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視覺》。我們經常會在動物園裏看到熊的身影,熊的種類有很多,無論是從體型上或者是從性情上它們都有很大的不同。在今天節目當中,我們請來的嘉賓是北京麋鹿苑博物館的郭耕副教授,他將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有關熊的話題。郭教授您好,歡迎您。
郭耕:
您好。
玲玲:
首先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科教片《熊的傳奇》的片段好嗎?有請。
玲玲:
您在《熊的傳奇》一文當中曾經説過,您對陸地上最大的食肉目動物(之一)的熊情有獨鍾,而且您還發現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多數的熊都居住在北半球,而越往南靠,熊的體型似乎就越小。
郭耕:
是這樣的。這種現象非常有趣,因為全世界有七種熊,你看大家都熟悉的、分佈最北的是北極熊,它可以説是北極的巨無霸,它們體型達到800到1000公斤。另外一種可以説跟北極熊也不相上下的就是棕熊,棕熊體型也非常大,也有人説它是世界最大的熊類,它分佈也是在北極圈內外。然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熊,其實在美洲分佈很廣,就是美洲黑熊。咱們一般熟悉的是亞洲黑熊,美洲黑熊最好跟亞洲黑熊區別的就是胸前沒有白斑,所以你看這就是亞洲黑熊,在咱們國家有,所以我們又把它叫月熊。你看胸前這個白斑像一個彎彎的月亮,這就是亞洲黑熊。然後還有一種大家不太熟悉的熊叫懶熊,其實它並不懶。為什麼叫懶熊呢?就是因為它睡覺的時候酣聲如雷,愛打呼嚕,所以人們就管它叫懶熊,它是生活在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不丹等這些次大陸。然後我先介紹這個吧,這是體型最小的熊,也是中國也有分佈的熊,它體重才50、60公斤,叫馬來熊,但是英文叫SunBear,所以又叫日熊,跟剛才月熊可以説相對而言很有意思。看它的長舌頭,為什麼它有個長舌頭呢?因為它吃蟻類,舔着舌頭,而且它是爬樹的能力最強的一種熊。最後我要説的一種熊就是第七種熊,極為特殊。它是唯一分佈在南半球的一種熊,叫眼睛熊或者叫南美熊或者是安第斯熊,可以説在南半球,像非洲、澳大利亞這麼大的地域都沒有熊了。
玲玲:
在我印象當中似乎澳大利亞有一種熊叫樹袋熊吧,也叫小考拉,是吧?
郭耕:
沒錯,就是這個。你看這就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動物學中有好多“叫什麼不是什麼的”,叫熊不是熊叫樹袋熊,就像你説的叫考拉。有很多這種現象,叫牛不是牛,犀牛叫牛不是牛,長頸鹿叫鹿不是鹿,河馬叫馬不是馬,非常有意思。其實它不屬於熊類,它不是熊科動物。
玲玲: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熊給我們留下的都是比較兇猛啊,比較貪婪啊,比較狡猾啊,像這種印象比較多。而且古往今來像熊傷害人的事件都比較多,但是我知道您常年以來對熊都有着長期的觀察,在您的印象當中熊是一個什麼樣的動物?
郭耕:
不敢説觀察,只能説關注。因為我非常喜歡熊,從十多年以前我在北京瀕危動物中心工作的時候就參與過飼養黑熊的工作。我記得有一隻黑熊,我們經常就像放牧一樣帶着它出去遛彎,它就像孩子一樣在那玩兒。我們幾個説,咱們一塊跑,預備齊,噔、噔、噔一跑,那只小黑熊就使勁追着我們,就好像(在説)別把我丟了。它跟人的關係非常和諧,甚至有點依戀的那種關係,所以我就特別地喜歡熊,我覺得它們非常可愛。“憨態可鞠”、“虎背熊腰”、什麼“皮實”就那些特別好的詞都可以給熊,確實它們也是這樣。
玲玲:
熊還和許多的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淵源,比如説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當中就有許多關於熊的描述。另外在周朝的時候,他們(王室)把熊稱為是神聖的代表,他(王室)認為熊是他們(王室)的一個祖先。
郭耕:
對。《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叫“吉夢為何,唯熊唯羆”,就提了兩種熊。中國古人把“熊”特指黑熊,把“羆”,就是一個罷工的罷字下面四個點,特指棕熊。大家都熟悉一首詩,毛主席的一首詩叫做“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就提了這兩字熊、羆。
