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6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紅:明年3月20日,台灣又要進行領導人的換屆選舉,目前,台灣政壇的“泛藍”與“泛綠”兩股政治勢力角逐明年換屆選舉的態勢已經基本形成。那麼,眼下台灣的“泛藍”與“泛綠”陣營有怎樣的社會基礎?他們都有怎樣的政策主張?在今年的下半年的關鍵時期,台灣的選戰會圍繞哪些議題展開,對這樣一些話題,今天我們來聽聽專家的分析,今天我們演播室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所長徐博東先生北和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綜合室主任劉紅先生。
明年的3月20日,台灣將進行領導人的換屆選舉。台灣政壇上的各種政治力量又開始進行整合。4月2日,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面,針對明年的換屆選舉,決定成立“國親聯盟決策委員會”和“指導委員會”,共推一組候選人參加選舉,“泛藍”陣營的競選架構“浮出水面”;對此,由民進黨、“臺聯黨”組成的“泛綠”陣營雖未就候選人提出人選,但各種競選的“預熱”動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運作之中。根據台灣TVBS民調中心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主席連戰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連宋配”組合獲得了53%支持率,如果民進黨仍由陳水扁與呂秀蓮搭配,支持率是32%,兩組相差了21個百分點。
主持人:那麼這個“泛藍”和“泛綠”兩大陣營,他們在政策主張上有什麼不同嗎?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泛藍”和“泛綠”政策主張上,最大的不同是對海峽兩岸關係的定位方面,還有他們大陸政策方面,有比較大的區別和不同。從“泛藍”方面來説,我們看到他們對兩岸關係定位還認為兩岸應該是同屬於一個中國,這一點從它的黨內綱領也好,他們所原來在提出來一些政策主張可以看出來,另外他們還承認台灣(人)是中國人。他們仍然還認為1992年確實兩岸是有共識的,當然對共識的解讀有所不同。另外他們主張開放兩岸的直接“三通”。“泛綠” 陣營到目前為止,像民進黨到目前為止不承認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甚至不承認台灣人是中國人。他們也拒絕開放兩岸直接“三通”,“九二共識”到現在陳水扁也不承認,他認為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或者説只有“九二精神”,沒有“九二共識”之説。
主持人:我們看到現在在台灣為了明年的“大選”,已經形成“泛藍”和“泛綠”兩大陣營相角逐這樣一種的態勢,這兩大陣營是怎麼形成的?給我們介紹一下,還有他們的社會基礎的基本情況?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所謂“泛藍”,實際上“藍”是國民黨比較崇尚的顏色,它的黨旗以藍色為主調,“綠”是因為民進黨黨旗以綠色為主調。凡是和國民黨的政策主張、意識形態比較相近的黨,像從國民黨裏面分裂出來的新黨,後來在上次大選,分裂出來的親民黨,都是原來和國民黨一起的,分裂出來的。所以他們的基本主張,還有他們的支持民眾,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一個,屬於原來國民黨的這一派裏面的,所以叫“泛藍”,泛就是廣泛的泛,“綠”是包括民進黨和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所謂的“臺聯黨”。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台灣大概現在是,有五成五左右的人是支持“泛藍軍”的,大概有超過四成五左右的人是支持“泛綠軍”的,這是從歷次選舉和民意調查來看,大致是這樣分佈的。説到他們民意基礎的話,我們是要考慮一個就是這兩大陣營的穩定性,就是説由於他們在尖銳的“台獨”和反“台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産生的,所以這兩個陣營就形成了比較好的穩定性,也就是説你想要把對方拉過來,想把對方的支持者拉過來的話。是比較困難的。那麼這裡面就觸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在這一種民意分佈之下,台灣的選民又分成兩大類,一個就是已經做出了政治選擇的“泛藍軍”的支持者和“泛綠軍”的支持者,這一部分大概是70%左右,還有30%左右屬於中間選民。所以每到選舉的時候,在這一種民意基礎上,雙方的重點,一個是穩定內部,但是最重要是拉攏中間選民。
主持人:我們也注意到民進黨執政三年以來,執政的成效並不是很明顯。那麼據二位的觀察,他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法,來順應下半年選情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政治上來看,台灣島內現在確確實實對“台獨”的擔心,和厭惡整天“台獨”挂帥這種社會情緒的出現。事實上陳水扁方面,民進黨也好,他們在由“臺聯黨”和李登輝繼續高唱“台獨”的同時,他們已經從頑固“台獨”這一邊,慢慢地回到高喊“四不一沒有”。來減輕宣揚“台獨”對他的殺傷力。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他會在下半年會搞什麼出訪,想去中南美洲出訪,希望在“外交”上,過境美國的時候,接待規格呀,其它方面,會見美國政府官員方面有所突破,然後來製造他“外交”上的所謂成就。另外呢,他搞這些“外交”肯定大陸方面會,他認為會激烈地反彈,然後就製造台灣又被大陸“打壓”這樣一個氣氛出來,然後訴諸於台灣島內“悲情意識”,來轉移島內民眾對他不滿情緒。另外還有一個,他利用“公民投票”這個問題,前不久就已經提出來了,要不要搞“公投”,現在沒有“立法”,還沒有法源,他要搞“諮詢公投”,所以台灣要不要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由台灣民眾投票,來決定訴諸國際社會。這樣的話目的也是挑起兩岸的爭端,來轉移民進黨執政無能這樣一個情況。
