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幸運觀眾作客《海峽兩岸》


  2002年10月2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李峰:9月中旬,來自世界各國以及臺港澳地區的25名幸運觀眾聚會到中央電視臺參加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開播10周年的慶祝活動,並與節目製作人員進行了親切的交流,暢談了對祖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之快的感慨,表達了他們期盼祖國繁榮昌盛,早日統一的強烈願望。今天的《熱點透視》節目為您請到了其中的兩位幸運觀眾——來自香港的林立舟先生,來自德國的王魏萌女士。

  一年一度的中央電視臺熱心觀眾有獎收視調查活動從1997年開始舉辦,該活動是為了擴大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在海內外的影響,與觀眾形成交流、互動的局面。今年的幸運觀眾活動採取了問卷抽獎的形式,得到了觀眾的積極響應,從6月10日到8月10日,共收到108個國家和地區的調查問卷1萬餘封。經過篩選,産生了14名幸運觀眾,他們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臺港澳地區。

  林立舟先生來自香港,1937年生於越南,1956年從越南回國, 在杭州完成了高中和大學的學業。1965年林先生從浙江大學畢業, 分配到上海科技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0年8月,林先生離開上海來到香港,從事高級游艇的設計和製造工作,1993年開始從事貿易工作。現在林先生已經退休, 定居香港。

  來自德國美茵茲的王魏萌女士,在一家跨國公司做經理助理。1988年到1992年王魏萌女士在中國四川大學學習漢語和中國電影電視藝術,在此期間,她與她的中國丈夫相識、相戀、結合。王魏萌女士回到德國後,把中國的歷史、文化介紹到德國,她和她丈夫一起舉辦了中國畫展、中國電影周等活動。

  主持人:我們知道二位都是中央電視臺的熱心觀眾。長期以來對我們的節目予以了大力的支持,在此非常感謝,這次能夠成為中央電視臺,海外的幸運觀眾,機會確實非常難得。我想請問林先生的是,當時你聽説你已經成為幸運觀眾的時候,你是一種什麼心情?

  熱心觀眾林立舟:那天也是偶然,張媛小姐打個電話給我,她説林先生你抽中了,我就愣了一下,我就問她,是嗎?當時那種感覺真幸運呀,我是感覺很幸運。

  主持人:王女士曾經在四川大學就讀過,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也做了長期的研究,應該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平時對中國問題一定非常關心?

  熱心觀眾王魏萌:非常關心,我1988年第一次到中國來留學,當時去成都四川大學,當時到成都,真的沒想到對我來説,生活情況真的很差,我還記得當時,比如説早上6點鐘到6點半有氣燒那個水,燒開水,然後全天可能是沒有氣了,晚上也是經常停電。洗澡那個熱水都沒有了,我當時非常不習慣了,我當時也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那麼窮,而且我一齣門,因為我當時已經黃頭髮了,雖然當時還短頭髮,但是我一齣門,馬上就來很多中國人來看我,都説"老外、老外",還説"Hello、Hello",我覺得當時非常難受。

  主持人:這次來到大陸和你以前離開大陸的時候,這種景象,有沒有不同?

  熱心觀眾王魏萌:不同的地方太多了,太多了,我覺得現在生活情況提高了很多,而且大家也是比較,比原來禮貌很多了,去年我剛剛到了成都,我們看到新聞裏説,北京辦奧運會,2008年舉辦奧運會,我們也非常高興,我們覺得現在中國是真的到國際的水平,也參加國際的社會,我覺得非常高興。

  主持人:剛才王女士有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她説對中國大陸的發展變化她説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這種感覺是在心裏。對於林先生您來説,我們知道您是在20年前從上海去了香港,對您來説,這20年中國大陸的發展、變化,您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熱心觀眾林立舟:我去了香港之後,我記得第一次(跟大陸)聯絡生意的時候,1984年,那個電話打個電話很不容易打得通,即使打得通,聲音也很輕,講話起來,整個辦公室的人都聽了,好像大叫才能聽得出來,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即使在1984年的時候,開放了四、五年的時間,我們在通訊,在交通上來講,還是非常落後。

  主持人:剛剛起步。

  熱心觀眾林立舟:那時候還是剛剛起步。到90年代初的時候,那時候變化的速度是真的快,上海有好多地方,走到那地方不認得了。到今年2002年我回來,有幾個地方又變了。這變化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之外。

  主持人:除了林先生剛才談到的,大陸很多的城市面貌都發生了變化,很多以前熟悉的街道都找不到了之外,王女士是不是還有這樣一種感受,大陸人的普遍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比如説,現在還有沒有人常常圍着你,叫"老外、老外"?

