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播出
主持人 李紅:9月8日到9日,台北市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先生率團訪問了北京,在北京期間李慶平先生走訪了北京奧組委,參觀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今天我們把李慶平先生請到了我們的演播室對他進行採訪。
李慶平,出生於1946年7月14日,廣東省五華縣人。曾獲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曾擔任國民黨駐美國黨務人員,1992年至1998年任台灣海基會副秘書長,任內參與有關“九二共識”的運作。現任台灣“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
主持人:我們知道從93年開始,您每年都會到大陸來參訪,今年來有什麼不同嗎?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今年主要是,去年我做了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的理會長,我們跟中國記協有一個默契,就是每年互相組團來拜會,來參訪,今年本來是五月份來,因為SARS期間,就延到九月份來。
主持人:交流之後您有什麼樣的感覺?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在過去十多年來,兩岸的交流是循序漸進的。雖然兩岸的關係有時候起伏不定,但是兩岸的新聞交流可以説在雙方的努力下,仍然持續地進行。可以説在兩岸關繫上,新聞交流是一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也是不管怎麼樣,兩岸新聞交流還是非常地正常來進行。
9月9日,由李慶平先生率領的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大陸參訪團一行19人來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參觀,作為台灣“中國廣播公司”在大陸的主要合作夥伴,李慶平先生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非常熟悉,每年至少來一到兩次,目前兩家廣播電臺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音樂節目中的不少創意就來自台灣“中國廣播公司”的音樂臺,兩家電臺的主持人都各自在對方的電臺主持過節目。李慶平先生説,目前台灣註冊的電臺有174家,沒有註冊的電臺有近200家,在島內的競爭非常激烈,李慶平先生倡議兩家電臺加強合作,他就提出了一個建議,能否共同創辦一個城市臺,聽眾鎖定在兩岸的城市聽眾。
主持人:我們知道這次您北京之行還參訪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您覺得兩岸廣播媒體有什麼不同之處?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 李慶平:
這十多年來我們看到大陸的廣播蓬勃發展,我想最主要是經濟發展以後,汽車工業的發展,因為我到北京來看汽車很多,這跟台灣的發展是一樣,本來廣播是強勢的媒體,在電視沒出來之前。但電視出來之後廣播為什麼可以存在?主要是因為汽車多了,汽車增多了。在汽車上只有聽廣播,廣播最好的一個是新聞,一個是交通,一個是音樂。所以説老百姓喜歡聽這三個類型。目前我了解的北京跟大城市的一個廣播的形態,跟台灣是大致相同的。
主持人:也就是説交通音樂臺這樣的節目比較受兩岸民眾的歡迎,對,台灣也是這樣?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台灣也一樣,因為廣播的特色是資訊跟娛樂,資訊就是新聞,而且它比電視跟報紙快,所以説它比較受歡迎。另外一方面就是娛樂,他開車的時候喜歡聽音樂,這就是它一個特色。
主持人:除此之外台灣民眾比較喜歡聽哪一種類型的廣播節目?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 李慶平:
台灣情況跟大陸不同,主要台灣是,講三個字就是“政治熱”,對政治敏感度高,所以説我們有很多call_in的節目,call_in的節目就是關於很多政治方面、政論方面的節目很多,所以説比較熱鬧。
主持人:據您的觀察,您覺得大陸的廣播節目在台灣是否有人收聽呢?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大陸對台灣的廣播節目事實上我們是開放的,尤其在台灣的西部沿海一帶,都聽得到。如果説台灣老百姓要聽,他專注的是兩個節目,一個大陸的資訊,尤其新聞方面。另外一個就是娛樂方面的節目,比如你們這邊的京劇,你們這邊叫國劇,京劇。很多地方上的一些戲劇問題,台灣比較少,這方面可能受台灣歡迎。
主持人:比較受台灣民眾的歡迎。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還有你們對於旅遊,對大陸的介紹,這部分在廣播,在電視上也是一樣,電視也是非常關注大陸這些人情,人文方面,還有地理方面的事情。所以説這方面我們老百姓比較喜歡。
主持人:您經常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有業務上的往來,而且據我們了解跟大連廣播電臺也有節目上的合作,您覺得合作的成果怎麼樣?反響好不好?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想大陸有大陸的特色,台灣有台灣的特色,因為有了特色交流起來起來才有味道,比方説我們跟大連廣播電臺的合作,就是把台灣一個譯文節目跟女士方面關心的節目,就我們把它合作起來做,在台灣也發表,我所了解在大連非常受歡迎。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台灣也很受歡迎,我們主要是一個很正面,能夠讓我們的聽眾能夠了解譯文界一些事情,了解什麼是好的書,我們在做這些事情。