主持人:剛才二位也提到,台灣當局可能在下半年推行“公投”方面採取一些實際的動作,甚至有人説會把“公投”安排在明年大選的同一天。那麼二位覺得,他們這樣的主張,有什麼深層次的企圖?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把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的這個“諮詢性公投”呀,放到明年3月20號同日舉行,與台灣地區領導人換屆選舉同日舉行,我覺得一個呢,恐怕他是利用台灣領導人選舉這個事情本身,來抬高、擴大“諮詢性公投”的影響和地位,因為他現在是非法的,沒有“公投法”,它搞“公投”是非法的,這正好跟他搭上便車的話,可以擴大影響。第二呢,我覺得民進黨把“公民投票”,一直到現在作為拒絕最後實現祖國統一的一個基本手段,那麼它必須要在“公投”問題上有所突破,比如説進行真正的“公投”的準備問題,那麼他這一次實際上把兩個捆綁在一起的話,就是為下一步制訂“公投法”和進行拒統“公投”進行實質性的準備。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他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搞“統獨公投”,只不過是説先在比較不太,意識形態好像顯得不那麼強烈的問題上,對大陸刺激不怎麼太大的,不是在台灣前途問題上進行“公投”,而是在公共政策上來“公投”,比較容易被接受,但是一旦突破了這個口子以後,他將來的目標實際上是要搞“統獨公投”。
主持人:在民進黨執政三年以來,這個“統獨”問題,還有“省籍”問題,一直是成為他們打壓對手的一種工具了,可以説給台灣的社會造成了危害,也給兩岸的關係造成了危害,那麼二位覺得在這個大選之前,這個問題會不會再次提出來?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這個問題肯定會提出來,而且會炒得比較熱,因為他要利用大陸政策,他把大陸政策裏面的消極的成分,搞“台獨”的成分提高的話,那麼他可以穩定他的“台獨”的“鐵票”,那麼他一方面,他又搞一個兩面派,有時候在兩岸“三通”問題上,在兩岸關係問題表示一些善意的話,又可以拉攏一些中間選民,所以他何樂而不為啊,還有呢,我覺得是選舉文化決定的,就是台灣特殊的選舉文化決定的,就是説凡是這些極端的,有很多觸及到社會基本矛盾的,方方面面的一些極端性的問題,把它極端性地提出來的話,有時候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這種特殊的選舉文化決定了台灣一些人老是喜歡做極端話題,來做極端文章。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根據歷史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李登輝執政時期,在1996年要搞台灣的第一次所謂的“總統”民選的時候,在前一年李登輝,1995年的時候,跑到美國去,(在)康奈爾大學演講,故意挑動兩岸的對立情緒,為了營造這種“悲情意識”,大陸“打壓”之類的,凝聚他的、拉攏他的票源,這是一次,2000年“大選”,前一年,1999年的時候,李登輝提出“兩國論”,破壞兩岸關係,製造兩岸的對立情緒,也實際上是為了他第二年選舉造勢,估計下半年在這方面民進黨肯定會在兩岸關繫上做文章。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對“泛藍軍”來講,他也會談大陸政策議題,這也是事實,而且就目前來看,你比如説連戰在4月18號,他在“國親聯盟”第一次正式會議的時候,他就提出他當選以後,接受“九二共識”,然後到大陸來進行“和平之旅”, 6月10號國親兩黨聯盟的兩岸關係小組就做出三個決定,提出“台灣優先、維持現狀、經貿第一”,就是説“泛藍軍”根據島內“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它把競選的,關於大陸政策的基點立在穩定兩岸關係,發展兩岸關繫上,所以我覺得這也是選舉中一個圍繞大陸政策所進行的開展競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可以説兩岸關係在選戰當中應該起到決定性的因素,那麼基於現在“泛藍”、“泛綠”兩大陣營選戰的這種態勢,在下半年當中兩岸關係會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 所長 徐博東:兩岸關係目前仍然處於一個僵持的,非常不穩定的狀態,任何風吹草動,都很有可能重新緊張,對峙。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綜合室主任 劉紅:大陸政策從來都是“藍”、“綠”雙方主打的一個議題,隨着選舉臨近,大陸議題、大陸政策會像候選人的形象如何、兩個政黨形象如何、公共政策如何、有沒有政績一樣成為一個主要的“藍”、“綠”雙方競爭的一個議題。
主持人: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是“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誰能夠真正把握這一社會的主流民意,誰就可以最終凝聚社會力量。(編導:張軍軍、安倍含、高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