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鏡 副教授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神經心理實驗室負責人 曾赴美國哈佛醫學院進修,從事神經心理臨床和研究工作多年,主要領域為情緒障礙和記憶障礙。(左圖)
于欣 副教授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副所長 曾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老年精神衛生中心進修老年精神病學,獲臨床精神病學博士。(右圖)
觀眾朋友們,您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心理亞健康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現在有不少研究顯示約有15%的兒童存在有心理亞健康,這個數據遠遠高於孩子們身體發育方面出現的問題,很值得年輕的父母們注意。有調查表明在我國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一名存在心理亞健康狀態,中國目前有3000萬青少年存在心理亞健康。在高考前夕上海市某重點高中在高三的學生中做了相關調查,調查顯示近半數的高三學生竟然都存在著心理亞健康狀態。一般來講人群中存在亞健康狀態的年齡都在40歲以上,而在這類人群中普遍存在著6高1低的情況,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負荷(體力和心理)、高血糖、高血粘度、高體重、免疫功能偏低,一般這類人群還存在1多3減退即疲勞感覺多、反應能力減退、活力減退、適應能力減退。有關數據顯示上海市老年人患各種心理疾病的人數已經從3年前的8%增加到了19.9%。國際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患者大多處於20-45歲之間,美國每年有600萬人被懷疑有亞健康,而澳洲處於這種狀態的人達到了3700萬之多,在亞洲地區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口比例甚至更高,不久前日本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表明,接受調查的1000名白領員工中有35%的白領員工存在著心理亞健康,而且存在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正如聯合國專家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夠像心理疾病那樣能夠持久而深刻地給人帶來痛苦,有一些醫學專家預言亞健康會成為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美國有調查表明現在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中有60%的人並沒有一種器質上的疾病,而只不過是內心深處感到非常痛苦而已。那麼相對於亞健康來説,我們的心理在健康狀態下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表現?
魏鏡: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既適用於身體狀況也適用於心理狀況,在心理方面要求人的精神狀態和交往處於一種相對完美的狀態,體現在一個人應該有一個比較好的自我滿意度,大部分時間裏對自己的言行都處於一種非常滿意的狀態,當然對自己也應該有一個非常客觀、合理的評價,還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調整心理狀態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或者不愉快時可以運用自己的技巧適當進行調試。同時還要有一些比較好的交往狀態比如和同事、上下級、家人、朋友等,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在工作或者説事業中也相對比較容易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這樣一個整體狀態也就是一個完美的心理健康狀態。
主持人:如果不是處於這樣一個完美的心理狀態就是心理處於一種不健康的狀態了?
于欣:也不能這樣講,實際上處於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之間的狀態我們通常稱之為心理亞健康狀態。這是一種介於疾病和健康之間的一種調試不良的狀態。
主持人:這種人會有哪些表現?
于欣: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也可能會有一份工作、一個家庭,但是會持續存在一種空虛感,覺得生活很無聊,工作他也會去做,但是覺得工作沒有意義而且覺得工作非常疲勞,工作目標不明確,覺得自己雖然有很多朋友但是覺得這些朋友並不能給予自己幫助,相反他覺得朋友在利用他,沒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圈子。
主持人:來看一段影片:還面上的主人公是美國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對於他來説時間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他認為時間是成敗的關鍵,在他的工作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明確的時間控制,甚至於在給女朋友打電話約會時也處處能夠體現他的時間觀念。
魏鏡:這個片子很有意思,實際上很好的反應了一個比較典型的心理亞健康狀態,雖然他也有很好的工作,也有女朋友,但是他自己的生活幾乎完全被時間所控制,處於一種長期的慢性壓力當中,雖然表面上他還能夠承受這種壓力,但是我們還是隱隱能夠感覺到有某種危機在潛伏。
主持人: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危機呢?
