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兩岸記者見證新三峽—關注移民與城市建設 


  日前由國務院台灣事物辦公室、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以及國務院三峽辦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記者三峽聯合採訪團”在整個三峽庫區進行了為期8天的聯合採訪活動,在前兩期的節目中,我們向大家介紹了兩岸記者共同關注的三峽大壩建設、三峽庫區的文物保護等問題,在三峽庫區的採訪過程中,兩岸的記者還是將目光集中到了三峽庫區移民、和長江沿岸的城市建設上,那麼他們對移民和城市建設有什麼樣的疑問和感觸呢?

  7月8日,兩岸記者的三峽聯合採訪活動從中國最年輕的一個直轄市—重慶開始了,兩岸的記者很快的進入了工作狀態,三峽地區的移民工程進展如何?他們目前的生活狀況是怎麼樣的?他們是否支持三峽工程建設?是兩岸記者共同關注的問題。

  據測算,三峽庫區最終移民將會達到120多萬人,涉及庫區的20個縣、市、區,被淹沒的陸地面積為632平方公里,移民補償總投資為400億元人民幣。早在20世紀80年代,三峽已經開始移民試點工作,先後探索出了就地後靠,投親靠友,外遷等多種移民方式。

  為了讓兩岸的記者實地了解三峽工程移民情況,兩岸的記者驅車來到了湖北省秭歸新縣城的一個叫“銀杏新村”的移民點,這個移民村距三峽工地只有10幾公里,村裏現在有30幾戶人家,1998年的時候,因為他們原來居住的地方在三峽工程淹沒水位以下,他們採用了原地後靠的方式,向山上遷移了近十公里,政府對他們進行了生活安置,建房上採取了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基礎設施建設、分戶建房的辦法,他們的新生活就從這裡開始了。 來到這個新村,兩岸的記者看到了一個農民正在曬菜籽,這位農民姓王,家裏有四口人,在原住地的時候就是靠耕種土地來維持基本生活的。

  記者:是你自己種的莊稼,是嗎?

  王:對。

  記者:你現在還在種莊稼嗎?

  王:還在種。

  記者:在什麼地方種?

  王:後面是我的農田。

  記者:現在有多少地?

  王:現在給我們解決二畝地。

  他向記者介紹説,搬遷到這裡以後,土地的收成仍然是生活費用的基本來源,雖然新分到的土地土質不如原來江邊的好,他們還是儘量選擇一些適宜在坡地上種植的紅薯、油菜等作物,收成能夠維持日常的家庭開支。因為現在居住的地方距離縣城騎自行車只要20幾分鐘,他也和村裏的其他人一起,農忙之餘到城裏去打工,家庭年收入比在原住地增加了近七、八千元。

  他有兩個孩子,現在都還在上學,新村附近就有中小學,孩子們再也不用每天走幾裏的山路去上學了。

  記者:現在搬過來以後,這附近有學校嗎?

  王:有學校,有學校。

  記者:他要走多長時間,是走路還是?

  王:趕車只有八到十分鐘就到了。

  記者:還是很方便。

  王:很方便。

  移民工程中,涉及的中小學搬遷數以千計,為了保證移民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政府採取了“移民先移校”的方法,搬遷一所學校的投資一般在三、四千萬人民幣左右,新的學校往往都是具有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和優美的環境。因為學習環境和條件的改善,這些新學校的升學率逐年上升,生源也增加了,是搬遷給這些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

  兩岸的記者來到了2001年搬遷到巫山新縣城的“巫山中學”,當年為了建設這所學校投資了4000多萬元人民幣。校長給我們介紹起了學校在搬遷的前後出現的變化。

  同期:

  校長:我們老校宅,老城的時候,只有現在新校的還不足1/3,37畝,現在通過移民這個機會我們搬到新城這個條件就發生很大變化,有了標準的運動場,在老城時候我們只有兩千多學生,現在比起了將近5千學生,今年我們升學率98%,上重點是百分之三十幾。

  巫山中學目前既有高中也有初中,由於生源每年成倍地增加,現有的校捨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增長的需要,學校計劃將高中部將被分離出來,建設單獨的巫山高中,新校址已經選好,馬上就要開始動工。

  除了關心移民子女的受教育問題,兩岸的記者還十分關心移民搬遷以後的居住情況,他們現在的住房面積與原來比較起來有多大的變化?記者採訪到了重慶涪陵區平原村的一戶移民家庭。主人張國明今年65歲,現在他們一家5口人目前住在三層小樓房裏。樓房面積有300多平方米,一樓是客廳, 二樓有三個房間,中間一間也是客廳,是其他兩間是臥室。客廳裏擺放着電視、音響設備和沙發。原來張國明一家5口住在一個用泥砌成的房子裏。搬到這裡以後的生活讓他們全家都十分的滿意。

