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17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2001年12月1日,台灣所謂的“立法院”換屆選舉當中,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位由上屆70席增加到了87席,從而成為“立法院”的第一大黨。而國民黨的席位減少了55席,由第一大黨降為第二大黨,這是自2000年台灣地方選舉,民進黨由在野黨變為執政黨之後第二次政治勢力的上升。對此,民進黨的個別人極為得意,説什麼“台灣的主流民意已經發生了變化”,“表明台灣主流民意不贊成統一”等等,那麼民進黨成為所謂的“立法院”的第一大黨,是否就意味着台灣的主流民意發生了變化?就這些問題今天我們的演播室邀請到了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的毛仲偉先生,歡迎您,毛先生。
台灣當局標榜這次選舉的結果代表了台灣民眾的意願,那麼果真如此嗎?我們先從選民的投票率來看,儘管投票的當天台灣地區艷陽高照,但也僅有66%的民眾參與投票,也就是説平均三個選民中就有一個選民沒有去投票,投票率創下台灣所謂“立法院”全面改選以來的最低紀錄。
其次,台灣民眾對充滿攻訐謾罵、相互摸黑的“口水戰”十分厭惡,台灣有民調顯示,有81%的受訪者對於惡質化的選風不滿,僅有3%的人表示可以接受這樣的選舉,65%的選民對候選人的政見毫無概念。
這次選舉結束後,民進黨聲稱“追求獨立已經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台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等等,但是最新的民調卻是贊成一個中國的台灣民眾高達70%,有50%的民眾支持“一國兩制”。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民進黨的得票率,民進黨雖然奪得第一大黨的位子,但是它的得票率僅為33.38%,民進黨傳統的支持率約為近三成,這次選舉依然如此,也就是説民進黨的支持率並沒有上升。台灣媒體評論説,民進黨的社會支持仍有瓶頸或局限,台灣社會“四六開”的“綠小藍大”的情勢沒有改變。一些選民投票給民進黨,只是期望台灣的政治安定和經濟穩定。
台灣海峽兩岸統一促進會 郭俊次:維護現狀這是一個主流民意,第二是要和平不要戰爭,這是最大的主流民意,台灣同胞很清楚,“台獨”就是戰爭,“台獨”就是“臺毒”,毒氣的“毒”。
台灣海峽兩岸統一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郭俊次先生説,有關“一國兩制”的民調在島內有所上升,主要原因來自大陸的經濟發展,大陸的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台灣同胞有高度的吸引力,高度的啟發力。
台灣TVBS總編輯 陳浩:台灣的主流民意並沒有很大的變化,80%的民意都還是朝向基本上維持一個穩定的現狀。
台灣TVBS總編輯陳浩先生説,談到海峽兩岸關係的時候,更是如此,台灣民眾都是希望海峽兩岸往更穩定的方向發展,去減少一些不穩定的、或者説一些挑逗性的狀況發生。
台灣東吳大學 教授 石齊平:從選票的結構來看,過去支持所謂的“泛綠”總支持度只是增加了大概兩個百分點左右,也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從這裡可以反映出來您剛才所提到的問題,台灣的主流民意因此也沒有什麼太顯著的,或者結構性的變化。
主持人:民進黨已經成為台灣“立法院”的第一大黨,那麼從它的得票率來看,您認為它這個第一大黨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呢?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民進黨這次選舉確實有大幅提升,從席次上看有大幅提升,但是它的得票率仍然是它傳統的三成左右的得票率,因為它從90年代以來,比如從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包括縣市長、包括以前的省長,還有後來所謂的“總統”大選,大概得票率都是在二成、三成這個位置上,但是從2000年陳水扁選舉的時候,它還掉了六個百分點,所以總體看它的分量大體還是這樣。
主持人:所以有評論認為民進黨執政把台灣社會生態搞得那麼亂,還能夠獲勝,確實是它非常會選舉,比如説我們在研究它選舉策略當中,它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招數,就是配票,所以由此我們看如何競選它是非常有學問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這個我想應該看看背景,就是在一個什麼大的背景下民進黨獲得提升,應該説從台灣政治轉型以來,國民黨經歷了我説是四次分裂,那麼每次分裂民進黨都可以從中漁到一些利,因為民進黨它是一路選舉起家的,靠着拼選舉一路走到現在,那麼它有很多策略,運用比較多,這次選舉包括你講的配票,用通俗的話,它的票,車、馬、炮都能使上了,而它的對手“泛藍軍”的隊伍,同樣是一個餅,卻各自在搶食,民進黨的秘書長曾説了一句話,這個選舉的成功是它第一好運,運氣好,第二對手犯錯,那麼對手犯錯這點我覺得很突出。
主持人:所以可以看出,民進黨它選舉的策略是非常明確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對,一切於我不利的全避開,所以選民既不是選政策,也不是選理念,也不是比較你個人的執政能力,因為咱們看最後結果,包括民進黨也承認很多品質非常好,問政效果非常好的“立委”,原來的“立委”這次落選。
主持人:所以台灣的民眾是不是可以理解,他之所以投票給民進黨也是希望説能給它一個機會。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可能有這種想法,因為它既然説了,真正屬於“使喚丫頭拿鑰匙”,當家做不了主,現在它要做主試試看,台灣人民很善良,陳水扁既然這麼説了,可能部分有這種期望。