據我所知,印第安人還以動物作為自己部族的圖騰,比如有鹿族、有狼族、還有熊族、還有鷹族,他就特別崇拜那些動物。不光在西方,在美國(如此),在中國比如大家熟悉的鄂倫春還有鄂溫克族,過去是以打獵為生的這些民族,當獵到了熊以後,不是説吃掉完事,而是要舉行很複雜的儀式,要感謝上蒼、感謝大自然賜予了我這些食物,體現了人對自然的恩賜的感激之情和對熊的敬畏之情。
玲玲:
我們前面一直在聊熊,提到熊的時候,我想大家一定都會想到熊貓,這種動物非常的可愛,無論是從它的名字上還是從它的形態,包括它的神態上來看真的是非常的惹人憐愛。但是有不少的生物學家就認為其實熊貓名稱應該叫貓熊。
郭耕:
是這樣的。直到現在西方也有一些分類學家認為,中國的大熊貓就是熊科動物,但是很多分類學家包括大多數的中國的分類學家堅持認為大熊貓是屬於單獨的一科。這個問題實際上起源於1869年,法國的傳教士阿芒 戴維,1869年3月,他首先在四川的寶興發現有這麼一種讓他非常驚奇的動物,他管它叫黑白熊,實際上就是大熊貓。後來到了1869年的5月份,他雇的獵手終於捕到了一隻活體大熊貓,因為西方人都不認識啊,他就覺得(這是)很奇特的物種,就想送到歐洲,送到巴黎去,結果由於路途遙遠山路崎嶇在半路上就死了,就把這只活體大熊貓的死屍就是標本就給送到了巴黎,結果一送到那,人們認為阿芒 戴維是騙他們的,是拿那個白熊畫了一個黑眼圈,(所謂熊貓)是假造的。阿芒 戴維也有口難辯,他説我這就是真的呀,就在中國的深山裏頭就有啊,可人家都不信。幸虧動物學家巴黎自然博物館的館長米勒 艾德華他慧眼獨具,發現這確實是一個很特殊的物種,它不同於熊,跟它比較近的是在42年以前在中國西藏發現的小熊貓,當然那時也不叫小熊貓叫RedPanda,所以乾脆就把大熊貓叫GiantPanda或者LesserPanda,可是中文還沒有。當GiantPanda這個名字傳到中國來以後,中國的學者就把它起名叫貓熊,認為這是一種像熊的動物。結果又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的起源,在1940年前後,當時咱們讀漢語的順序都比較習慣從右往左念,可是英文的順序呢是從左往右念,結果寫完那個貓熊,人們按着英語的順序把它寫下來以後,人們就念成了熊貓,從此熊貓的名字就傳開了。實際上,它其實更科學的含義,應該叫貓熊,因為它更像熊而不像貓,所以今天咱們談熊的時候,説到熊貓確實是是有根據的。
玲玲:
熊貓作為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它有着非常漫長的生存歷史,甚至還有着活化石的這種美譽。
郭耕:
當然是活化石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的這種漫長的歷史,也許就會成為它生存的一個負擔。首先應該承認熊貓確實是一個被我們稱為活化石的劫遺物種,它比人的進化歷史要久遠得多。它大概進化了有差不多是一千萬年之久了,到今天有一些人説,它今天之所以瀕臨滅絕是由於它走到了進化的盡頭,我説這是無稽之談,我不同意。因為現在很多科學家包括北大的潘文石教授、呂植博士,他們在四川秦嶺研究大熊貓通過DNA測定發現,大熊貓的生物多樣性就是遺傳多樣性是非常豐富的,比非洲的獵豹還豐富。就是説,它的近親關係沒那麼嚴重,另外它的繁殖率也很高,達到百分之四,比人還高。那麼為什麼説它出現了問題呢?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一手造成的,我們使它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越來越小,這是第一。第二 ,使不同地方生存的大熊貓被隔離了,形成了島嶼化,就是説我是這個山上的大熊貓,那個山上的大熊貓本來我要跟它走親戚的,我們倆要結婚,我到那山上去了,我們倆就成親了.可是現在都被人的生活區給隔離了,被公路(給隔離了)。特別是公路,人家説在保護區裏如果有公路,對野生動物來説就像一堵墻,使它們沒法進行基因交流,再加上獵殺,所以使大熊貓可以説現在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生存的危機。實際上野生動物跟人類真是同病相憐,甚至本是同根生。你看我帶來一張大熊貓的照片,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隻在人工條件下飼養的棕白大熊貓,它叫丹丹,可是這只大熊貓在2000年9月在西安動物園因患癌症去世了。
玲玲;
熊貓也會患癌症嗎?
