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8月15日上午,系列專題片《台灣往事》的首映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部專題片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8週年,台灣光復58週年而製作的,引起了兩岸學者的關注。
今年的8月15號是中國人民抗日鬥爭取得勝利58週年紀念日。講述台灣同胞抗日50年的系列八集系列片《台灣往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首映式。祖國大陸各界人士和來自台灣的學者共同觀摩了此片。《台灣往事》是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所屬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台灣夏潮基金會聯合攝製的,拍攝時間長達兩年,攝製組走遍福建、台灣數個縣市,行程達3000千多公里,尋找大量歷史遺跡,採訪大量當事人,是一部全面反映台灣抗日的專題片。
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 總經理 鮑立銜:今天是中我們在這個片子主要反映的是,在日據50那段歷史裏面,台灣人民反抗日寇進行英勇鬥爭的一些片段,今天這個日子我們把這部片子推出,奉獻給廣大觀眾,以此紀念這個日子。
八集系列節目《台灣往事》第一次以客觀的筆觸、詳實的史料和珍貴的鏡頭,介紹了台灣同胞從1895年到1945年間英勇抗日的歷史史實:從台灣“抗日三猛”的揭竿而起,到“霧社”泰雅人的拼死抗爭,從反抗日本統治者的經濟掠奪和文化侵略,到開展文化救亡和工農運動,從抵制日寇的奴化教育,到喜迎光復,重回祖國懷抱。50年間,台灣人民面對日本侵略者的血腥統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當時只有350萬人口的台灣,竟有60余萬人在抗日鬥爭中英勇犧牲,平均每6人裏就有一個為國捐軀的抗日勇士。
《台灣往事》的導演鄧新力先生説,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他經常被台灣民眾英勇的抗日故事所感動,尤其是台灣歷史上著名的“霧社起義”,泰雅人首領莫那魯道帶領族人英勇抗敵的悲壯故事,幾次讓他潸然淚下。
《台灣往事》編導鄧新力:“霧社起義”的首領,那位英雄,我很崇拜的那位英雄,莫那魯道,我過去小的時候聽説過他的故事,在我們大陸的書上都有過他的介紹。但是我沒想到他是這麼樣一個人,真是一個,我認為他是一個蓋世的英雄。
為了一舉消滅莫那魯道和他率領的泰雅勇士,不惜動用飛機、大炮和各種新式武器,對霧社狂轟濫炸。面對強敵,莫那魯道決定將族人撤進大山,準備與日寇做長期的週旋。
《台灣往事》編導鄧新力:當然日軍的力量非常大,我們的泰雅族同胞基本上是彈盡糧絕了,在那個時候,莫那魯道把指揮權交給他的兒子以後,莫那魯道囑咐他兒子要抵抗到底,然後他自己就走了,帶著全家人走了,從此以後泰雅人再也沒有看到過他們這個首領。
就在馬赫坡的這個岩窟裏,1930年12月8日,打完最後一顆子彈的泰雅勇士與自己的親人們一起,唱著古老的靈歌飲酒訣別,所有的人都從容地洗凈面龐,整好衣衫,走進養育自己的叢林,在被祖先奉為神靈的大樹上引頸自縊。他們死時都用布矇住自己的臉,因為祖訓説這樣就能轉世重生,還做山林的後代,還是泰雅人的子孫。
《台灣往事》編導鄧新力:一直到四年以後,就是“霧社事件”四年以後,一個獵人在山洞裏發現了莫那魯道,那時候莫那魯道已經是一具白骨了,怎麼知道是莫那魯道的呢?因為他懷裏抱著一支槍,已經銹得不像樣的一支槍,那是莫那魯道的槍。
對莫那魯道恨之入骨的日本人聞訊後隨即將遺骸運回,先在公眾場合暴屍展覽、以泄其憤,後又將其送到台北帝國大學當作研究標本,一直到台灣光復後許多年,人們才打聽到莫那魯道遺骸的確切下落,這位泰雅人抗日首領在殉難四十四年之後才得以魂歸故里。
《台灣往事》的執行製片人劉海鷹女士説,他們先後兩次赴臺採訪,沿日軍侵略台灣的路線尋找抗日足跡。雖已事隔半個多世紀,但台灣同胞抗日的足跡遍佈全島,民間還流傳著很多大陸將領與台灣百姓共同抗日的感人故事。
《台灣往事》的執行製片人劉海鷹: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台北一直走到,向苗栗走的時候,路邊上有一個很小的一個寺廟,並不大,當時呢就是我們在那停車以後,就看老百姓絡繹不絕地在那上這個水果,禮貢品,然後燒香,而且非常非常虔誠,每一個人進來都是一種很肅穆的表情。
這裡供奉的不是什麼神靈,只是百年前的一位英雄,他來自遙遠的湖南湘潭,卻在苗栗的頭份,為老百姓豁出性命,抵抗來犯的日軍。這位將軍名叫楊再雲,當地人尊稱他為“楊統領”。當時黑旗軍將領楊再雲,率領來自大陸的新楚軍駐守新竹,戰鬥中楊統領的火炮手不幸中彈,一時軍心大亂。有人便提議撤退,凜然剛烈的楊統領,手起刀落,將膽怯者正法于陣前,親自上陣拼殺,與官兵們一起戰死在苗栗。
為了真實再現歷史故事,《台灣往事》的主創人員經常要跋山涉水尋找抗日遺跡進行實地拍攝。1895年的八卦山戰役,是台灣乙未年抗日鬥爭中的最大的一次戰役,為了拍攝八卦山戰役,攝製組走進了戰爭遺址:八卦山公園。
《台灣往事》的執行製片人劉海鷹:你要進到這個公園裏頭,你就會看到這一個寺廟的場景,而且你就能夠看到人們對這裡的那種崇敬的心情,同時也是六百多具屍體的牌位。雖然沒有名字,但是他的牌位在那擺著。
八卦山戰鬥七十年後,當地的農民在耕作農田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墳塋,經鑒定,這六百多具倉促掩埋的屍骨,均為當年戰死的義軍將士。於是在鬱鬱蔥蔥的八卦山上,便有了這座抗日紀念公園,年年歲歲香火不絕。
面對這段歷史,攝製組的工作人員一次次陷入沉思,台灣民眾抗日的悲壯,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一個個鮮活的事實呈現在了他們面前,他們用筆、用畫面將他們所看到的帶給觀眾朋友,在製作第八集節目《神州光復》的時候,他們沉重的心情終於得到了安慰。
