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中關村的王輯志老先生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拉手風琴,業餘時間攝影旅遊也是他的愛好,1996年的時候。他開始接觸互聯網收發電子郵件,並嘗試用ICQ和OICQ與網友聊天,他在註冊時填寫自己真實身份,由於上網的人大多是年輕人,許多網友對他的年齡表示懷疑。
王輯志:他們會問一個問題就説,你真的60歲了嗎?那我説是,他説那你60歲打字怎麼會打這麼快呢?其實他們不知道,我當初研製打字機的時候,我那時候打字就已經打得很快了,那時候還沒多少人會中文打字呢。
中關村對王老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地方,上大學下海創業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最初感受網絡是因為公司裏有一名加拿大工程師,他提出要上網收發電子郵件,王老就開始幫他辦理相關申請手續。
王輯志:當時國內比如263等等這些都還沒開呢,只有中國科學院有一個試驗網,我就到中國科學院試驗網申請一個帳號,我也就有了上網機會。那時還沒有瀏覽器,要用UNIX那種命令去上網,比現在還要難得多,但是自從那時候一開始上網之後,就發現網絡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
在1997年他還通過美國一家網站註冊了域名,並製作了自己第一個個人主頁,從此瀏覽新聞、通過網絡查詢信息成為他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上網聊天也讓他認識了許多國內的網友,他總是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王輯志:他説你60歲為什麼還要上網呢,我就反問他一句説,我就説我們平常不是要打電話嗎,沒有聽説過哪個人説,60歲就不能打電話了。我説網絡就是人們新時代的一種新的交流工具。既然60歲的老人可以打電話,那麼60歲人為什麼不能上網呢?很多我現在學習的新的知識,可以説大多數是從網絡上學到的。
幾年的觸網經歷王老覺得自己算得上是個網蟲了,因此他也特別在意上網速度,家裏從撥號上網換成了ISDN,接著小區又使用上了寬帶,但是對於網絡安全他最初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王輯志:頭一兩天我發現,我的軟盤老嘩啦嘩啦響,我在關電腦的時候就會看見,屏幕上顯示還有兩位用戶和你正在聯網狀態,你是否關閉,我就立刻意識到其實還有人跟我的電腦連著的,我的電腦其實也照樣可以被人看見,我就意識到有一個網絡的安全問題。後來我就裝了一個防火墻。
2000年王老購買了筆記本電腦和數碼相機,去年和家人到澳大利亞旅遊2個月,拍攝了1000多張照片,並自己刻錄光盤,閒暇時他把一些上網情況以及遊歷的感受寫成文章發回國內。
王輯志:住在悉尼的郊區,它那地方只能使用,56K的調製解調器來上網,很不習慣,而且它的網有時還要斷有一個網友問我説,你現在在澳洲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我説那我給你發一篇短文,就在家裏就把這段遊記寫了下來,寫完之後我就發在網上了,結果版主就把我這篇文章選成精品。
他去年還參加網站主辦的推動老年人上網的活動,他也希望有更多老年朋友喜歡網絡,現在他也結交了許多年輕的網友坦誠相待,大家覺得網絡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網友們為他裝修提供的幫助至今令他記憶由新。
王輯志:既然我玩電腦,就應該在電腦上面來對裝修,進行事先的一個設計,但是我找了半天,沒有特別合適的軟體。我有一個網友他説我給你寄去吧,我也沒指望他真的給我寄來,可是過了兩三天就收到他給我寄來的一摞光盤,我裝上之後就能用了,我真是非常感謝。
網絡相伴、快樂相隨,現在王老正在精心修飾自己的個人主頁,希望自己的網絡園地變得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