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66名會長聚會惠州


  2002年9月24日星期二播出

  主持人李峰:9月18號,2002年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座談會在廣東惠州圓滿地落下了帷幕。3天時間裏,來自祖國大陸各地的60多位台資企業協會的會長與國家相關部委、各地臺辦的相關負責人,圍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何進一步提高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水平”展開了深入探討,並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為了讓大家詳細了解會議情況,並且對台資企業協會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們的演播室特意邀請到了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的副秘書長李銘先生。

  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座談會每年召開一次,至今已經是第五屆了,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探討和交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何進一步提高海峽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水平。出席會議的除各地台資企業協會的會長外,國務院各相關部委,各地臺辦的有關負責人以及廣東省和惠州市的相關領導共120多人出席了會議。國臺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在闡述本屆座談會的主題時説,目前兩岸經濟合作日趨活躍,兩岸人員交往日益頻繁,祖國大陸的台資企業發展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形成了互補互利的局面。面對入世的挑戰,如何抓住機遇,攜手建立兩岸合作的機制,拓展交流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兩岸交流與合作的水平,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李炳才提出了三點看法。

  國臺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那麼第一點就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大陸的改革開放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市場進一步開放和規範,這為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創造了一個巨大的空間。第二,入世以後,兩岸經濟應該進一步實現互補互利,推動兩岸産業合作的深入發展,創造真正的雙贏的局面。第三點,入世以後兩岸直接“三通”更加迫切,儘早實現直接“三通”已經成為兩岸同胞的一個非常強烈的共識。

  為了讓台資企業協會的會長們對祖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在政策、法規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座談會還特別邀請了國務院相關部委的業務司局負責人做了主題報告,國家計委西部辦副司長趙艾的報告是《西部大開發的有關情況和政策措施》;國家經貿委外經司副司長霍建國《入世後大陸市場的准入問題》;國家外經貿部臺港澳司副司長王曉川《如何適應WTO規則加強兩岸經貿合作》;海關總署關稅司副司長劉石橋《入世後大陸的關稅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副司長盧雲《入世後大陸的稅收政策》;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助理巡視員董葆霖《入世後大陸的知識産權保護》。許多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表示,這對他們了解祖國大陸的各項政策、法規,依法經營,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極大的幫助。東莞台資企業協會的張漢文會長説。

  廣東省東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漢文:可以講來了大家受益不少,尤其剛才談的,像海關,稅務,商標法,平常我們在東莞也有很多這種問題出來,因為主要我們東莞臺商最多嘛,密集(度)最大嘛,這一次在這裡能了解,而且能夠溝通,這對我們整個協會會員,將來回去,我把這個資訊傳授給大家,幫助不少。

  座談會期間,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大會發言還是分組討論,甚至在會議休息的短暫的時間裏,如何加強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岸直接“三通”成為大家普遍關心的重點。

  福建省福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建南:我們要回台灣一趟很麻煩,又要香港轉飛機,又要什麼,這個對我們進出人員的成本跟時間實在是花費太多,而且貨物也是一樣,如果真正能“三通”呢,直接從基隆到我們(福州)馬尾的話,大概運費會節省一半,那時間會節省很多。

  山東省煙臺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林功松:第一天開會時,我聽到李炳才,李主任談到説希望透過民間對民間來對談,行業對行業嘛,所以一個中國的問題可能就是台灣最大的藉口嘛。

  北京台資企業協會的謝坤宗會長提出一個促“三通”的建議,受到大家的支持。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謝坤宗:我們22號,23號在台灣開會的時候,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來講,我們來組織,組織什麼?組織大陸臺商會長促 “三通”的大會,邀請台灣相關三通的人員來列會,來聽,不是叫他們來參加開會,叫他們來聽,我們開放媒體,世界的媒體都讓它來,CNN讓它來,香港的也讓它來,反正所有的媒體都讓它來,開放的,把所有的議題全部講出來,因為“三通”這個事,説實在的不同意“三通”的人,從大陸跟台灣,兩邊的人加起來來説,我看沒有5%的人不同意,不超過。那麼在台灣,包括他們民進黨裏面的人,也有好多好多的人是要促“三通”的,不是沒有,那麼為什麼到今天,這個事實已經是存在的,已經是必須的,已經是迫切的,幹嘛不能執行,所以我們來開這個會,來促進“三通”,讓台灣來提出行程(時間)表,制訂行程表來告訴我們,我們所提的問題,我們要的是什麼,他的回答看怎麼樣,我想我們來聯署,來促進一下,開這麼一個促“三通”的大會。

