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20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昨天我們邀請了兩位專家一起探討了目前台灣SARS疫情的有關特點,分析了台灣當局所採取措施的效果,那麼今天我們繼續邀請二位專家就北京地區防治SARS的情況做些介紹,他們是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副主任賀雄教授和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毛仲偉教授。那麼我們上次也談到了兩岸三地的醫務人員召開了視訊會議,那麼在會上台灣的醫務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台灣的同行在交流的過程裏面,一方面也關心北京的疫情,到什麼時候能夠終止,那麼這個我們在那邊當時也有了這方面的探討,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牽涉很具體的措施,比説如病人治療了,治愈了,醫學上來講治愈了,那麼出院以後,他會有一些什麼樣的其它的觀察措施?或者是需不需要再隔離,也有過一些這方面的交流,實際上同我們關心的問題實際上是相似的,一樣的。
主持人:那麼兩岸在防治SARS的措施方面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你剛才提到的,就是兩岸在防治措施上面可能有相似之處,要我説就是大同小異,作為針對傳染病來講,所採取的措施,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來講,它實際上不會有太大差別,那麼關鍵在哪兒?我們現在採取的措施,要看它的效果,要經過下一代病例會不會減少,或者是被控制住,就是沒有新的病例發生,那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潛伏期,現在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全球報告的情況,大概10天左右,最長的潛伏期,那麼我們今天採取的措施也得10天以後才能看到它真正效果,那麼對於北京來講,我們目前通過採取我們可以叫作“群防群治”的措施來控制北京疫情的蔓延。
專家指出,群防群控,是目前我們戰勝“非典”的一種有效手段,是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需要,各級政府組織衛生、醫藥、公安、工商、交通、水利、城建、農業、商業、民政、郵電、廣播電視等各個部門、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和群眾,採取有效措施防治或控制疫情,打一場防治或控制“非典”的人民戰爭。
主持人:我們知道北京的SARS疫情一度曾經非常嚴重,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那麼目前北京的疫情情況是個什麼樣子?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我們所採取的“群防群治”,在北京採取“群防群治”,現在已經看到效果了,我們從一天一百多例新發生的病例,到目前只有幾例,那麼就是説明我們的(措施的)效果開始見效了,就是説它也經過一個一個階段,平臺期,在很高峰的時候我們就維持了大概有十來天的時間,那麼經過這十來天之後,它開始顯效,就是逐漸降低,到目前降到一天只有幾例,十例以內,那麼剩下的還有一部分疑似病例在慢慢還有一些確診的,但這個現象是很自然的,
主持人:那麼毛教授您認為在防治方面,我們是不是也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可以跟我們同胞們進行一下交流?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我個人感覺,就是總體上來看,在防治這種傳染性疫情的時候,一定要有超前意識,要打個提前量,否則病情走一分,你跟一分,你總是跟在病情後頭,我有這個感覺,尤其在前面稍微平穩一點你再放鬆一點的話,你就等於政策、措施滯後,這個反而就非常危險,它現在已經出現這個問題了,(台灣)臺大醫院如果關院的話,它有260多人醫護人員需要隔離,那麼院內的感染大概有1000多人都需要(隔離),這個情況怎麼辦?我記得好像北京講,如果是這種疑似的反而要一人一間,所以現在台灣叫作“負壓隔離病房”吧,現在床位非常緊張,而且很有可能馬上就是要告急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會出現一種連鎖反應,剛才前面講了,醫護人員對你的後勤保障沒有信心,他要退下來了,病人對你醫院沒有信心,他不敢進醫院了,那麼這種情況就造成什麼呢,這種隔離、控制實際上是一種失控狀態,所以政策一定要走在前面,不能滯後。
主持人:剛才賀教授您也提到現在我們北京SARS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這個病例我們也看到在不斷地降低,可以説我們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可供借鑒的措施,您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採取了哪些辦法?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第一個方面就是説儘早地發現已經感染了的或者發病了的病人,我們原則上提了一個“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原則上就是説儘早地把傳染源給隔離起來,一方面使他得到救治,治得越早,那麼他們病情加重或者死亡的可能性就越低,那麼這是對病人而言的,那麼另外一個,從公共衛生角度來講,我們要對這個病人進行一些相關的流行醫學調查,了解他的來源是什麼,這是調查第一個方面,第一個需求,第二個需求是什麼,到醫院救治以前,發病以後、救治以前,他接觸的人主要有哪些?我們要把這些人來進行醫學觀察,這一點在北京,我們可以明確地説,我們的社區、街道,基層組織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位於北京木樨地的水利研究院居民區是一個人口較為聚集的社區大院,住有3500多名居民,為了保證每一位居民不感染上“非典”,社區內採取了嚴格的防護措施,並專門成立了“非典”檢查小組。
社區居民:開始有“非典”到現在,我們院沒有一個“非典”的患者,連疑似病例也沒有發生。
社區“非典”檢查小組嚴密的防護措施使居民們的情緒逐步穩定,生活也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為了確保每一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各個城區還成立了督察小組,每天到各個社區了解“非典”防護情況。
督察人員:督察組每天都要下來對這六個組的工作情況、疫情發展情況、隔離情況,特別是社區居委會的落實市裏邊各項規章制度情況進行督察,每天要向區防治“非典”辦彙報情況,他們要進行匯總。
