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亮已經爬到了半空,空中飄着些淡淡的輕雲,幾顆或明或暗的星星稀稀落落地撒在幽藍的天幕上,遠處高高低低的樓群和閃閃爍爍的燈火投下明明暗暗的影子,我就這樣靜靜地坐著,任夜風吹拂着單薄的衣衫,讓月光滋潤着幹澀的靈魂。白日裏諸般煩擾困惑塵欲機心,都被這濃濃的月色所稀釋,所滌濾。漸漸地,整個身心都好像消融在月光裏,有一種羽化成仙飄渺若夢的感覺。時空的界限變得模糊,無數的前塵舊事紛紛紜紜地浮現在眼前:童年時村邊小河裏的月下嬉戲,長大後黃河岸邊渤海之濱的步月行吟……
我慶幸自己最終記起了那些在記憶中已經褪色的日子,讓疲憊的心靈獲得了暫時的休憩;也後悔數年來對這美麗夜色的疏忽怠慢,給記憶留下了不可饒恕的空白。我突然發現,當夜色襲來的時候,我浮躁的心境反而會安詳起來了。無邊的夜色使不自覺中忙碌了一天的我不再覺得疲憊,相反,它仁慈而又慷慨地賜予了我非常珍貴的禮物,使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了片刻寧靜,在晃動的人群中覓到了一絲安穩。它用它那獨特的方式教會了我如何享受孤獨,怎樣品位寂寞。終於,我懂得了該怎樣享受那遠離人群的寂寞的快樂,如何寂寞地思索,寂寞地判斷,寂寞地思念。我感覺到自己的心緩緩地在夜色裏飛翔,那種感覺像極了一隻草葉上的蝸牛,緩慢地把觸角張開,昂起柔弱而倔強的頭,肆意的在點綴着露珠的草葉上閒逛的快樂。
不覺間已是月過中天,遠遠近近的車聲也更加疏落。耳畔隱約響起了貝多芬那首著名的鋼琴曲,腦子裏也涌出些吟頌月亮的詩文。當吟及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時,我突然覺得,這傳誦千古的名句,其實大有問題。生活在地球背面的人們如何能與我共享這美麗的月色?這豈不是幻滅了人們懷抱千載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夢想?科學的現實與浪漫的美感竟不能兩全,真是造化弄人啊!
白日裏,我忙碌而麻木地為生計而奔波;而此時此刻,我百無聊賴地坐在這月光下,故園即將開始新的一天,母親則又開始翹首企盼,重新計算孩子的歸期,又將是一個不眠之夜。我真想問一聲月亮,你今夜經行的地方,我闊別了已久的故鄉,它的容顏是否依舊?我年邁的慈母,她的雙眼是否依然渾濁,白髮是否又添了許多?……
□王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