于欣:這種人在平時我們可能看不出來,他可能會是一個好員工、好的男朋友,但是一旦出現了生活常態的改變比如過去的生活圈子改變了,或者突然出現一些新的生活事件,那麼他就可能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壓力,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心理調試不良、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現生活狀態完全崩潰,最終導致精神崩潰。
魏鏡:這是一部美國影片《荒島余生》的片段,當主人公流落到荒島後意識到自己已經完全不能夠控制時間了,感覺非常空虛,一度甚至崩潰,曾經嘗試自殺,後來由於一種偶然因素使得他自殺沒有成功。
于欣:像我們身邊類似的情況也能夠見到,比如前一階段非典的延續,其中有很多例子,很多人並不是被非典打垮了而是被非典的壓力和恐懼感使原來已經有心理亞健康狀態的人心理狀態崩潰。比如香港報道有一位老人自己並沒有得上非典,但是由於心理狀態的問題最後跳樓自盡。
魏鏡:心理健康狀態實際上是一個相對完美的狀態,剛才提到的時間觀念強肯定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好處,但是如果太過分了就反而會成為一種障礙,不僅不是時間的主人反而成了時間的奴隸了。這種負面狀態也會影響到別人,當別人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也會感到很不輕鬆,那麼他的人際關係可能就會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了。
于欣:在一個小範圍內這種不良情緒是會傳染的。
主持人:來聽一個熱線電話:觀眾:"我覺得我現在睡眠有一些問題,在工作壓力比較大或者比較忙的時候,晚上即使很困躺在床上可能有40分鐘左右左右會突然變得很清醒,最嚴重的時候可能會整夜睡不著,有時候就看著天一點點亮起來,心裏特別焦慮,特別想趕緊入睡,因為第二天還得工作,但是越是這樣就越睡不著,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就會變得非常低,思維不集中。這種情況算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嗎?
魏鏡:睡眠狀態不好確實也是亞健康狀態的一種表現,我想問一下這位先生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還是偶爾發生?除了睡眠不好還有其他事情讓自己苦惱嗎?
觀眾:主要和工作有關係,工作如果太忙或者壓力大就會出現,平時情況會好一些。
于欣:這位觀眾的情況可能主要還是和工作壓力有關係,我們建議這位觀眾儘量調試一下工作,使工作能輕鬆一些,這樣睡眠應該得到改善。
主持人:為什麼人的心理會出現亞健康狀態呢?
魏鏡:長期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確實會有一個心理內在的基礎,一個人從小到大人格在不斷發展和形成的過程中如果處於一種相對不利的狀態包括家庭環境、教育環境、教育方式等不利於一個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會埋下日後發展為心理亞健康的伏筆,就像一個定時炸彈。可能會造成長期的沒有自我欣賞的能力,總是很注重別人怎麼看他,別人給他規定的條條框框即使是違背自己意願的他也要去做,甚至可能會拋棄一些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在自己人生的幾個關口如升學、交友、工作、婚姻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滿意,過往的這些不好的經歷會長期潛伏在內心,平時雖然有可能不會表現出來,但是能量是儲存在那裏的,當遇到類似的事情時這種情緒就會暴發。
主持人:是不是每個人的心裏都會出現一些亞健康狀態?
于欣:這樣説也有一些危言聳聽了。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人都會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亞健康和健康實際上也是處於一種移形的過程,並不是處於一種恒定的狀態,可能壓力大的時候心理調節能力比較差就會表現一些問題,在壓力解除的時候情緒也會得到改善,健康狀態也會得到恢復。
主持人:多長時間處於一種不良情緒的影響就可以被稱為是處於亞健康狀態?
于欣:一般説來如果最近半年之內如果有5個月左右都具備前面所講到的這些具體表現,這時就可以稱之為亞健康狀態。
主持人:一旦處於這種亞健康狀態之後,我們怎樣使心理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于欣:造成心理亞健康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生活態度,另一個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就與從小的生活經歷、受教育的背景、家庭教育的方式有關係,生活方式又與生活環境和選擇的生活道路有關係,這兩方面如果沒有調節好就可能出現心理亞健康的表現。調整也是從這兩方面入手,調整生活態度、改變生活方式,相對來講一個成年人改變生活態度就會困難一些,要努力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會相對容易一些。
主持人:在自己無法幫助自己的情況下應該怎麼辦呢?
魏鏡: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相對安全、穩定的交往圈子,平時內心的不愉快和一些想法可以通過自然的宣泄過程比如向親人和朋友進行宣泄,這往往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但是從我們專業上來講,現在大型的醫院比如三級甲等醫院都開闢了心理門診、醫學心理科、臨床心理科等都可以解決類似的問題。北京的一些專科醫院如北大精神衛生研究所、安定醫院、回龍觀醫院等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專業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我們還有一些心理諮詢熱線,這些都是很好的尋求幫助的途徑。
主持人:給我們提供專業支持的人士,他們身上有沒有出現過亞健康的情況?