據介紹,城區防治“非典”督察機構共分為疫情彙報、信息匯總、排除發現、後勤保障、醫學防護、治安防範六個小組,分別根據社區的不同情況進行檢查。現在北京的每個社區都成立了“非典”檢查小組,每天定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彙報檢查結果,使北京市防“非典”辦公室隨時掌握有關信息,及時採取措施,保證市民安全。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那麼第三個方面就是説消毒的問題,這些工作我們也在做,我們採用的是什麼,原則上是過氧乙酸,尤其呼吸道傳染病,另外一個就是含氯製劑,叫次氯酸鈉,主要成份是,那麼原則上講起來我們不提倡混用,就是説只使用一種消毒劑,混用反而容易造成其它的一些化學反應啊,或者造成其它方面的危害,一些污染都有可能,再一個在這過程裏面,尤其地面是水磨石的,或者是水門汀,類似地磚的,原則上我們建議用含有一定消毒劑的、蘸濕的拖把或者墩布擦,可能起的效果會更好,你如果是直接噴地面的話,第一個走路的時候容易摔倒、容易滑,另外一個帶來帶去的話,也容易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這是室內的;那麼對於室外的話,就是對室外的環境進行消毒,沒有太大的必要,作為一種化學品對環境可能會造成一些新的污染,所以濃度太高或者是頻率太高的話,沒有太大去進行消毒,外面的空氣實際上很新鮮的,挺好的;另外一個物質條件的準備,就是北京市政府部門已經開闢了一部分備用醫院,防止疫情一旦擴散的時候,有了病人我們有地方收治,而且不光是醫院本身,還有醫務醫療衛生方面知識、素質比較高的一支醫療隊伍備在這兒,就是一旦有了疫情的時候,我們能夠使病人及時地得到救治,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衛生行政部門現在採用的是在固定醫院設立發熱門診,就是説發燒的病人、發熱的病人,你看病的時候你到這種門診來看,避免同其它病種的病人交叉,而造成其他病人的感染,院內交叉感染的這個防治,實際上也就是説在這次疫情控制裏面,實際上也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所以我想從這幾個角度,只要你落實了,都應該産生應有的效果。
主持人:賀教授,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防護和隔離方面的具體措施,比如説這個防護服是不是穿得越多越好?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談到防護服,一般原則上應該防水,不在厚,我們前期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是我穿三層,三層防護服,自己本身還要穿衣服,然後再穿三層防護服,還有鞋套,帽子、還有眼罩,那麼我們目前大陸在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在現場操作過程裏邊的防護標準已經制定頒布了,那麼這個原則上講,醫務人員如果能達到這個水準的話,也應該能夠得到保障,我們提倡一層防護服足夠,為什麼這麼講?你穿得層數越多,在脫的過程裏邊,就是説我離開這個工作崗位以後,我接下來我要脫,在脫的過程裏邊,層數太多的話反而更容易污染,那麼實際上就是同樣是給我們的工作人員是一種危害。
主持人:那麼對於我們普通的百姓來講,我們應該怎樣來做自身的防護?比如説我們現在在街頭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戴著口罩,那麼這個口罩是不是能真的禦防SARS?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在公共場合,不是人群那麼集中的地方,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帶口罩,更何況有什麼必要來囤積口罩,敞開的天空下的空氣可能比室內要新鮮,不如出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人群集中的地方,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也就是説比較密閉的地方,我們可以短期內不要再參與一些這樣的公眾的集體性的活動,這個對自己本身也是一個保護,另外一個就是説在短期內我們沒有必要非得去探視病人,也許這個病人可能就是這方面的病人,那麼也增加自己的感染機會,就是説從集體活動這個角度來講;再一個就是把整個環境的衛生搞好一點,就是説室內的工作環境,家庭的居住環境都可以進行消毒,甚至很容易有人群集中的地方,定期地進行消毒。實際上談到防護的時候,中央空調不提倡使用,而且不太提倡用那種能夠導致室內空氣在室內循環的那種設備,都不太贊同。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我覺得這種東西光靠公權力也不行,還得靠一個你本身民眾的配合,還有你社區的基本管理體制,我覺得這方面恐怕,從我看到台灣的情況,跟我所接觸到的在北京生活的情況,我覺得恐怕台灣這方面還是有差距。有一輛公交車上有一個人疑似,確定了,那麼台灣它也是通過電視、通過各種媒體,就説這輛車上所有的人在所在地去要報到一下,檢查一下,幾乎沒有人去配合,所以這種情況,我覺得就是説,疫情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先抑後揚,但是這種擴散,實際上有一些管理上政策沒到位的問題。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與研究中心 副主任 賀雄:這裡面反而也説明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説任何一個公共衛生緊急的事件,像這樣的我們可以把它叫作自然災害、自然災難也可以,那麼在這個時候,恰恰是最容易看出來我們整個社會各個部門,相關的這些政府部門也好,或社會團體也好,之間的密切配合、密切協調的作用的最好的一個檢驗工具,一方面從公共衛生角度,專業機構它會做它應該做的工作,從信息的溝通、信息的報告、資料的報告、資料的分析,它都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毫不懷疑,那麼另外一個就是在管理上怎麼下工夫,那麼就是説你從上層到基層,我們叫基層,實際上就是社區裏邊的公眾,能不能夠都是朝著共同的一個方向去努力,這點可能是,我們認為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疫情肯定要花很大的代價才能控制得住。
主持人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嚴重危害著海峽兩岸的同胞的生命安全,他們他們奮力同疫病進行搏鬥,祖國大陸同胞無時無刻不在在關注著島內同胞為控制“非典”疫情進行的鬥爭,並且準備隨時給予必要的援助。只要大家和衷共濟、攜手並肩,人類最終必將戰勝“非典”病魔。(編導:柴玉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