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黃帝陵 中華情


  2002年10月31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李峰:日前,黃帝陵基金會在成立十周年之際宣佈,海內外中華兒女關注的黃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已經順利完成,整修後的黃帝陵已經開始顯示出中華第一陵宏大、莊嚴的氣勢,在整修黃帝陵的過程當中,海內外的中華兒女踴躍捐款,為工程的順利開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那麼黃帝在中華文明中起着怎樣的作用,海外的華僑華人,對黃帝又懷着怎樣的情感呢?今天《熱點透視》節目特別邀請到兩位嘉賓,他們是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先生和陜西省文物局局長、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張廷皓先生。

  黃帝陵位於陜西省黃陵縣橋山之上,南距古城西安171公里,北距革命聖地延安162公里,1961年國務院公佈黃帝陵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古墓類第一號,素有中華第一陵之稱。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相傳5000多年前,黃帝統一中原部落後,融合黃河中下游直至長江流域的眾多部落,建立了中華民族的前身華夏族。黃帝率領先民創造文字,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捕魚狩獵,建造房屋,紡紗織布,製作陶器,縫製衣服,使我們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以黃帝的時代為分界,結束了荒蠻混沌,進入了文明的階段,開創了中華古國悠久的歷史文明。黃帝陵區保護面積25平方公里,列入整修的面積有3.24平方公里,總體結構包括廟前區、廟區、功德壇、神道、陵區、縣城及外圍景觀6個區域。一期工程涉及到陵園區和廟前區,工程從1992年8月開工,目前已經順利完工。整修了入口廣場、印池、軒轅橋、軒轅廟門、陵道等22處景區。整修後的黃帝陵融陵、山、水、城於一體,體現了宏偉、莊嚴、肅穆、古樸的氣勢。整修黃帝陵規劃設計是在大陸一流專家指導下進行的,並廣泛徵求了臺、港、澳地區和海外華僑華人的意見。黃帝陵已經成為全體華華兒女智慧和力量的凝聚點。黃帝陵基金會10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基金會成立十周年暨整修黃帝陵工作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黃帝陵基金會名譽會長李瑞環在座談會上強調,要進一步把黃帝陵整修好、保護好、管理好。李瑞環指出,黃帝陵是中華兒女朝拜的聖地,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祭祀黃帝的活動就已經開始,自漢以後,歷朝歷代都把祭掃黃帝陵作為國家大典,並對黃帝陵進行修繕和擴建,古往今來祭祀不絕,中華兒女之所以高度重視祭祀黃帝,整修黃帝陵,不僅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祭祀黃帝反映了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心願,而且經過千百年的滄桑演變,黃帝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維繫民族感情的紐帶,李瑞環強調要把掃墓、祭陵規範化、程序化,使公祭黃帝典禮成為所有祭祀中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活動。

  主持人:每年到黃帝陵來祭拜的人數現在達到了50多萬人,那麼來的這些人員,他們的基本情況是怎麼樣,是來自於哪些地區?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大部分都是大陸的,但是也有很多是從港、澳、臺地區,還有從海外來的,從世界各國來的,感人的事跡也是非常多的,有一個美籍華人,90年代來了,他在祭拜的過程中間,宣讀他寫的祭文,宣讀過程中間,那是聲淚俱下,他惟一的希望,就是希望祖國能夠統一,當時他宣讀祭文的時候,很多人都掉眼淚,非常感人的,真情實感,還有就是很多的華人、華僑,他們臨走的時候都要帶回一捧土,讓他們的子孫能夠看到,這就是故土的土。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講一下,菲律賓有一個華僑,叫黃光坦,這是一個老華僑,他一生惟一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回到故土,祭拜黃陵,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這個願望沒有得到實現。他就囑咐他的兒子和孫子,一定要把他未了的心願給實現。幾年以前,他的孫子,叫黃明榮,帶着全家,帶着他的妻子和兩個兒女來了。他來了以後,給兒子,給女兒講,這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同時他捐了60萬人民幣,他走的時候還説了,誰要是個人捐款超過我這60萬了,我一定要再捐錢,超過他。這些例子很多了,是不勝枚舉的,這些例子都説明,來祭祀,來謁陵拜祖的人群,都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來的,大家一個共同的認同感,對祖先的認同感,感到在這兒找到我們一個大家的共同點。