  移民 張國明:比過去好得多,比過去強得多。原來我住的是蓋的瓦,土房子,墻都沒有用磚,就是用泥巴、板子做起的。

  據了解,移民搬遷給庫區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帶來了新的機遇。移民的生活與先前相比,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在土地方面的數量略有增加,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善,同時移民的住房條件也大為改善,大多數移民利用房屋拆遷補償費用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另外移民也促使很多農民轉變觀念,到城市去務工,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但是在對移民工程的採訪過程中,兩岸的記者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移民工程如此的浩大,對國家、對移民本身,都是一個陣痛的過程,如何促使移民的思想觀念的轉化、如何保證移民的配套工程建設,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在關注移民工程的同時,兩岸的記者在順江而下的採訪過程中,還考察了庫區城市的建設情況,讓兩岸記者驚訝的是,三峽工程的建設給庫區的城市建設帶來巨大的推動力。重慶的變化就是一個很有説服力的例子。

  重慶是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是中國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的經濟中心。面積8.24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近3100萬人。直轄五年重慶發生了很多變化。以交通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3萬公里,長江、嘉陵江上架設的大橋現已達到20座。另外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相繼建成了人民廣場、解放碑購物中心、兩江濱江路等一批城市標誌性建築。那麼兩岸記者最關心的就是,重慶的城市建設與三峽工程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對重慶市市委書記黃鎮東和市長王鴻舉的聯合採訪中,記者們紛紛提出了他們關心的問題。

  他們向記者介紹説,三峽工程的建設給重慶的市政建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三峽工程建設改善了重慶的旅游和航運條件,為重慶開闢了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從2000年至今,重慶市的GDP以每年1%的速度穩步的增長,到今年的上半年,重慶市的GDP已經達到了10.9%,

  飛速發展的城市建設給重慶引來了大量的投資者,最近兩年重慶每年協議利用外資都在七、八億元人民幣左右,兩岸的記者在參觀採訪了重慶地區的其他城市和很多企業,如中國最大的民營摩托車生産基地—重慶力帆集團、重慶長安—福特汽車製造廠、涪陵的娃哈哈公司等重慶地區著名的民營和外資企業,重慶新的發展和變化引來了眾多的投資者,這些投資也給重慶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當我們問起曾在兩年以前到過重慶採訪的台灣記者,這次來重慶的感受是什麼的時候,台灣記者告訴我們。

  同期:

  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 李雅慧:人家説三年三變樣,不過重慶是一年一個變樣,因為整個經濟發展可以是蠻快的。

  台灣TVBS電視臺記者 楊釗:重慶變化非常地大,也非常地進步,就是大樓也好,街道也好,其實可以看出來,三峽大壩建成基本上對重慶有幫助的,有益處的。

  帶着對重慶變化的驚訝和讚嘆,兩岸的記者來到了地處江漢平原的湖北省,湖北省位於中國大陸的中部,人口5960萬,居全國第8位,長江自西向東,流貫湖北全境1062千米,湖北承東聯西,承南啟北,既有東部地區的開放和技術優勢,又有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是一個中樞地帶。湖北省的省會武漢,位於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是華中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兩岸記者的聯合採訪活動的最後一站,就是武漢。為了讓兩岸的記者更好的了解湖北省的發展變化,湖北省省委書記和省長接受兩岸記者的聯合採訪。

  當記者問到湖北省該如何利用特有的地域優勢發展經濟的時候,他們回答説,發展經濟最關鍵的就是要放開思想,湖北是長江沿岸的大省,三峽工程的建設改善了湖北的投資環境,只要放開了思想,湖北的經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為期8天的海峽兩岸記者三峽聯合採訪團的活動,在武漢結束了,兩岸的記者都覺得能夠參加這樣的活動,對兩岸的記者來説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進行已經有11年的時間了,這次的三峽聯合採訪活動是兩岸剛剛經過SARS襲擊以後的第一個大型活動。

  兩岸記者三峽聯合採訪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兩岸的新聞交流還在繼續着。就像一位台灣記者説的那樣,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交流,才使兩岸的關係拉的更近,才使兩岸的人民增加了了解,讓兩岸人民的心走的更近。(記者:陳曦 攝像:張宇)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