  熱心觀眾王魏萌:現在不會了,非常少,當然一些比較落後的地方可能還是會有,我現在也沒有問題,一、兩個人做也沒事,我跟他打招呼説"你老中、老中",他喊我"老外",我跟他説"老中",這個現在也沒問題。

  主持人:非常正常,非常自然。

  熱心觀眾王魏萌:對,我也覺得中國最近十年變化太大了,我十年以前不會想到這種變化,真的。他剛剛説那個電話,打電話,我當時要給父母打電話,給德國,打那種長途國際電話,要到郵局等半天,然後才能給你接通了,現在大家都拿一個手機,手上拿一個手機,兩個手機都沒有問題,我覺得現在很方便。

  幸運觀眾們首先參觀了中央電視臺,了解了節目製作、播出的過程。隨後,幸運觀眾們和中央電視臺的領導、欄目製片人、主持人舉行了座談會。會上,觀眾們表達了自己對中央電視臺的真摯感情。

  一位來自法國的觀眾,從法國帶來一個葡萄樹根送給中央電視臺,表達了自己根在中國的思鄉之情。

  熱心觀眾:我想第一層的意思,就是把這個葡萄樹的根帶回來,我們是華人,根在中國,第二層的意思就是希望我們的國際頻道能夠紮根於人民群眾,情係海內外觀眾,也是根在人民當中。

  來自玻利維亞的楊啟周先生和來自美國的鄭子介先生,在會上都説自己非常愛看中央電視臺的對臺節目,經常是每天看三遍《海峽兩岸》。

  熱心觀眾鄭子介:15分鐘變25分鐘,看得更過癮。剛才楊先生説了,《海峽兩岸》我是每天都看3次,不帶錯的。

  熱心觀眾楊啟周:最好再加5分鐘。

  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張長明代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工作人員對觀眾們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幸運觀眾還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開播10周年的慶祝晚會,黃天順先生創作的歌曲《中華五千年》也在晚會上演出。

  熱心觀眾:還有一位印尼的老華僑,去年他看了我們的中秋晚會之後,非常感動,他連夜寫了一首《中華五千年》的曲子,前幾天他把這首曲子寄給了我們,以表示對4套節目開播10周年的熱烈祝賀。

  在晚會結束時,幸運觀眾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流着熱淚與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擁抱在一起,這一刻感人的畫面會讓大家終生難忘。在北京的活動行程結束後,幸運觀眾按照本次活動的安排,乘飛機來到重慶,從重慶乘船沿長江而下,參觀了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大的工程,發電量最大的水電站。整個三峽工程由兩個電站廠房、溢洪道、升船機、永久船閘組成。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三峽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2000年二期工程完成,首批機組發電,三期工程在2009年完成並網發電。三峽水利工程的年發電量為847億千瓦/小時。參觀完三峽水利工程後,幸運觀眾還參觀了葛洲壩水利工程。4天的參觀行程結束後,幸運觀眾再次返回北京,在他們下榻的賓館,來自印度尼西亞的熱心觀眾對記者講述了他們參觀三峽工程的感受。

  熱心觀眾:不可思議,在我想像中,三峽工程是做一個水站,發電廠,沒有想到那麼大的一個規模,可以説很多地方都要拆,可能這個水位要增加多少高,這一路來,我們看得太清楚了,實在這個工程太偉大,不可想像,沒有一個強大的政府,我想不能夠完成。

  主持人:我們知道這次幸運觀眾的活動非常豐富,你們去了長江三峽,去了長城,還參觀了中央電視臺,那麼在這一趟北京之行,大陸之行,您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熱心觀眾林立舟:游三峽的時候,我有很多的感觸,就是更加明白了一個道理,讀萬卷書,跟行萬里路之間的關係,而且覺得真是活到老,要學到老。我們走的時間還比較充裕,沿江而下,一個一個地方,小時候也讀過,李白的詩,在路過白帝城的時候,也不由自主地跟兩個人就在船邊也吟起這首詩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主持人:到實地去看一看,觸景生情,感受會大不相同。我曾經與一些海外的華人華僑朋友進行過交流,他們給我一個印象就是他們普遍持有這樣一種心態,一方面對於祖國大陸發生的巨大變化,表示非常讚嘆,非常感慨,同時對祖國統一大業問題也非常關心。我知道林先生一直對祖國統一大業也是非常關心,我想問,您作為一名香港同胞,對台灣問題怎麼看?