主持人:是否有打算進行進一步合作,擴展一下合作的範圍?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想就説,基本上我的看法是台灣的一些節目的形式,大陸幾乎學得很快,我到這邊來看,你看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音樂臺,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三號臺也是音樂臺,它的形式跟它的脈動,都跟台灣差不多了。所以我想尤其流行歌曲方面,台灣跟大陸同步在進行。
主持人:目前縱觀兩岸新聞媒體,比如廣播,或者是電視,或者是報紙,您覺得雙方也什麼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想資訊是非常豐富的,在大陸,台灣有台灣的資訊,我想台灣的資訊跟大陸的資訊很正常交流,有助於大陸老百姓,大陸同胞來了解同胞,也有助於台灣的同胞來了解大陸。惟有經過雙方正常地、正確地了解,兩岸之間將來前途是比較光明的。
主持人:在節目形式上雙方是否有可以互相學習的地方?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事實上已經在做了,有些節目我們向大陸學習,有些節目大陸向台灣學習,已經有成果了。我剛剛講過的,音樂臺的形式,大陸幾乎很多地方跟台灣是相近的。現在比較少的的你們叫城市臺,我們叫綜合臺,綜合臺就是有談話性節目,也有音樂在裏面,這方面恐怕還要進一步交流,看看是不是能夠共同發展。
在北京期間,李慶平先生還率團參訪了北京奧組委。李慶平先生目前擔任台北奧委會副理事長、中華台北射箭協會理事長。在聽取了北京奧組委副主席蔣效愚關於體育場館建設及市場開發計劃的介紹後,李慶平先生説,台灣在射箭項目上具有很強的優勢,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他相信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台灣選手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另外,李慶平先生還為北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計劃、如何開源節流以及廣告贊助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他説北京舉辦奧運會帶來了無限的商機,臺商在其中不應該缺席。他希望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2008年台灣運動員能夠直飛到北京參賽。
主持人:我知道您此次北京之行參訪了北京奧組委,您當時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因為我是中華台北奧運會的常務理事,這是一,第二我也是中華台北射箭協會理事長,去年在釜山的亞運會,台北個人跟團體都得了冠軍,所以説我們這個項目相當強,打敗了韓國。所以我們有很大的信心,想進軍明年的奧運,以及2008年的奧運,所以我們想來拜會一下北京的奧委會,我們了解一下大陸的奧運怎麼樣來進行,在我們粗淺的了解,好像是環保的奧運,科技的奧運,人文的奧運,我想主要是了解一下我們怎麼樣將來配合,事實上我們2008年一定不會缺席,一定會到這邊來參加。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是管射箭協會,射箭協會在台灣只有三十年的歷史,射箭人口也不多,最多是六千多人,但是我們目前的成績還算不錯。
主持人:您是否打算在奧運會期間,台灣的廣播媒體跟大陸的媒體進行一下合作?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事實上每一次的奧運,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在韓國,或是明年到希臘,我們都派了很多的媒體記者到那邊去採訪,當然這次我們也想了解一下大陸將來如何地給台灣記者方便地提供情況。
主持人:您了解到情況是怎麼樣?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想大陸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到2008年會更好,所以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好的方便給我們。
主持人:現在是否做好了對奧運會做報道的準備?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們現在做的,一方面最主要是如何來參與2008年,有沒有資格來參與,這最重要,這説明你實力在什麼地方。我們希望在2008年台灣的選手能夠有金牌。因為目前我們在奧運會台灣的選手只有銀牌和銅牌,還沒有拿過金牌,這是我們的一個夢想,我想夢想會實現,這是我們所要推行。
主持人:在對於2008年奧運會的報道上是否有策劃?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我想還有五、六年,變化很大,到那時候我相信,直航的問題可能會解決。很多的台灣的觀眾,會到這邊來看奧運,我也期望那個時候海峽兩岸的關係相當正常化,可以做我們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尤其在經濟發展上,大陸也要經濟發展,台灣也要經濟發展。
主持人:我知道您曾擔任了6年的台灣“海基會”的副秘書長,在1993年“汪辜會談”的時候又參與了“九二共識”的運作,這段經歷給您留下了什麼樣的記憶?
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李慶平:
1993年的“汪辜會談”是當時的4月底在新加坡舉行的,當時雙方都有很高的期待,當時也做了相當大的努力,是1949年以來海峽兩岸沒有接觸,沒有來往能夠達到一個好的開始,經過雙方的努力達成了四項協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通過對李先生的採訪我們了解到兩岸的媒體都有各自的優勢,在合作上也出現了可喜的局面,李先生期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兩岸不僅在體育上能有更多的交流,也希望在媒體合作上能有更大的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