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3日20:3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 6月6日到7日,海峽兩岸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産業發展研討會在福州召開,來自海峽兩岸的電子信息和微電子專家以及科技界、産業界的有識之士共聚榕城,圍繞海峽兩岸微電子産業合作的發展前景,以及福建發揮微電子産業的有效途徑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海峽兩岸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産業研討會是我國微電子産業領域的一次盛會。300多名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深入交流海峽兩岸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産業發展的經驗,共同探討加強閩臺信息産業合作的思路與對策。
信息産業部部長吳基傳:這種研討會主要是大家對一些問題的發展,一些策略,一些政策,作一些研討,使得人們能夠比較科學地和準確地把握它發展方向,使企業的投入也能夠比較清晰,不至於産生一些盲目性。
微電子技術是電子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以微電子為基礎的,以計算機、通訊、信息應用相結合是目前信息領域總的發展趨勢。微電子技術在信息領域的基礎與核心作用,主要通過其滲透性和嵌入性特點,在計算機、通訊及信息應用中實現。
據統計,目前中國大陸微電子産品的市場份額僅佔世界市場總量的0.08%,大陸市場總量的16%。如從宏觀市場審視,大陸芯片市場的需求遠高於微電子産業的增長速度。另據美國半導體協會預測,到2012年,世界微電子産品銷售總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並支撐30萬億美元的電子信息服務業。因此,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誰抓住了當今微電子産業發展主動權,誰的綜合競爭能力就佔上風。在與福建一水之隔的台灣,由於信息技術發展較早,因而在微電子領域,台灣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半導體生産基地之一,其産值目前已上升到世界前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産基地。另外台灣生産的電腦主板佔全球的60%以上。2000年台灣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投資額高達48億美元,超過日本並直追美國。但是台灣進一步發展微電子産業的空間已不寬裕。
台灣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敏求:現在目前的信息産業除了IC産業以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它的成本,換句話説一般信息産業像比如主機板,或是一些系統産品它還是需要靠很多人來組裝,台灣成本已經其實蠻高,因為人的薪水,還包括在那邊所産生的一些費用,那麼大陸目前來講是相對要便宜很多,所以這些産業為什麼要轉移?因為如果它繼續從事生産為導向的産業的話,在台灣很難生存,它必然要出來。
在科研和人才方面,根據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調查統計,預計到2002年,台灣電機電子以及信息産業累計短缺人才高達5萬多人。而在與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省,從事信息産業技術開發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去年末,也已超過了10萬人,而且省內各知名高校現都已設立了信息工程專業,每年可以為社會輸送1000多名IT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台灣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敏求:在台灣想繼續成長,需要更多的人才,雖然台灣已經有不錯的人才,但是以量來講,還是需要從各個不同地區來取得,所以大陸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腹地,人才的腹地。
根據台灣一家權威資訊市場情報中心調查,台灣軟體産業在祖國大陸設立研發中心或行銷中心的成本僅為在台灣設立的四分之一,在研討會上,專家們和企業界代表認為,在大陸設立研發基地,利用大陸的人才資源開發新産品,並共同開拓大陸市場和國際市場,成為現階段兩岸電子信息産業合作的最佳模式。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資訊室主任徐興:現在台灣的科技人才比較不夠,但是我們希望兩岸科技人才多交流 ,可以作一個互補作用。
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們認為,從台灣自身産業自身升級的需要和兩岸經濟的互補性看,加強閩臺經貿關係,拓寬閩臺合作領域,都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國家信息産業部官員也指出,海峽兩岸在發展微電子産業方面進行合作將會達到“雙贏”局面。信息産業部部長吳基傳對記者説:
吳基傳:現在信息産品對微電子需要,我們知道包括信息産品的整機,家用電器、網絡設備、除了外殼之外,裏面全就是集成電路,所以這種市場很大,那麼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面,海峽兩岸集成電路企業和集成電路的研究人員能夠聯合起來在世界上能夠佔有一定份額,在世界市場需求上面佔有份額。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電子信息産業迅速崛起並成為全省的支柱産業,現已形成包括通信導航、計算機及其外設、電子元器件、電子應用産品及軟體開發和微電子等門類齊全的産業體系,並形成福州市區、馬尾開發區、融僑開發區和廈門特區四大電子基地。同時閩臺兩地在信息産業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台灣電子信息企業已有34家落戶福建,産值佔福建省全行業總産值的46%,冠捷電子、中華映管、廈門燦坤等企業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中華映管(福州)公司是1994年成立的,1999年它便成為全球最大的單色顯示管、彩色顯示管廠商。冠捷電子(福建)公司1992年投産,現在已成為大陸最大的台資企業,2000年出口額達到6億美元。
目前福州市為了吸引臺商投資微電子産業,福州市還出臺了扶持鼓勵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認定的微電子企業實行“零地租”“項目貼息”等九條優惠政策。福州市還在金山工業區規劃出一塊1400畝土地專門用於微電子工業用地,無償提供完備的道路、電力、電信、煤氣、供水、排水的平整地塊。省政府制定的鼓勵微電子産業政策近期也將出臺。
