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2月3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由海峽兩岸的兩家歷史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台北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張大千繪畫藝術回顧展》於今年的10月25號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開始展出,這是台北歷史博物館的收藏品首次在大陸的展出。
此次畫展的參展作品是從台北歷史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和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張大千的大量畫作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共79幅,其中60幅作品來自台北歷史博物館。張大千祖籍四川省內江市,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居士,在近代中國畫壇上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為中華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的一代宗師,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藝術家。他不僅擅長中國山水、花鳥、人物,也兼工書法、篆刻,並對詩詞、鑒賞、畫史、畫論也有較深入的研究。他一生勤於創作,留給世人的繪畫精品頗多,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第一個他在藝術上的成就,他所走的是一個集大成的路線,所謂集大成就是把中國歷史上各家各派的繪畫風格都作了一個整理然後去發展。另外一點就是説他的藝術創作作品上有幾個特色,第一個就是他的作品很有裝飾性;另外一點我認為他是中國近代能夠掌握色彩、對色彩最敏感、最有成就的一個畫家,他發展了、復興了從中國唐宋以前的這種重色、重彩的傳統;最後一個他把傳統的中國古典繪畫帶到了現代,讓它在現代有一個非常完整的發展,而且是一個良性的發展。
在展覽大廳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巨大的荷花圖,巴東説這是本次畫展中尺幅最大的作品,叫《墨荷通屏》,高3、58米,寬5、96米,創作於1945年。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荷花是大千先生所有的藝術創作裏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專題,他也可以説是中國畫荷花的各種技法的大成,這個荷花作品它的層次很豐富,他是先用淡墨染上去,然後再加上一層層上去,他畫那麼大的葉子、那個荷幹,是分兩筆畫的,一筆是從底下往上畫上去,再有一筆從上往下畫下來,這樣剛好起筆的時候的那一筆一定是比較濃的,到後面比較淡,所以一筆從上往下,一筆從下往上,在中間合起來剛好天衣無縫,很像是一筆完成的,這是他獨特的技法。
巴東説張大千能創作出這麼大的水墨作品,是由於他1941年春末到1943年夏初曾在敦煌生活過,在敦煌期間,他見到古代敦煌壁畫壯碩宏偉與嚴謹細膩的盛大場面後深受感動,也由此而掌握到了古人製作大壁畫的經營技法,於是當他從敦煌回到四川後便繪製了這幅四屏二丈的墨荷圖。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在中國以前文人畫家當然畫的畫很有意境,可是,沒有辦法畫那麼大的畫,但是大千先生因為到了敦煌去,看到敦煌的壁畫非常的壯觀。所以回來以後,他就受到啟發,就畫了這樣像壁畫一樣大的水墨作品。
巴東還向記者介紹説,這張畫描繪的其實就是北京頤和園昆明湖上的荷花,張大千創作該作品時,正值抗戰末期,那個時候北京被日本佔領,他回想起自己以前在頤和園游湖的時候,茂盛的荷花隨微風拂動,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於是便不惜筆墨畫了這張大畫,畫完以後題了款,沒多久又傳來日本人投降的消息,張大千非常高興,於是又在畫上加題。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這張作品就張大千先生自己的藝術創作來講很有意義:因為他畫那麼大的作品,這是他的一個代表作,在時代上來講,剛好也是抗戰的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所以這張作品可以説是在藝術上、文化價值、歷史意義(等方面)都非常的高。
張大千熱愛生活,信奉“以自然為師”,他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移居海外,先後在巴西、美國等地僑居了二十多年,親身感悟到西方古典藝術的精華,這也使他的繪畫風格發生了轉變,本次畫展展出的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作品正是他獨特創作畫風的體現。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這張畫他是在描寫一個鳥瞰,在高空上鳥瞰瀑布還有山谷底下,他描寫山谷的那種技法,我們注意看這個畫面,它是很現代感的,跟傳統的中國山水畫完全不一樣,它的右上角用白粉,(也就是)去潑白色的顏料趁墨印沒有幹的時候,所以營造出一個白雲飄在(山上)、(就是)浮雲在山上的感覺,整個畫面上青綠潑在墨上,右邊瀑佈下來有綠色,非常艷麗的感覺那個綠色,那個艷麗的感覺是代表山裏面的這種很陰濕濃郁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都是中國人在描寫自然山水裏面要表達的一個意境,可是他用的是一個非常現代感的技巧在表現,換句話説,(這張畫)它內在的精神和內涵是完全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無論張大千的繪畫風格如何改變,可他的繪畫題材中最多的還是故鄉景色,像本此展出的一些作品都流露出張大千對故土的熱愛,對家園的思念。
台北歷史博物館 副研究員 巴東:因為大千先生他是四川人,所以他對長江山水特別有情感,在這次展覽裏,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是(描繪)長江的山水,包括首卷《蜀江圖》上下卷,那是個很大的作品,很長的作品,還有很多小品,還有很多冊頁,所以大大小小(的作品)講起來都呈現出大千先生對四川故鄉這種非常深厚的情感。
據了解,張大千的創作力驚人,他一生的書畫作品約有三萬件左右,雖然因為時代動亂,多年來散失了不少,但仍有大量的作品流傳世間。而他在大陸留下的主要是他早期創作階段的作品,而本次展覽中的多數作品是他在台灣和海外生活時創作的,從沒有在大陸展出過,那麼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到底藏有多少張大千的作品呢?