于欣:恐怕這種亞健康的狀態每個人都有過,而且這種亞健康狀態特別容易襲擊這種生活壓力比較大的專業人員,這需要一個很好的自我調試的過程,因為如果每個人都來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有的人通常採取大吃一頓來排解心中的苦悶,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方法?
于欣:有很多方式可以幫助進行放鬆,比如做一些放鬆的訓練、向朋友發泄等。
魏鏡:還有很多人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除了有適當的方法和技巧來滿足自己的一些基本需求,比如感官上的、心理上的愉快感,同時他還能有一種途徑來滿足自己更高層次的一種道德快樂感,會很自覺地在一種很舒適的狀態下做一些對社會、他人有幫助的事情。
主持人:來聽聽我們採訪的醫院志願者的話:
志願者:因為我們在機關工作,經常可以抽出一天或者半天的時間來幫助別人,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我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説,如果我能夠給別人幫助,自己心理會很舒服,覺得自己有一個價值體現。
于欣:心理亞健康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追求享樂的能力有限,享樂分為三個層次:一個是感官的,一個是情緒上的,還有一個就是道德上的愉快感,通過對別人的幫助,這種道德上的愉快體驗對每個人的心理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魏鏡:這樣更能夠使他人和社會受益,也是應該提倡的方式。
主持人:山東劉女士 55歲 請問心理亞健康是不是和生活水平提高有關係?
于欣: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比如要辛勤工作才能夠提高生活水平,確實現在在提高我們生活水平的同時,生活節奏變快了、工作壓力變大了。應該説還是有一些聯絡的。
主持人:湖南何先生 30歲 聽了專家的介紹,我覺得自己有心理亞健康的很多現象,我很擔心,心理亞健康真的會變成心理疾病嗎?
魏鏡:心理亞健康是一種狀態,與心理疾病是不一樣的,心理亞健康的人內心潛伏著危機,可能在某些應急事件或者某些重大事件發生時變成一種心理疾病,但這不是必然的,有很多人通過自我調試或者其它方式的協助依然還是可以恢復到一個健康狀態,因此心理亞健康狀態只是一種過渡狀態,發展下去有兩種可能性。心理亞健康狀態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給人的痛苦體驗也是有區別的。
主持人:廣西陳同學 18歲 我因為學習壓力大、精神很緊張,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我該怎麼自我調整?
于欣:在大學生中尤其在高三的學生中這種情況很多,學習壓力過大導致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注意力不能夠很好的集中,應該是在勞逸結合的調節上面有一些問題,家庭教育方式也是産生心理亞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期望過高會給孩子無形中增加壓力,這種壓力還來自學校、父母、自身,這樣的三重壓力下很容易出現問題。應該學會自我減壓,而且父母和學校也應該給他更多的理解。
主持人:山東白先生 36歲 我總覺得自己活得特別累,每天晚上花很多時間來回憶白天發生的事情,想哪句話説的得罪人了、哪個安排讓領導不滿意了、哪件事情做得不得體了等等。而且總是後悔,每天都像很小心,特緊張,真累!這算心理亞健康嗎?
于欣:這種人確實生活得非常辛苦,我們稱之為思維反芻,像牛這樣的動物會有草料的反芻,到晚上會把吃過的草吐出來,再吃進去。確實是一種心理亞健康。
主持人:接下來是健康廚房:
焦明耀(藥膳師): 甘麥蓮子百合粥
原料:粳米、全小麥米、炙甘草、百合、大棗、蓮子
提示:炙甘草在藥店都能買到,使用前隔水蒸20分鐘只用其湯汁。幹、鮮百合均可。要將蓮子芯去掉。在煮粥以前把全小麥用開水浸泡20分鐘。熬粥的時候要一次性加足水,不要中途添水,先大火、後小火。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不同的配料
先將百合下入鍋中,接著放入大棗、蓮子。
藥膳點評:沙鳳桐 主任醫師 中國藥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沙鳳桐:甘麥蓮子百合粥是一個很好的保健粥品。
功效:養心、健脾、清熱除煩、安神寧志
本期要點
1、 心理亞健康不是一種疾病
2、 長期處於心理亞健康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3、 積極調整自己的生活態度,適當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心理亞健康。
主持人:專家門診 魏鏡 週四上午;心理諮詢熱線 010-65296061、62017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