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遇到過以下的情況,在集貿市場上買了東西,回家用秤一稱,結果短斤少兩,想回去和賣螃蟹的人理論吧,又覺得麻煩,結果總是覺得心堵得慌。上當受騙的感覺真不好受,真該好好的治治這種缺斤少兩的小販。不過,上海的一家集貿市場想出了一個招,這缺斤少兩的事就沒了。
在上海市陽普圖門菜市場,市場裏的鮮活水産區吸引了不少顧客,記者在這裡逛了兩圈,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的經營攤位都沒有秤,這買賣可怎麼做呢?
原來,整個一個鮮活水産區只有一台公平秤。這個秤是集中稱秤,分散收銀。就是這臺公平秤,是由市場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顧客選好貨,直接到公平秤來稱重量。
以前這裡也和其他市場一個樣,是一個攤位一台秤,顧客在買水産時經常發生缺斤少量的事,有時多幾根草繩,有的多帶點水,結果投訴不斷。為了解決問題,市場管理人員動了不少腦筋,最後借鑒超市的做法,他們就想出了“鮮活水産一台秤”的點子。
設一台秤,杜絕缺斤少量,這只是一招,從今年3月份起,上海市開始整頓集貿市場。買菜過程中,經營戶都會主動填好一張單子交給買主。這樣的小單子是確認單,如果什麼時候有缺秤了或是什麼差錯了,顧客就可以通過確認單找到經營者。在這張確認單上,購買商品的數量、價錢、日期、出售商品的攤位號,每一項都寫得清清楚楚。
在上海市的在很多集貿市場,消費者都能得到確認單那樣的憑證。以前,沒有這個購物憑證的時候,有了糾紛,經營者不認帳,投訴到管理部門,解決起來也很麻煩。針對這一點,上海市工商局就重點落實了購物憑證制度。
有了購物憑證,消費者還能得到技術上的保障呢!在上海市的大米市場裏,專門設有“大米檢測室”。每天早晨8點鐘,檢測室的小李和小周都要到市場裏轉上一圈,抽取每批新進大米的樣品,然後到檢測室進行檢測。什麼黃曲霉毒素、礦物油、碎米粒、含水量等六項指標,一個不拉的都要檢驗,全部檢測合格後,被抽檢的經營戶才能拿到一張檢驗單,憑這張單子,他們才能銷售大米。
我們還從上海市12315指揮中心了解到,自從落實了購物憑證制度之後,有關集貿市場的投訴就有大幅度的下降。要是全國各地都有整頓市場的招,那咱消費者可就天天舒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