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醫藥。在我們的節目中曾經介紹過藏醫、蒙醫、維醫、傣醫等民族醫藥,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位專門研究苗族醫藥的名家。
【解説】每個星期天的早上,邱德文都會去早市幫助家裏買一些菜回來,但是今天他籃子裏面裝的卻不是菜,而是一種在城裏很難見到的草藥-----雨打回生草。
看到雨打回生草,就會把邱德文的思緒帶回到遙遠的過去。1966年,大學畢業的邱德文來到貴州省羅甸縣基層醫院工作,一天,當地的一位赤腳醫生把他叫到家裏,給他看了一種再生能力很強的草藥——雨打回生草。
【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邱德文】我一看這個藥很隨便呀,我説也不是很特殊呀,他説你不信你拿回去,然後你放到水裏邊,它只要一見水馬上就活起來了,開始我不相信,我帶回來我就試,這個藥放在陽臺上看已經完全枯萎了,完全已經死掉了,葉子已經黑了,成灰了,然後就放在這個水裏邊,很快慢慢就活起來了。
【解説】就是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的草藥讓邱德文領會了“黔地無閒草”這句話的意義。從此民間草藥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大學時,邱德文讀的是醫療係,但在羅甸縣工作八年之後,研究苗藥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
【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邱德文】原來我們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不認識藥啊,當時你看到的都是飲片,飲片一拿來都差不多,可是飲片什麼藥弄來的都看不清楚,這次一下去,很多藥都清楚了,因為我在那個地方幾年時間跟赤腳醫生一道一起採藥,一起認藥,一起種藥,差不多見了上千種藥,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一個財富。
【解説】貴州省是苗族的聚居地,苗族人口占了全省人口的50% ,而苗藥則是苗族人民繁衍生息的重要保證,邱德文被神奇的苗藥深深吸引了。邱德文在羅甸的時候,發現有兩例心絞痛的病人在發病時吃了一種植物叫大果木漿子,效果很好,他由此産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對大果木漿子進行系統的研究呢?
【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邱德文】大果木漿子的效果它起效比較慢一點,但延長的時間很長,當時對冠心病還沒有很好的辦法,七十年代末期的時候,七九年八零年左右,所以能不能作為冠心病的藥物把它弄出來,所以我感興趣了,所以我回羅甸以後,在當地跟老百姓買了幾十斤回來了,回來我們就開始研究。
【解説】邱德文從1973年開始著手苗藥的研究,由於苗族沒有文字,所以任何草藥都沒有記載。邱德文在研究大果木漿子的時候需要從頭做起。在他開始研究之前,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研究使他一幹就是二十幾年。
【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邱德文】一開始我們想大果木漿子很簡單的,想拿來就把它的成分搞出來,然後把它做成中藥,結果弄到一半的時候,國家中醫藥局跟我們來搞課題了,一看不行,因為它本身還不是一個藥材,而且本身什麼藥也不清楚,所以我們有返過頭重新去搞,又另外立題搞本草學研究,又把它品種、資源 、生態、 從工藝品種生藥這方面把它搞清楚,結果到了92年,才完成了中藥材新品種的研究。
【解説】現在,邱德文研究的大果木漿子已經成批生産了,這對推動貴州的民族醫藥工業起到了重要作用,邱德文常講,貴州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他能夠在苗藥的研究上取得一些成績,離不開滋養他的這片土地,所以一直以來,邱德文有一個很大的願望。
【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邱德文】因為從大果木漿子的研究來看,一個苗藥能夠振興一個企業,能夠創造上億的産值,現在我初步定下來搞十個苗藥,我十個苗藥聯絡十個企業,這十個企業創造出十億或者幾十億的産值,這對貴州是一個很的的貢獻啊。
【解説】大果木漿子的研究成功,使邱德文對開發其他苗藥樹立了信心。目前,邱德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他最看重的一部著作上,那就是《中華本草 苗藥卷》的編寫,由於苗族沒有文字,所以這本書在記錄苗藥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
【邱德文】苗藥在民族醫藥裏佔一席之地的話,第一個就是一定要進入《中華本草》,因為中華本草是國家承認的,是當代的《本草綱目》,所以我們研究苗藥的總體思想,第一塊就是把中華本草編好,給苗藥的研究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人物檔案】 邱德文 1942年出生。貴陽中醫學院教授
對中藥復方和苗藥有較深研究。
【主持人】在中國的許多民族地區都有像邱德文大夫一樣為民族醫藥的發展而默默奉獻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的工作也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重視,最近在新疆就召開了國際維吾爾醫藥學術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