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
虎的形象在我國幾千年來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佔居頗為顯著的地位,常常與龍並稱,在許多方面起著重大的作用。在《周易 乾卦文》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説法。因為龍飛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與龍結合一起成為雄偉強盛的象徵和美化權威的典型形態,是人崇拜並畏懼的對象,有時也充當逐妖、怯邪、鎮宅的角色,構成了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族風俗文化特質。自古以來,人們也習慣用“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背熊腰”、“藏龍臥虎”、“如虎添翼”、“虎頭虎腦”、“虎背熊腰”、“將門虎子”、“虎老雄心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虎有生氣”等詞語,讚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表達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民族性格和民族自我意識,並且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
虎文化作為古代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內容豐富多彩,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審美情趣、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範和內涵極為鮮明的民族心理特徵。我國虎文化的內容也非常豐富,無論文字、語言、詩歌、文學、雕塑、繪畫、小説、戲曲、民俗,以及更為廣泛的民間傳説、神話、故事、兒歌等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中,虎的形象無所不在,早已深入人心,成為古老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在上古的甲骨文中,“虎”字就是一隻造型優美可愛的象形虎。1987年在河南省濮陽西水坡一帶發掘出土了一對蚌塑龍虎,距今大約為6000年,伴于一位祖先遺骨的東西兩側,依照方位,恰與後世盛行的“四方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被譽為“中華第一虎”。此後從殷商、西周、春秋、戰國,到秦朝、漢朝的石雕、石刻和畫像石,以及青銅器、鐵器、金銀器、玉器、瓷器中,以虎為原型的藝術品的紋飾、造型更加豐富。例如在青銅器中,商代的龍虎尊的主題紋是“虎口銜人”;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飾著一對虎紋,虎口相向,口中含著人頭;婦好墓出上的銅鉞上也有“虎釘銜人”紋;特別是一件名叫“虎食人鹵”的商代作品,鹵的三個支點是虎的兩條後腿和尾巴,虎的前爪抱持一人,張口欲啖人首,形象生動,撼人心魄。不過,這個造型反映的並不是虎吃人,而是古代人對虎的崇拜。被虎抱著的人是一個巫師,他與虎相抱,並且將頭放入虎口之中,是其獲得超自然力量的一個途徑。在我國歷史上,以虎為題的工筆畫、寫意畫、漆畫等更是不勝枚舉。在年畫、泥塑、皮影、剪紙、布玩具等民間美術作品中,虎的形象則有很多不再是兇猛的野獸或者權威的象徵,而是一種可親可愛的動物,其中也不乏堪稱世界經典的作品。漢朝時,人們都在除夕之夜在門上畫虎以驅鬼魅。因為《山海經》中説道:在滄海之中有一座大山,名叫“度朔”。山上有一株魁偉的桃樹,其枝葉盤曲舒張,覆蓋三千余裏。可是在它的東北面卻有一處間隙,這就是供眾鬼出入的“鬼門”。山上還住著兩位神仙,一個名叫神荼,一個名叫鬱壘,是專門負責監管眾鬼的。凡是遇到為非作歹的惡鬼,二神就用繩子把它捆上,然後投給老虎吃掉。所以在最正宗的門神畫上,除有神荼、鬱壘二神外,都還繪有老虎。我國民間還認為“虎毒不食子”,因此為了兒童的安全、健康生長,還常把小孩的鞋帽上繡上虎頭等裝飾,稱為虎鞋、虎帽,以討吉利,驅邪避禍。著名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也寫過:“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兔。”的詩句讚美虎的愛子之心,這裡的“小於兔”就是虎的幼仔。由此也可以看到我國人民善良、達觀的心態和博大的胸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