10月25日上午十點整,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市公會堂舉行。末代總督安藤利吉簽署降書。至此,日本對台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終止。這些不久前還耀武揚威地以台灣的主人自居的日本兵,現在只能以戰敗者的身份等候著中國政府的遣返。
《台灣往事》編導 鄧新力:我們在片子裏面講到,有一位老臺胞,他回憶到就是説,他當年,光復的那一天,知道(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了,他媽媽什麼都沒説,他在街上玩,他媽媽把他叫回家來,打開箱子,就從箱子裏面去翻翻翻,好不容易翻出來一件什麼?一件長衫。
台灣同胞 周青:那麼我就把這個長衫穿上身上,馬上就跑到街上去,大搖大擺地在那裏,我回到祖國。
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懷抱,台灣人民也重新恢復了中國國籍,日本的神社被推翻,被禁止了五十年然而卻始終深藏在人們心底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民族風俗在一夜之間就得到了恢復。
8月14日下午,《台灣往事》的製作方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和來自祖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聚集在北京金臺飯店,就《台灣往事》創作上的特點以及該片中涉及的學術問題進行了探討。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台灣往事》在再現台灣同胞抗擊日本侵略者50年的歷史中,注重講述台灣抗日英雄的故事,全片注重細節,以情動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生活在海峽另一邊的台灣同胞紛紛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大陸投身於祖國的抗日戰爭,著名的台灣政治活動家李友邦和他創建領導的台灣抗日義勇隊和台灣少年團就是其中的一個典範。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因為在當時,在浙江一帶有比較集中的一批台灣人,那麼李友邦就深入到臺胞之中,把他們青壯年,青壯年先組織起來,然後組織這些臺胞裏的子弟,組織少年團,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畢業于黃埔軍校,參加過大革命的李友邦,對台灣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台灣的抗日鬥爭與祖國抗日鬥爭的關係,有著明確的認識。他時常教育臺胞們,只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以後,台灣人民才能得到解放。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李友邦組織這個純粹由台灣人,臺胞組織的抗日救亡團體。但是它的人數比較多,而且有武裝,從事的活動,以及包括它活動的範圍都比較廣。所以從這個抗日的救亡團體和組織可以看到,兩岸的同胞確實是血流在一起的。
這間破舊的房屋,是當年台灣義勇隊的醫療所的外科手術室。對那些習慣於扎針、拔火罐,從未見過手術刀、止血鉗的老百姓來説,能接受這種西式治療,是因為接受了這些善良的醫生。與其説村民們認可了他們的醫術,不如説是認可了他們的人品。
台灣義勇隊隊伍迅速擴大,以金華為根據地的大後方遍佈著四個支隊和少年團的足跡。他們同遍及各個抗日戰場的台灣同胞一道,擔負起了自己在全民族救亡的偉業中,那神聖的使命。
研討會上,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的常務副秘書長辛旗先生就日本帝國主義佔領台灣後,對台灣在經濟上進行的大肆掠奪的罪行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的常務副秘書長辛旗:在這個期間對台灣也進行了一些近代的,近代化,包括工業化的一些,初期的一些建設。但這些建設完全是為了掠奪台灣的經濟資源,為了日本而服務。也就是説我為了要吃雞蛋,我要先把雞養肥。
台灣土地肥沃,盛産稻米,由於農民們的辛勤耕作,加之不斷修建農田水利設施,悉心改良水稻品種。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台灣的稻米産量迅速增長。然而日本殖民統治者卻將稻米源源不斷地運回日本,或送到軍隊充當軍糧。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饑餓輸出法”。
歲月的磨洗不會帶去崢嶸時代的痕跡,重溫歷史,為的是昭示後人。我們在台灣的前輩們為民族的興亡、為子孫後代不再遠離祖國,經過了半個世紀血雨腥風的考驗,這段往事是所有中國人不應忘卻的歷史。
台灣東吳大學教授 曾祥鐸:看看台灣過去的歷史吧,是這回事。日本人怎麼在摧殘,這個台灣社會,怎麼在損害中國,這個歷史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夏潮基金會董事長 宋東文:我們準備把這個片子向大中小學去推廣,推廣之後我相信,年輕學生,或者歷史老師,他們看了這個片子之後,那麼會對這段歷史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主持人:台灣往事以大量的史實,再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暴行以及台灣人民英勇抗日的悲壯故事,這段交織著屈辱與抗爭的台灣往事將永遠載入史冊。《台灣往事》從本週起,將在《海峽兩岸》欄目中陸續播出,請您關注。(編導:歐陽群、翟鈺攝像: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