  主持人:剛才孫會長介紹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張會長據您的觀察,這些前來祭拜的同胞們,特別是海外的這些華人華僑們,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他們是懷着什麼樣的一種情感來參加這些活動?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張廷皓:我覺得是故土難忘,這種情感是在我們中華民族所有的兒女裏面,是最根深蒂固的,是最可貴的一種情感,而且每次我們都能見到,像海外來的華人,甚至白髮蒼蒼,長跪不起,我們是看到的,他因為可能是最後一次到祖國來,因為年齡大,那麼像這樣的,把黃土捧回去,像在黃帝陵種一棵樹,能種一棵樹,都是他最大的心願。這裡面從歷史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在19世紀末,是我們國力最積弱的時候,在甲午海戰剛剛完,1895年《馬關條約》以後,祖國的寶島台灣,由不平等條約割讓給日本了,那麼條約下了,台灣的民眾、同胞奮起反抗,它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這裡面有一個抗日領袖叫丘逢甲,丘逢甲因為當時寡不敵眾失敗了,失敗了就回到大陸,回到大陸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黃帝陵,他有一首詩,有這麼兩句話,叫做“袖中一卷英雄傳,今日來登黃帝陵”。就表達了他抗日沒有成功,在這兒愧對祖先的這麼一個情懷。那麼現在我們中華兒女,從海外來,主要是看到我們祖國的發展蒸蒸日上,自己心中自豪,他也要來,所以這種,和我們19世紀末葉,當時那種心情完全不一樣,一種充滿了自豪,充滿了向上這樣的一種情感,所以我覺得,我們更應該把這個黃帝陵修好,讓所有的,來到我們黃帝陵的中華兒女,都能感覺到我們這些守陵人們,沒有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

  主持人:我們知道黃帝陵有中華第一陵的美稱,那麼這一次為什麼要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黃帝陵墓實際上歷代都在整修,由於近百年來的戰火綿延,造成黃帝陵年久失修,同時祭祀場所比較狹窄,我們感覺到黃帝陵的規模和現狀,和我們這個13億的大國很不適應的。

  主持人:那麼這次整修一期工程耗資達到了多少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整修一期工程一共用了8300多萬人民幣。

  主持人:這麼大一筆開支,主要的來源是怎樣的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國家撥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為什麼這樣做呢?整修黃帝陵不應該是單純政府行為,應該是全民的行為,通過募集資金,通過大家對黃帝陵進行捐獻,使大家更了解我們的始祖,更了解我們悠久的文化傳統,也就使我們全體人民,包括我們的海外的華人華僑,能夠借這個機會向我們的民族,向我們民族的祖先,獻孝心,這樣增強我們的民族感,增強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因此這8300多萬當中三分之一是中央政府各個部門撥款,三分之一是省、市政府的撥款,還有三分之一強一點,是由基金會募集的基金,這樣的話共同為第一期工程做出貢獻。

  主持人:民眾他們的這種反映情況,他們的支持度怎麼樣?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大家都很支持這個整修工程,我們在捐獻中間也看到很多非常感人的事例,比方説我們在工作中碰到的,有一對老夫妻,身體都不好,而且都是拄柺棍的,他們就是在當時我們的基金會辦公室是在一座樓裏面的四樓,他們堅持要爬到四樓,把他們平常積攢下來的2000塊錢,送到我們手裏,我們當時都很感動。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張廷皓:在台灣同胞的捐資方面,也是非常多的,有的當時就把所有的錢都掏出來,放到我們的捐資箱裏,非常感人,特別像我們今年清明節,接待一個台灣的一個企業的代表團。他們來了以後,競相捐資,好像誰沒有捐上就是對祖宗的不孝,所以我覺得,我們的捐資活動已經起到了一種凝聚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心願的目的。

