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近期的報紙,關於“十一”假日旅游的廣告可謂是鋪天蓋地。在眾多廣告的聯絡方式處不僅有聯絡電話還有聯絡的網址,有的甚至還打出網上報名優惠的宣傳語。看樣子,旅行社把旅游都做到了互聯網上。記者隨意選取了一條線路,網上報名竟然優惠了100元。同樣的旅游路線線上線下為何有此不同呢?
過去旅行社賴以生存的團隊旅游,正在被個性化、零散化的旅游消費代替,人們不再願意參加揮舞小旗、連上廁所都要統一安排的旅游團。而旅游網站的出現正好滿足了個人出游者的個性化旅游的需求。在“十一”期間,各旅行網站都為游客準備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大餐”。旅游網站為游客提供了吃、住、行、游的全套資訊服務,您還沒到達目的地,旅游景點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車船酒店、天氣情況都已經盡在掌握。坐擁互聯網,“十一”便可走四方。
出行之前把車票和入住酒店這兩件出行大事都落實好,玩起來就放心塌實多了。據了解,自助旅游的方式在網絡時代受到歡迎。在網上發個帖子,尋找同路人,三五成群自由組合,定好出發時間和返程時間,由旅行社方面安排住宿和交通,游客自行安排活動行程。旅游網站為這些自主式旅游的游客開了方便之門。
當游客和旅游網站進行預訂後,旅游網站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希望在目前網上支付方式不完善的情況下,建議網民不要使用在線支付,以保證出游的質量。
網上旅游眼下被炒得很火,旅游也確實非常適合在網上銷售,但是不可否認,由於網上結算體系的不完善,網上的活動並不能完全實現。
鼠標加水泥,旅游網站和傳統旅行社的結合,形成了現實與虛擬的互補,使旅游業前景看好。游客可以在網上挑選最佳的旅游線路,還可以貨比三家,選擇最優惠的價格。旅游網站為游客提供了從線路到氣候的全面資訊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