  早日實現兩岸直接“三通”,無疑會給兩岸民眾,尤其是給在大陸投資的臺商帶來極大的利益。但台灣當局對此卻置若罔聞,有人甚至提出來説要將兩岸“三通”叫做“國與國”或者是“準國際的”,這些,其實都是在以政治考量來面對經濟議題,是在人為地為兩岸“三通”設置障礙。對此,國臺辦常務副主任李炳才在講話中指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祖國大陸提出把兩岸“三通”當作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是題中應有之意,也更是維護了兩岸同胞,尤其是兩岸工商界的利益。對李炳才副主任的講話,會長們紛紛表示贊同,他們説,早日實現兩岸直接“三通”其實是台灣早已經擋不住的主流民意。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唐怡告訴記者。

  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唐怡:這説明兩岸“三通”已經得到兩岸各界高度的共識,這也反映了台灣的主流民意,那麼也就是説,今天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岸經濟交流,兩岸的合作到了這麼一個規模和環境的時候,再不實現兩岸“三通”實在是有違兩岸的民意。對這一點我想,會長們的談話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心聲,也跟我們國臺辦這些從事對臺經濟工作的同志是一致的。

  主持人:剛才通過我們的節目可以看到各地的台資企業協會對於“三通”的呼聲都非常迫切,我想問的是,對於您個人,或者對很多臺商來説,“三通”到底意味着什麼。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我想“三通”事實上對兩岸之間來講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基本上臺商在大陸來講,被定位為臺商,經濟行為,那麼臺商在考慮就是考慮到經濟的成本問題,講究成本就是希望能夠降低他的支出,所以一旦“三通”以後,他在成本上的支出可以縮減很大的一塊,那麼他的經濟效益會提高很多,另外我覺得説,在一個穩定的企業發展,他的生活面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生活的背後都會有一個推手,那麼在情感面的推手,那麼如果我們能夠“三通”以後,我們可能在周末是回到台灣島內過家庭的團圓日子,那麼每週都可以回去,在他生活的推手上可以扮演比較好。那麼他的企業會更成功。

  主持人:那麼,李先生你怎麼來看在兩岸經貿交流、交往過程當中,台資企業協會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它起到了一種什麼樣的作用?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台資企業協會應當説是一個民間的團體,那麼民間團體的話,第一個我們可以選擇自由加入的,我們都願意加入,是因為有這個協會就像有個家一樣,我們從台灣島內來各地投資經商,互相不認識,那麼能夠有一個大家庭,在平常你有苦可以説,有歡樂可以聚在一起,有委屈可以去向人家申訴,那麼這個大家庭在會長領導之下,很多事情可以去聽取一些意見,和告訴你一些解決方案,那麼由於兩地之間有很多事情,由於這種政治上的(分歧),兩會都不談了,這個時候我們臺商還在這邊繼續生活啊,我們還在這邊繼續經商啊,還是會不斷地碰到很多問題,那麼該由誰解決。那麼協會事實上一直在為來大陸投資的臺商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透過協會由這種在(當)地的家鄉人的一種理解和勸説,能夠更了解,更融入這份文化裏面,使得他們在大陸投資能夠對當地的法律政策多一分了解,那麼做為這種協調的這種橋梁的功能吧。像第一座臺商(子弟)學校,是在東莞嘛。那麼很多地方檯商協會的領導人也把這個協會辦得有聲有色,包括很多康樂活動,協會裏面學習,很多互相之間的一種聯誼的活動。我剛從蘇州回來,蘇州的中秋節,辦了一個臺商的“中秋之夜”,你很難想像到那個環境裏面,在蘇州,在張家港市能夠請到有將近3000名的臺商他們從各地,有南京、上海、杭州、紹興、嘉興一大堆,能夠開車開五、六個小時到張家港市,來看這惟一的一場,第一次的臺商的中秋聯歡會,再結合張家港市和蘇州本地的市民,那個體育館大概將近一萬人,爆滿。整個節目呢,因為排練的過程和節目安排得非常豐富,整個節目竟然演了4個半小時,沒有人離場,大家跟着台灣歌星的演出和台灣演員的演出,整個現場在舞動,那是一次臺商活動大團結的感覺,我就覺得説,這是蘇州市臺商會的會長以及他結合了很多附近的幾個市臺商協會共同辦的一件好事。

  主持人:3000多人確實非常壯觀。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而且滿場你講台灣話他們都聽得懂,一看左右都是鄉親的鄉情,真的很棒。那我覺得協會一般來説對臺商還是有很大的貢獻。