  自1992年整修黃帝陵工程開始以來,每年清明公祭黃帝的典禮規模越來越大,前來祭祖的人數不斷增加。經過歷代的沿襲,祭祀黃帝的儀式已經逐漸固定下來。首先是鳴放禮炮和演奏樂曲《軒轅頌》,然後是各界代表敬獻花籃,接下來是敬獻祭品,主要是民間人士製作的各種面花和時果,期盼黃帝能保祐天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再下來是宣讀祭文,最後是人們來到黃帝陵前祭拜黃帝。黃帝陵基金會每年都邀請一部分台灣同胞參加清明節的公祭活動。除了清明節以外,台灣同胞每年還多次自發地組織祭祖團,人數少則幾十人,多則二、三百人。在祭祖期間,台灣同胞紛紛為黃帝陵的整修捐款,在黃帝陵的廟區豎有一塊功德碑,銘記着捐資者的姓名,其中就有不少台灣同胞的名字。

  主持人:前來的這些台灣同胞,他們主要的一些基本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有的是以個人的身份來的,更多的是以各種團體組織來的,而且他們在服裝上,在儀仗上都很講究的,穿着黃背心,都穿着黃背心。而且是畢恭畢敬地來祭祖的。

  主持人:穿這個黃背心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黃背心,黃帝嘛,祭祀黃帝,他們在台灣搞民祭的時候,台灣有這個習俗,要穿黃背心,過去台灣的人,還搞遙祭,每年的重陽節搞遙祭,遙祭黃帝陵。

  主持人:由於不能夠親自到,表達的一種方式。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這種集會在台灣每年的重陽節都有。

  主持人:一般來説比較正式的,比較認可的一種祭拜的方式,包括服裝上,剛才講了,要穿黃馬甲,要帶一些剛才説的一些祭品。祭文上主要表達的含意是什麼呢?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祭文主要表達了歌頌黃帝的功德,同時歌頌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同時和現代結合起來,在祖陵前邊,向黃帝彙報我們國家這些年都取得哪些成就,希望我們祖國能夠和平統一,這樣的願望,希望中華民族能夠繁榮強盛的這種願望,祭文我們每年都是從若干篇的祭文中間選最好的祭文。

  主持人:這些祭文也是來自民間?

  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黃帝陵基金會會長孫天義:祭文都是我們的文學家、歷史學家,他們寫的。

  主持人:在您印象當中,給您留下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好的祭文的點睛之筆。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張廷皓:1937年毛澤東的祭文,那篇祭文氣勢磅薄,我認為是祭文裏面,能夠抒發我們民族感情的最好的一篇,他有這麼兩句吧,叫做“還我河山,衛我國權,億萬一心,戰則必勝”。我們大家看了以後,就表達了我們中華民族永遠不屈服,一種氣壯河山的氣慨,所以這一篇祭文,我覺得是最好的。

  主持人:剛才我們講了,祭祀從它的這個儀式上,從它的講究上,都是一脈相承的,您認為這種文化能夠得到這麼完整的保存,它的原因是什麼?

  陜西省文物局局長、黃帝陵基金會副會長張廷皓:中華文明起源的時候是多元一體,我認為一體是非常重要的,中華大地上的各種文明的整合,包容、交融,最後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在人類文明史當中,最被認可的一種一脈相承的文化,一直到我們現今,都沒有泯滅,它會永遠傳襲下去。

  主持人:黃帝陵的幾千棵古柏就可以證明中華文明的根在哪。孫中山先生在祭黃帝的詩中寫道,“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得到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崇拜和祭奠。(編導:高輝)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