  熱心觀眾林立舟:當1982、1983年,中英開始談判的時候,我們就提出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當時鄧小平提出來這個概念,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因為古今中外從來都沒有過。真正反對的人不多,但是,抱着懷疑、徬徨這種態度的人還是比較多。因此那個時候一股移民潮在80年代的時候是比較高峰的時候。但後來的話,談判之後,尤其是1997年回歸了之後,這五年多來,中國(政府)除了在外交、軍事上管的外,香港其它的,中國(政府)一律不插手,由香港人自己來管理自己,五年多時間,證明這個是成功的,中央做到了。台灣的問題雖然是複雜,本着"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個大的方向、大的前提下,將來我相信也會成功,大部分的人是有信心的,你們這個節目,確實在這一點上對兩邊的溝通,給我們的信息等方面,確實做得很不錯。台灣有什麼觀點,陳水扁説什麼話,"一邊一國"論等我們很快就把它報道,也通過你們的節目我們也知道,跟不同的專家對問題的分析也幫助我們提高我們的認識。

  主持人:這一趟北京之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與中央電視臺海外中心的各個節目組的製片人、主持人進行座談,我們非常想了解,林先生對於中央電視臺的對臺節目有什麼樣的評價?

  熱心觀眾林立舟:有關這個節目來講,大家總覺得從不同的角度來講,來宣傳和平統一的問題,有的直接涉及到政治的層面上來討論,有的就通過親情,通過生活相互之間介紹的了解,這兩個方式我説都很好,互補,一個嚴肅一點,一個輕鬆一點,這樣大家收看,有不同的感受。

  主持人: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

  中央電視臺的對臺節目有6個欄目:《海峽兩岸》、《天涯共此時》、《兩岸萬事通》、《台灣百科》、《互動星期天》、《閩南話時間》。《海峽兩岸》從15分鐘增加到25分鐘,分為《熱點掃描》和《熱點透視》兩部分。《熱點掃描》播出兩岸民眾關注的熱點信息,《熱點透視》邀請嘉賓到演播室就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和交流。首播時間為北京時間22點零5分,重播時間為第二天10點零5分和15點零5分。

  主持人:王女士,對於您個人,以及你周圍的德國朋友們來説,他們怎麼看待中央電視臺的節目,對中央電視臺的節目有什麼樣的希望?

  熱心觀眾王魏萌:我們基本上對所有的中央電視臺4台的那些節目我們非常感興趣,有機會我們肯定要看,而且德國報紙的新聞,説中國非常少,對各方面的中國新聞我們非常感興趣,如果你們將來再能多一點給我們介紹台灣的新聞,我們對台灣一般老百姓的生活也是非常感興趣。

  熱心觀眾林立舟:至於有個希望,就是大家覺得,《海峽兩岸》有時候是不是有點輕鬆的節目,讓觀眾不是太感覺到看《海峽兩岸》就是這麼嚴肅,這麼嚴謹,當然我想我們也可以通過比較輕鬆一點的手法,一樣能夠達到我們想要説明的問題,因為形式是各種各樣的,圍繞這個中心,我想我們會能夠做到。

  主持人:希望節目更加輕鬆活潑一點。 今天與二位交流非常愉快,你們二位也為我們的節目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其實長期以來我們欄目都有這樣一個心願,希望透過我們的節目為關心台灣問題的兩岸同胞,海外的華人華僑朋友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對台灣問題的看法,來聊一聊對於祖國建設、發展有什麼樣的建議。今天謝謝二位嘉賓光臨我們的演播室,謝謝。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觀眾朋友對記者説,他們看了《海峽兩岸》節目,一個深深的體會就是一個民族就應該凝聚在一起,只有中國強大了,海外華人華僑才有地位,中央電視臺海外幸運觀眾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6屆,共接待了100多位幸運觀眾,它是中央電視臺與海內外觀眾交流的一個重要的渠道,我們對長期支持和關心我們節目的觀眾朋友表示深深的謝意。(編導:羅怡)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