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隊和德國隊的半決賽沒有帶給球迷太多的精彩瞬間。不過兩支以強悍著稱的球隊之間的較量,是在爭取一張決賽的入場券,所以不能簡單怪罪他們踢得單調和乏味,1:0的結果已經非常圓滿。
從另一個角度看,兩支隊伍賽前都頂著不同的“預算外”壓力:一個是在“究竟是裁判幫忙還是實力所至”的國際大討論中急切需要證明自己;一個是在傳統強隊紛紛落馬難以逾越“亞洲弱旅”、忽然之間由全世界眼中“歷史最差國家隊”成為歐洲人意念中的“救世主”而急切地需要表現自己。
當然,這場比賽之前有壓力的人還很多:需要讓全世界、至少是國際足球圈內部理解自己的鄭夢準;期望一戰留名、挽救裁判聲譽和國際足聯面子的當值主裁和邊裁;還有那些已經被淘汰的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隊,等等。
德國新一代的核心人物巴拉克的入球,緩釋了全世界凝重的氣氛。
新聞中心裏,一位西班牙記者大聲説:“韓國隊,終於下去了!”看那表情,似乎巴拉克的這個進球比西班牙隊進了決賽還要振奮人心。
雖然是輸了,但是韓國人踢出了亞洲的水平。這是一場裁判站在絕對配角位置上的比賽。所以韓國隊得以充分地發揮自己,也讓全世界明白了亞洲足球的水平。
亞洲的足球水平是什麼?是整體。亞洲沒有超級球星,但是亞洲有超級思維。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那種突破個人空間的相互間積極協作的作戰思維。這種思維顯然是全世界足球在“後超級球星”時代都必須面臨的一種選擇。亞洲人似乎在這屆世界盃賽上向全世界表明:我們就選它了!亞洲球隊尤其是韓國隊的表現已經向世界足球發出了重新洗牌的吶喊。
如果不是因為體能真的跟不上,韓國隊也許還會走得更遠。但是,這已經是亞洲的勝利。這場比賽已經把那些還想提裁判因素的許多人的嘴封上了。它把國際足聯、鄭夢準、裁判們、亞洲足球,甚至是意大利西班牙隊,讓他們在賽後各自想著自己的樂子去了。
顯然,韓國隊的失敗為這屆世界盃賽挽回了面子,也為著本屆世界盃賽在最後的幾近高潮般的決賽表演中畫出完美句號埋下了伏筆。
布拉特這時候也該長出一口氣了。因為,這屆首次在東方舉辦的世界盃賽雖然途中充滿多重難以捉摸的神秘,但畢竟在最後回歸了足球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