  主持人:一般來説,要加入台資企業協會,這些台資企業需要什麼條件呢?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其實門檻很低,你只要是有臺籍的身份,拿着台胞證,然後你來大陸準備投資經商,那麼你就可以去台資企業協會,在你商業執照還沒領到以前,你可以先以個人身份先入會,領到商業執照以後呢,你就可以考慮以公司的名義作為團體會員,這就OK了,很容易的事情。不管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他們在做聯絡都是義務的。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的盡心啊。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很熱心,很熱情,都願意把這些事做好,終歸是為了鄉親服務嘛。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在座談會期間,一些台資企業協會的會長還參加了一些其它活動。

  座談會期間,與會的台資企業協會的會長們還參加了惠州市台資企業精品展示會的開幕式。據了解,自1984年惠州出現第一家台資企業以來,台資企業就像雨後春筍般在這片熱土上涌現,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不斷拓寬。目前,惠州已有台資企業1108家,合同投資總額近20億美元,涉及農業、電子、機械、化工、房地産等各個行業。而且這些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廣東省惠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楊平和:整個廣東省都是傳統産業,也有高科技的,一般90%以上都賺錢。

  良好的投資環境是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商、臺商投資惠州的主要原因,據了解,首期投資43.5億美元,年産80萬噸乙烯的全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中海殼牌石化項目也已經選擇在惠州落戶,即將在大亞灣上馬建設。為了讓台資企業協會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開展工作,惠州市無償拿出1萬多平方米的土地讓台資企業協會興建會館。通過一系列安商、富商的政策,讓臺商、外商真切地感受到投資惠州的便利,一直是惠州改善投資環境的重要手段,惠州市市委書記蕭志恒告訴記者。

  廣東省惠州市市委書記蕭志恒:我們改善投資環境提出了從軟硬兩個方面着手,建設六大環境,第一是要建設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第二是要建設高效精幹的政務環境,第三是要建設依法辦事的法制環境,第四要建設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第五是建設一個監管科學的通關環境,來提高通關效率,第六是要建設安定文明的社會環境,治安秩序要好,人文環境要好,人的素質要高,讓客商在這個地方投資創業感到非常開心、舒心、放心。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一直是祖國大陸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毗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礎設施、完整的産業鏈,長期以來,一直是臺商青睞的投資熱點地區,現在已經有15000多家台資企業落戶廣東。擁有4000多家會員,全國最大的台資企業協會——東莞臺協的張漢文會長告訴我們,據估計,今年至少會有500家台資企業落戶東莞。

  廣東省東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張漢文:今年我們廣東地區(至今)一共進來台資企業600家,我們東莞地區就獨佔了315家,那表示我們東莞地區還是在成長,我們估計今年台資企業最少能進來500家。

  主持人:我們知道隨着臺商投資的熱潮,第一波熱潮,第二波熱潮在南方投資相對比較多,但是現在以廣東為界,已經出現了一種北上的趨勢,特別是現在出現了江蘇、上海投資比較熱,那麼李先生你怎麼來看待廣東會在未來臺商投資過程當中它所處的位置。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我覺得在廣東的臺商投資企業,從最早期開始開放到眼前,都還是屬於規模加速,都屬於比較偏多的一個地區,因為廣東早期做了那麼長的時間,將近有18年的時間,和台灣的互動也很多了,也使得台灣商人對廣東這一片土地上的這種情感,交流和認識也已經比較普遍了,生根了,紮根的感覺,所以廣東基本上不會有被取代或者削減的感覺,因為它和台灣的地緣關係,以及它的出口口岸比較方便,比較便利,尤其和香港、澳門那麼接近,廣東應該還是屬於臺商首選的地方。

  主持人:應該説它現在趨於更加成熟了。

  北京市台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銘:對。

  主持人:我們最後再來一起看看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座談會最後總結情況。一起來看一看。

  經過3天的深入探討,2002年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座談會於9月18日舉行了總結會,會議就關於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進一步加強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建立兩岸經貿合作機制,儘早實現兩岸“三通”以及在兩岸間進一步發揮臺商投資企業協會作用等多個方面達成共識,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唐怡説。

  國臺辦經濟局副局長唐怡:今年兩岸的貿易額可能能夠達到400億美元,還有臺商在大陸的投資也有幾百億美元在這裡,我想這麼大塊的經濟利益,這麼大塊的共同利益在這兒,沒有理由不來維護這個成果,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們非常期待兩岸雙方能夠繼續朝着這個健康的方向繼續發展,只有兩岸的經濟交流,兩岸“三通”實現,兩岸的共同利益的擴大才能使兩岸關係能夠平穩地發展。那麼基於這種共識,(與會)各方的這種共識,所以大家在這次會議上暢所欲言,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主持人:2002年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座談會圓滿地結束了,可是如何進一步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工作卻仍然是任重而道遠,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真誠地希望兩岸同胞能充分發揮兩岸經濟互補互利的優勢,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良性發展,。(編導:王海濤)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