台北歷史博物館 典藏組主任 高玉珍:以我們歷史博物館來講,總共有165件,其中有十幾件是書法,我所謂的165件,事實上是超過165件,因為有些是成冊的,有些是成對的,我們歷史博物館的收藏以大千先生60年代的作品為主。
高主任也向我們介紹了這些藏品的來歷。
台北歷史博物館 典藏組主任 高玉珍:大千先生他有位好朋友郭有守先生,他原來是駐法國參事,後來他因為有些緣故他回到了中國大陸,後來因為台灣的“教育部”處理很多他的藏品,其中就發現了大千先生他在法國60年代有兩次展覽,大概有一百多件他(張大千)的展品,所以那個時候就由歷史博物館來收藏,大概在1973年,大千先生他把這批作品就公開的捐贈給歷史博物館,也成為歷史博物館很重要的收藏之一,再加上大千先生後來居住在台灣,歷史博物館可以算是在台灣幫他舉辦過畫展最多的公家博物館,我們借由這些機會收集了他的山水(畫),他的人物(畫),還有他的花卉(畫),其它(作品)就陸陸續續,有些是歷史博物館購藏,有些是私人捐贈的。
高主任還説此次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大規模展出張大千的作品,這在台灣也非常的少見。
台北歷史博物館 典藏組主任 高玉珍:大千的展覽大家都很希望(看到),但是要花費很多的人力,還有精力,還有時間、金錢上面來籌劃這麼一個展覽,事實上是有它困難度的,大千先生在台灣的地位算很崇高,只要聽到張大千的展覽,包括一般民眾、藏家,它們都會非常的有興趣,所以也會造成很大的人潮。
張大千用非常現代的繪畫語言詮釋古典的中國畫技法,為中國畫的更新開拓了一條成功的途徑,使獨具特色的中國畫達到了一個嶄新的藝術高度。為了能將他的作品在祖國大陸全面展出,海峽兩岸博物館界的有關人士為此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中國歷史博物館 副館長 李季:籌備時間應該説差不多一年多了,是在去年春節期間,當時中國歷史博物和台北的歷史博物館合作辦了一個《龍的文化展》,在(這個)展覽期間,兩邊的館長就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再找一個什麼題材能夠在北京舉行,而且能得到海內外華人都非常喜愛,大家不約而同就想到了張大千,因為張大千一個他是世界級的文化名人,得到大家的公認,另外一個大千先生一生這種傳奇般的經歷,使他的藝術不但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達到中西融合的特殊境界,而且他在海內外華人中産生的影響也是其他大師很難比擬的。
台北歷史博物館 館長 黃光男:兩岸都是一個文化的同源,有這樣的展覽,尤其張大千先生他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一個資産,能夠把世界所吸收到的時代的符號放在中國繪畫上,我相信這樣一個成就,也足夠讓我們後輩,尤其是我們中國人能夠多一點學習的機會。
這次在北京展出的張大千的繪畫精品,也給所有熱愛繪畫藝術,特別是熱愛中國畫的人們以深刻的啟示。
中國文物鑒定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史樹青:有自己的風格,有民族傳統,這畫是畫得非常好,他親身體會,親身實踐。
張大千再傳弟子 一級畫師 安雲霽:他在海外游歷了這麼多年,他那種思鄉之情一直就未改,可以説叫“髮鬚耗白鄉音未改,三千世界惟一大千”,始終憑着他一桿羊毫畫筆為我們祖國的文化在世界打天下,所以,應該説他在海外這種磨礪的精神也激勵着我們這些再傳弟子們在不斷的努力。
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先生之子 張學浩:我父親對張大千先生非常敬重,非常喜歡他的繪畫藝術,所以我們也受到他的影響,所以一直非常喜歡張大千先生的作品,這次從美國回來,我覺得趕上這麼一個機會真的實在是難得。
觀眾:我覺得他的畫給人一種很恢宏的感覺,我想源自於他對生活的情趣以及對周圍事物細微的觀察,他的畫都是以自然風格為主的,我想作為年輕的繪畫愛好者來説,要想有所突破,必須走出戶外,涉足到大自然中去,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
觀眾:張大千先生藝術上的至美,書畫的裝飾,以及色彩的亮麗,氣息的生動這方面有獨到之處,我個人感覺欣賞張大千先生的作品是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主持人 結束語:張大千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中為數不多的極負盛名同時又因多彩的生活而極具魅力的藝術大師,這次兩岸歷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張大千繪畫藝術回顧展》,較為完整地展現了這位大師的畫風全貌,引起了首都觀眾的濃厚興趣,畫展對於促進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也是一個貢獻。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畢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