在這個問題上,除非是遇到了傷殘事故,像中毒這種當然是事故了,否則平時他就會覺得現在的待遇就可以了。

  問題二:全國現在有1億多農民進城務工,這個龐大的群體目前究竟有哪些應得的權益被忽視了?

  黃平:現在被忽視的權益,我覺得首先還是就業和基本的工資的保障,以及就業和雇傭單位有關的法律、法規、勞動保護、安全,包括食品安全、工作當中工傷安全的保障。

  問題三:怎樣才能使民工應有的權益不被忽視?

  黃平:只有通過法律,通過全社會的關注。包括輿論、輿論和法律以及政策法規跟上來,包括城裏人的這個觀念的改變,已有的怎麼樣把他落實好,還未有的我們怎麼把它完善、建立起來,通過一步一步地落實,使得民工和整個社會包括城鄉關係能夠有個比較有序的格局。

  今年國務院辦公室1號文件專門為民工權益問題、民工就業保障問題、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包括居住條件問題,下了一個很及時也很詳盡的一個規定,來保障民工權益。

  8月2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指出,今後國家將進一步清除對農民工進城務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視性做法。同一天,北京、上海、廣州等31個城市在石家莊聯合簽訂了一個城際間的協作協議,今後在異地打工的農民共遇到工頭蓄意拖欠工資等問題,也可以在家鄉申請法律援助。這些做法無疑為維護民工權益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江西和浙江兩個省,人們已經開始從稱呼上的改變,來表達對進城務工者的尊重。杭州拱墅區則將所有的“外來人員”稱為“來杭創業者”,我們也希望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尊重不僅僅只停留在稱呼的改變上。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