郭耕:
你問得非常好,熊貓本來在自然界中,它不可能患癌症。因為它在自然界中食冷竹而飲冰泉,沒有一點的農藥、化肥,怎麼能患癌症呢?因為癌症主要病因就是由於我們的食物中充滿環境激素,而生活在動物園中的熊貓跟我們吃的食品的來源是一樣的,也是那種施用了化肥、農藥,甚至大棚裏頭施用了一些生長劑的食品,所以它們吃了會患癌症。我們也同樣,中國每年死於癌症患者有100多萬人,所以我們使它們身心受到殘害得癌症而死,包括去年在蘇州動物園有一隻華南虎也得癌症死了。這就是説這些動物,它由於環境污染會死,那人呢,一樣在劫難逃。而且我們是咎由自取,這就是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了。因此有人説,你怎麼老説愛野生動物啊,你也照顧照顧人呀。我説,博愛即自愛,你知道愛護地球上的所有生靈,那就等於是愛我們自己,也是包括我們愛我們的子孫。
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人們的普遍關注,所以我們説保護它們,保護野生動物包括保護大熊貓、保護熊,不是研究怎麼把它們關起來而是研究怎麼把我們自己管好。
玲玲:
我記得您在來的時候給我看了一幅漫畫。
郭耕:
就是這幅漫畫吧。
玲玲:
沒錯。這幅漫畫非常清楚,雖然是漫畫。我們和所有動物共生在這個地球上,拿一個小熊做一個典型的代表,代表野生動物,那麼小熊為什麼渾身顫栗、哆哆嗦嗦呢?你們看,這邊有一個人正把槍口對向它,但是如果這個人把小熊給打下去了,那麼這個翹翹板就會失衡,這個人也不能穩坐在這邊了,這就是體現了一種人和動物和所有的生靈,我們是一個共生的關係,共榮才能共存。
玲玲:
您有一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就是關於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出來,那就是“愛我就別理我”。
郭耕:
沒錯。其實就是敬而遠之的意思。有人説,我喜歡它,所以我就去追着它,要抱着它跟它合影或者要給它好吃的,那實際上是害它,是溺愛。最後的結果呢,就是造成你對它甚至它對你的傷害。咱們説到熊,非常典型的是黃石公園發生的一件事,人們經常去宿營,然後見到那些野生的熊就出於好心或善意地給熊一些好吃的,慢慢就養成了熊的心理就是食物和人之間是離不開的,只要人一齣現肯定給我好吃的,造成它一種心理的錯記。一旦當人一反常態不給它吃的的時候,熊就覺得“哎,你怎麼這樣啊”,它就大打出手,這樣就容易出事。其實這個現象跟我們四川峨嵋山的猴子一樣,我聽説最近幾年每年人們都要懲治那麼一兩隻所謂的猴王,説那猴王是流氓。為什麼呢?説那猴攔路搶劫,所謂的調戲婦女。我説,這是對猴的誣衊,因為峨嵋山的猴子,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猴子,叫四川猴或者叫藏酋猴,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獼猴,尾巴非常短的一種大型獼猴。它生活在峨嵋山的歷史也非常久遠了,但是它一直跟(山上的)僧人和睦相處,那些僧人不喂它,僧人只有在大雪封山食物來源極度缺乏的時候,才去幫助一下那些猴子,所以那些猴子和僧人之間的關係一直很正常。可是現在,由於上香的人太多了,旅游者太多了,所以人們都願意喂猴子,就給猴子養成了一種人必須給我吃的,不給我吃的我就搶,我就跟你翻臉。然後人把猴慣壞了又回頭説,這猴怎麼攔路搶劫,像小流氓似的啊。我説,這真是錯怪了猴子,這個話題不是我編的,是中科院專門有一個博士研究這個話題,所以我們對動物之間還是那句話“愛我,就別理我”。
玲玲:
另外據我所知,現在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可能是基於商業利益的驅使,對熊做出了許許多多特別殘忍的舉動,比如説取熊掌,比如説他們還要去取熊膽。
郭耕:
對,活熊取膽,我之所以説熊不僅可愛而且可憐,就是因為現在大概有6000多只熊可以説身陷囹圄, 被關在小小的籠舍中,就是在被人活熊取膽。今天我帶了一些資料就展示了這些熊被關在籠舍中(的情況)。你看在一個小小的籠子,(熊)僅能轉動身子,然後抽取它的膽汁,它的身體上永遠地開一個口子,被插進一個管子,我覺得這是一種虐待。如果説我們是為了藥用還可以理解,但是很多商人把熊膽汁、熊膽粉做成什麼熊膽化粧品、熊膽牙膏甚至熊膽酒來賣,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説是可有可無的,而對它們來説卻是以生身性命被虐待、被殘害為代價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缺德的行為,缺少的是生態道德。
玲玲:
其實人類對熊的無度獵殺,對熊來説真的是滅頂之災。
郭耕:
確實是這麼回事。在短短一百多年中,地球上就有三種熊已經滅絕了。大概是1870年的時候,那時候非洲也有一種熊叫北非熊被人過度獵殺滅絕了。然後是1920年,在現在俄羅斯的勘察加半島,勘察加棕熊也滅絕了。然後是1964年,墨西哥灰熊也滅絕了,所以説要把這幾種熊跟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七種熊加起來,正好是十種熊。因此有的動物保護學者説滅絕意味永遠,因為它們再也不可能復生了,但是瀕危意味着還有時間,這些物種雖然瀕危了,但我們還有時間去拯救,就看我們的行為了。
玲玲:
其實中國固有的這種傳統的好生之德,不應該被慢慢地摒棄或者遺忘,而是應該更好地去繼承和發揚。
郭耕:
沒錯。《易經》中強調厚德載物,包括清華大學的校訓也是這樣,提倡厚德載物,而我們有時卻做出暴殄天物的舉動,這真是需要我們反思的。
玲玲:
其實我們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是一樣的都是地球母親的孩子,如果我們想要和它們和諧相處、長期共存的話,就應該學着做謙謙君子。
郭耕:
沒錯,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玲玲: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郭耕:
對,沒錯。
玲玲:
今天非常感謝您來到我們節目中做客,謝謝您。感謝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收看我們的《視覺》,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