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已經能夠充分保證核電生産的安全,並且正在不斷研究處理核廢物的更好方法。那麼在人類利用核能的過程中,其他能源能否取代核能?核能發電有什麼優勢?核電能否作為優先倡導的能源?就這些話題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邀請到了中國原子能研究院、中國實驗快堆工程指揮部的徐米總工程師。同時,今天參與我們訪談的還有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係的張世賢教授、美籍華人、知名學者李樺先生,他們將通過電話連線參與我們的節目,在節目的錄製過程中,我們還將電話採訪島內的有關人士。
截止到2002年底,世界上共運行有441座核電反應堆,發電總量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6%。
在世界主要工業大國中,法國核電的比例最高,核電佔國家總發電量的78%,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的核電比例為40%,德國為33%,美國為22%。
主持人:
我們也知道電可以由很多能源産生,比如説火、水、太陽能等,都可以用來發電,核電與這些能源相比,它具有什麼樣的優勢?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中國實驗快堆工程指揮部總工程師 徐米:
核電的優勢,它是一個非常凝聚的能源,也就是一點點燃料,它就能夠生産很多的能量,給我們發電,這是核電的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我們如果把煤電站來相比,一座100萬千瓦的煤電站,一年要250萬噸的優質煤,250萬噸,如果是一天一天來算,一天差不多運1萬噸的煤到煤電廠,也就是説萬噸輪要天天往電廠運,這是非常大的運輸量。而一座核電站如果還是100萬千瓦,它只要25噸的燃料,幾個運輸卡車就夠了,所以這是一個減少它的運輸量。再有一個更最重要,因為它是用裂變能,而不是一個燃燒能,所以它對環境的污染,從二氧化碳排放上,從二氧化硫,氧化氮,這樣的一些酸性的氧化物,這項來看,它對環境的影響就很小。我可以拿出一些數字來,我們如果説每個千瓦小時,生産一度電你放出多少碳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出來,如果算這個數。風能,大家知道風能不就是利用風來吹嗎?這個能量應該是天然給的,不放二氧化碳嗎,但是它生産,做這些風機,做這些水泥柱子,它要。結果這樣呢,它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它要比核電多一倍。水電站,大量的混凝土要放在水壩那,所以它用的能源,放出二氧化碳,要放出多少?比核電站多10倍。如果是個煤電站更不得了,它是50倍、60倍的問題。
所以現在從大環境來講,歐洲京都會議,不是(很多)國家都要簽字,限制二氧化碳的釋放。所以將來大量的要核能來頂替那些放二氧化碳能源,這是國家環境一個出路。
從小環境講更是如此。如果是用個煤電站來考慮,現在做計算,就是1993年算了這個賬,單單江蘇省,就是因為煤電站放出來的酸雨,使我們農業的農作物損失了60多個億(人民幣),讓森林損失了70個多億(人民幣)。如果全國來看,就是我們的酸雨,損失已經近千億(人民幣),包括森林、農作物。所以這是一個不得了的事情。所以從我們搞能源的角度來看,國家一定走向更加乾淨的能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
徐教授,我們知道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利用核能源發電,在台灣也有核電廠,而且它佔了台灣發電總能源的30%。不過在台灣用核能源發電也有不少的爭議,而且還形成了兩大陣營,一個陣營是“擁核”,一個是“反核”,現在我們連線台灣的一些相關人士,聽聽他們對於利用核能源發電這樣一種方式,是怎麼看的?喂,您好,是朱先生嗎?我們是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欄目,我們做一個關於核電的節目,在台灣島內您是反核人士,您談一談您的觀點和看法好嗎?
《中國通》雜誌社長 朱高正:
台灣有兩個優勢,第一個一年的日照量超過3000個小時。第二個台灣是海島型,所以説利用海水潮汐發電的機會,也比起一般的國家要多得多。所以説在這種情形之下,所有可能的其他的發電方式還沒有好好盡我們的能力,尤其是節約能源方面,台灣的節約能源做得比日本差太多了,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有“月光計劃”,像歐洲國家對節約能源都有政府的政策配套來鼓勵這種工業,生産這種節能的政策,但這一點都沒有做。
主持人:
接下來我們再來連線台灣島內的韓先生,聽聽他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 韓選棠:
當然我們講應該是以後儘量不要用核電,用大自然裏面比較乾淨的這種能源,像太陽能、風力、地下的冷風、熱風,利用海洋來發電,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主持人:
徐教授,接下來我們再來連線李樺博士,看他聽了您的介紹以後,又持什麼樣的看法?