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福建與台灣一水相連,一脈相親,閩臺在兩岸經貿合作發展上應該有更多更出色的建樹和表現。今後兩岸在發展信息産業方面的合作,除了直接投資之外,應當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如人才交流、技術合作、風險投資、科研成果開發和市場化等,以促進兩岸信息産業的共同更快發展。
來自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徐興先生也看好兩岸的合作前景,他認為,兩岸在信息産業方面合作的空間非常大。
台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資訊室主任徐興:事實上來講,從整個生産製造研發,整個過程來講,合作空間非常大,都可以合作。
其實,目前大陸和台灣的一些高科技企業已經開始有了合作,廈門聯創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電路設計、開發的科技企業,董事長徐中佑在研討會上從公司自身的實例出發,指出兩岸科技合作大有可為。
廈門聯創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中佑:我們實際上已經有很多很多的合作,我們第一個産品就是給台灣公司設計的,在台灣的聯華加工,為台灣的設計公司開發的,我們現在做的,比如我們開發的鼠標電路我們全部銷給台灣,每年可以爭取做100萬以上,佔了很大比例,台灣相當一批人掌握了世界的市場,我們跟他們合作,就能把大陸這種研發,大陸相應産業直接帶到世界市場上去,台灣也非常需要大陸的市場,因為台灣發展空間很小,台灣也多次發生地震,它們的IC産業如果不進大陸,它們將來前景也是很危險,所以它們也需要進大陸,這種合作是一種必然趨勢。
面對大陸信息産業的飛速發展,眾多的台灣高科技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大陸,但是由於台灣當局對高科技的輸出嚴格監管,繼續頑固堅持“戒急用忍”政策,因而令許多想在大陸投資的廠商頗為謹慎。台灣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第四大IC公司,總經理吳敏求先生這次應邀在研討會上作了專題發言,雖然吳敏求先生認為在大陸投資可以解決影響台灣信息産業長期發展的土地、人才、市場等問題,但是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受限于台灣的政策,台灣旺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沒有在大陸投資。
吳敏求:目前我們受限于台灣“法令”規定,所以我們還沒有正式在大陸投資,
記者:那你們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吳敏求:我們會多了解大陸情形,當然也要看台灣“政府”的態度,所以我們會做一個適當的安排。我個人認為大陸市場是台灣旺宏一個長期可以揮灑的地方。
針對台灣當局極少數人無視台灣同胞願望,不顧台灣經濟發展需要,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做法,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在海峽兩岸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産業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眾所週知,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正常、順利發展,需要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大環境。一定要有一個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大環境,我想在座的各位台灣朋友們很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點,我們真誠地希望通過對話與談判,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從而有利於促進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有利於台灣社會與經濟發展,最終是有利於我們台灣同胞的利益。
陳雲林希望台灣當局能夠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一九九二年海協與台灣海基會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陳雲林指出由於台灣當局迄今不願意這樣做,這使兩岸關繫緊張的根源依然存在,這對兩岸雙方都不利,尤其不利於台灣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最終受損害的還是台灣同胞的利益。
張銘清:我們非常明確地表示,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繫緊張的根源即可消除,雙方即可以進行對話與談判,我們可以談政治,談經濟,談“三通”,談台灣 方面所有你關心的各種問題。
雖然兩岸在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經濟交流與合作還有不少困難要克服。但是兩岸合作畢竟是一種趨勢。這次研討會無疑對兩岸在微電子産業方面的合作是一個較大的推動。一些有識之士還指出,這種研討會要繼續辦下去,並要在兩岸輪流舉行。研討會上,台灣企業界代表紛紛建言獻策,他們認為研討會的舉辦,使他們看到了大陸更多的商機。
台灣艾德科技公司總經理呂季龍:這個會議,讓我們認識福州,認識了福州市政府想做的事,省政府想做的事,福建省本來就跟台灣有血緣、地緣、感情上的因素,所以這次我們很多參會的人都能夠認識到大陸一直對高新技術的支持,這對我們觀念的洗新、刷新就是有極大的幫助,這次會議讓我們看到大陸的一角,福州可能是第一個點,可能還有好幾個點要看,但這個點很正式地推出來,給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商機,將來可以合作的,給我們創造了很多新的觀念出來,啟發很大的。
主持人:祖國大陸和台灣在科技合作的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上來説,大陸和台灣在科技領域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合作具有更緊迫的需求。大陸在“十五”期間啟動的全面提升國家科技水平的“八六三計劃”,提出將把微電子産業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深信這個訊息以及兩岸科技界人士、業者正在從事的交流將加快兩岸在微電子産業方面的合作步伐。(編導:賀亞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