主持人:民進黨它有一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就是説,所謂執政的局面是“朝小野大”,所以造成它執政的一種被動,那麼依您來看,選舉之後民進黨成為第一大黨之後這種“朝野之爭”是結束了呢,還是會繼續有所發展?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這個“朝小野大”的局面應該説選舉以後並沒有完全改觀,怎麼説呢,因為原來確實是所謂“泛藍軍”的結盟,國民黨加上親民黨,加上新黨,它大大在“立法院”超過了半數,可以主導政策法令的制訂,那麼這次選舉結果,民進黨竄升到了87席,加上願意幫忙的臺聯黨13席,合起來100席,那麼100席在225席中仍然沒有過半數,所以這個格局沒有改變,所以我講一場紛紛亂亂的選戰落幕,正是另一場政治勢力合縱連橫的開始,很慘烈的。
主持人:所以這個鬥爭是越演越烈,所以由您判斷,選後民進黨執政地位是不是得到了根本性的穩固,或者説一種改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改善可以説,但是現在目前仍然是100對115,這個結構很清楚,是一個沒有過半數的,如果結成了“國安聯盟”也是沒有過半數的“國安聯盟”,所以結構性的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咱們看2月“立委”開議之後,在這之前,李登輝會不會有什麼新動作,會不會把它拆得,像拼裝玩具重新組合出一個所謂的“泛綠軍”的執政,或者是一個雜色的執政基礎,這個很難説。
主持人:也就是説民進黨仍然陷入在這種“憲政危機”當中呢?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這個問題沒有解決,應該説是沒有解決,為什麼現在選後國民黨和親民黨在12月6日馬上“國親”兩黨見面,第一雖然兩個都不是第一大黨,但是它確定了國民黨和橘色的親民黨結盟,仍然可以穩住過半這樣的席次,這是一個在野抗衡執政的一個基本實力,基本盤子,這個局面如果穩住的話,就會對民進黨的執政進行制約。
主持人:下面我們來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透過這次選舉,選舉的結果,民進黨成為了第一大黨,這種選舉結果的産生是否就意味着台灣主流民意發生了變化?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選舉之後各種解讀很多,剛才咱們前面講了一些選舉結果的原因,實際上也能説明這些,先不説選舉,我觀察這一年多來,我覺得“台獨”的勢力在島內實際上經歷了一個過程,陳水扁上臺之後“台獨”勢力並沒有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得到很大壓制,因為在野的“泛藍軍”,一致地提出要求,回歸“九二共識”,要正視一個中國的問題,這是以前沒有的,那麼第二個問題,從島內的民意調查來看,因為選後民意調查不是很多,一個就是選後前瞻基金會的調查,就是承認“我是中國人”的,總的看仍然有70%以上的民眾答卷顯示,“我是中國人”。就是説“我是台灣人,我也是中國人”這樣一個結論。那麼從對“統獨”的調查,前不久,大概是12月26日《聯合報》有一個調查,就是説這麼多年來,大概這麼一個結構的問題,“台獨”的勢力大概在一成到兩成多,不到三成這個樣子,那麼現在大體上還是這樣一個結局,也就是説他認為我要“台獨”,維持現狀以後走向“台獨”,這樣的結構大概它的數字是26%,仍然是在30%以下,這樣一個情況,因此可以説島內的民意,求安定、求和平、求發展,緩和兩岸關係,甚至説反對“台獨”仍然是主流。
主持人:所以民進黨利用各種機會,尤其是這種機會它是不能錯過的,所以大做文章來鼓吹它的政治理念,但實際上對於這種選舉結果,現在島內的政治生態,島內也有不同的解讀。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毛仲偉:對,包括民進黨自己。首先咱們説在野的一些勢力,他們實際上認為如果民進黨按照這個思路去解讀的話,那麼會害死台灣,那麼民進黨的一些人士實際上也是很清楚,這個結果是多元素造成的,包括吳乃仁講的是好運氣,包括對手犯錯,如果單獨把它作為一種“統獨”,“獨”的力量大幅提升,他的分裂路線得到島內支持,普遍支持的話,這樣解讀的話他也認為是不客觀的,因為這樣它的政策方面就要調整,那你不要緩和兩岸關係,你就宣佈“台獨”好了,你看老百姓支持你多少。
主持人:那麼有關這方面的情況,我們的記者還採訪了一些大陸的其他專家,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説法。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 所長 徐博東:我們從獲票率來看,它基本上維持了去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的獲票率,也就是説不到40%,38%、39%這樣的一個樣子。跟原來的獲票率基本持平。也就是説他在一年來執政並沒有得到更多台灣民眾的認同,只不過鞏固了他原來的票源。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所長 許世銓:未來“立法院”內“朝野”的鬥爭,不會因此而減弱,那麼也就是説在野黨對民進黨的掣肘和反制,仍然是非常強烈的,那麼特別是在選舉受到挫敗的情況下,估計在野黨可能會更看到在“立法院”中聯合運作的重要性,所以在這一點上來講,總的台灣政局仍然會是動蕩不安的。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 研究員 李家泉:“泛藍軍”跟“泛綠軍”他們在理念上、在路線上有根本分歧,一個是認同中國,反對“台獨”,一個是強調本土,傾向“台獨”,這兩個是理念跟路線的分歧,所以他們完全合起來是不可能的,所以下一步,島內的格局,政治版圖沒有太大的變化。
主持人:今天與毛教授的一席談話,讓我們更加明確一種方法,就是説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到底誰是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我想台灣民眾是非常清楚的。好,非常感謝毛教授今天的分析,謝謝。台灣島內有評論指出,選舉結束之日也正是另一場纏鬥的開始。這次選舉看似熱鬧,而在不少台灣民眾看來,這次選舉本身就是一場偏離選舉主旨、扭曲社會人心的鬧劇,這次選舉不僅不表明台灣的主流民意有所變化,而且由選舉引發的政爭將使島內政局更加動蕩不安。(編導:高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