美籍華人 李樺:
按照目前的情形來講,世界上任何一個工業發達的國家,它的趨向是什麼,它一定要朝核電方面跑。什麼道理呢?就是説核電的成本,是最低的,核電廠可能造價是比較高,但是跟煤炭的供電系統,或者是水利的供電系統來講,按照國際的資料來講,就是説原子能發電的成本,比煤炭發電的成本要低80%到90%。所以世界上目前所有的高發展的工業國家,都是慢慢取向於核電方面,而是要拋棄煤炭發電。
主持人:
徐教授,看來李樺博士跟您持同一觀點,也確實讓我了解到核電與其他能源相比確實佔有一定的優勢,接下來我們再來電話連線台灣的張世賢教授,我們聽聽張教授他持什麼樣的觀點。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係教授 張世賢:
在台灣不可能有什麼用風能,不可能。而且環境,氣候等不適合,太陽能的發電,還沒有大量的推廣,還沒有辦法。所以現在目前,也就是科學的進步來發展能源,現在最有效、低成本、高效能、高價值就是核能發電。
主持人:
看來張教授也是支持用核能源來發電,徐教授從長遠的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核能源是不是比較佔有優勢的一種能源呢?
徐:
我覺得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像一些能量資源比較缺乏的一些國家,大概核能是惟一的發展途徑。但是有一些國家,它國家人也少,經濟比較發達,它要不了多少電,它就夠了。那麼這種情況,它可能核電的迫切性並不會像我們這樣需要。這點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國家現在總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比起世界國家,如果用人來平均的,量少得厲害,我們只有世界平均能源的,平均的一次能源的一半,就説按人口來平均。所以我們這樣一個大國,能源必須要大量發展起來,這樣才能維持我們經濟建設的高速度發展,和我們人民的生活水準的提高。
我們還有一些新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它的能量密度很低,也就是説能量密度低,需要很大的面積來借這個熱量,才能做成大的電站。我給你一個數字,一座100萬千瓦的太陽能的電站,100萬千瓦,它要10個平方公里的面積來接受太陽能。如果我們用風能來發電,它要50個平方公里的面積來接受風能,才能達到這樣的規模。而一座核電站就沒有那麼大的地方。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新的能源要大規模地用,是很困難的。但是我並不是説新能源不要發展它。但是從現在這個角度,要給國家來安排長遠的能源來看,核能是對我們這樣的國家是需要的,需要大力發展的。
主持人:
剛才我們談到了台灣的核電佔台灣總能源的30%。徐教授據您的研究和觀察,您認為這樣一個數字在台灣的能源構成比當中是否合適?
徐:
我從日本、韓國的情況來對比台灣的情況,我估計這三個地方是差不多的。就是從本島的資源來看,沒有那麼多煤、沒有那麼多石油,那麼其他的能源,剛才新能源我剛剛講到的,它又不能大規模利用,水力台灣有,但是這個儘量開發應該是對的。真正能夠大規模用的我覺得是核能的。你看日本40%的核能,韓國也是百分之三十幾,34%,它們還在繼續發展,因為它沒有其他的能源來源。所以核能它要不了多少燃料進口,今後它就可以發好多電出來,當然這是對台灣巨大的。
主持人:
徐教授現在我們做這樣一個假設,如果台灣不利用核能源來發電,是不是就會造成台灣島內缺電呢?
徐:
對,我想這樣,如果它不建核電站,它就要另外的能源來生産電能,這個就要看它究竟能不能拿到更好的能源過來,比如天然氣,比如説石油,實在不行再來煤。當然這個對環境就造成污染,剛剛我還提到了一下,實際上煤電站對環境的污染比核電站還多,還厲害。如果我們現在已經能夠,把核電站管好了,如果我們管好了,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東西,而且現在世界上的現實,以及證明是可以管好的,所以我想台灣應該走核電這個方向。
主持人: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再次連線美籍華人李樺博士,來聽聽他的一些看法。
李樺:
有人統計,如果是2000年的時候,把世界上所有的核電廠關閉的話,那麼就是每一個月我們需要900萬桶的石油,才能代替核電廠所能夠發電的能量。按照世界上已經發現,或者已經在開採的石油的東西來講,按照二十世紀末的時候,大家都講,開採的時間就只有35年,那35年以後怎麼樣,因為石油是不能再生的,燒完就算數,所以現在核電上面,按照一般地講,是惟一的出路。
主持人:核能發電在世界上已經廣泛應用,與其他能源相比,核電的優勢也相當明顯,台灣的核電雖然已經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島內仍有部分人反對核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人類在利用核電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我們也期待着核電技術更加完善和成熟。(編導:高輝 攝像:雷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