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熱點掃描     熱點透視     李峰主持     錄製大事記         



透析大陸鋼鐵産品保障措施調查


  2002年9月13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9月4日到5日,國家經貿委在北京舉行了一次聽證會,就部分鋼鐵進口産品是否對中國大陸的相關産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損害威脅的問題聽取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如果調查屬實,那麼,大陸將對這些進口産品採取保障措施,包括提高關稅、數量限制以及配額控制等等。由於台灣是大陸進口鋼鐵産品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因此,這項舉措在島內引起了極大關注,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大陸從經濟上打壓台灣。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為了減少貿易糾紛,兩岸之間應該建立怎樣的協調機制?今天我們的熱點透視節目為您邀請到了兩位嘉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女士,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先生。

  2002年9月4日到5日,國家經貿委産業損害調查局在北京舉行了部分鋼鐵産品保障措施産業損害調查聽證會,就部分鋼鐵進口産品是否對大陸相關産業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損害威脅的問題,聽取利害關係方的陳述。大約5個月之前的4月19日,中國鋼鐵協會以及上海寶鋼集團公司等五家鋼鐵企業,向大陸有關部門提交了《關於對鋼鐵産品進行保障措施調查的申請》,説明從2002年一季度開始,部分鋼鐵産品進口數量急劇增加,價格不斷下滑,導致大陸生産企業利潤下降、出口量減少、部分企業陷入了困境,失業人數增加。他們認為,進口鋼鐵産品數量的急劇增加已經給大陸鋼鐵産業造成嚴重損害,因此要求有關部門儘快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

  5月20日,外經貿部發佈公告,決定對部分進口鋼鐵産品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5月21日,外經貿部再次發佈公告,自5月24日起,對不銹鋼等9種進口鋼鐵産品啟動為期6個月的臨時保障措施,實施關稅配額,對配額以外的進口産品加徵7%到26%的特別關稅。

  為了保證最終裁決的公平和公正,國家經貿委舉行了這次聽證會。這是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第一次就是否採取保障措施而舉行的産業損害調查聽證會,兩天的會議共有800多人次出席,大陸的一些鋼鐵生産企業、進口企業、用戶及它們的代理人,涉案國家和地區的鋼鐵生産企業、出口企業及它們的代理人,以及部分國家駐華使館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台灣區鋼鐵工業同業公會和“台灣中國鋼鐵公司”等台灣八大鋼鐵企業也派出了代表。

  “台灣中國鋼鐵股份公司”業務部門副總經理陳澤浩:我們也派了十幾位産業代表來,他們的職務都相當高,所以非常重視這件事情。

  台灣燁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大陸貿易處副處長劉子敬:讓所謂進口利益雙方都有表達陳述的機會,這是非常正面的一個行為。

  國家經貿委副主任張志剛出席並主持了第一天上午的聽證會。

  中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剛:目的就是給利害各方以平等發表意見的機會,使我們最終的裁決不僅符合世貿組織的規則,而且確實是在公正的基礎上做出來的裁決。

  國家經貿委産業損害調查局局長王琴華説,最終裁決會在2002年11月20日之前作出。

  國家經貿委産業損害調查局局長王琴華:今天聽證會後,對所有的發言和提供的證據都要進行分析,可能還要做必要的實地調查。裁決要在11月20日之前作出。

  主持人:那麼請教華教授,首先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名詞解釋,什麼叫做保障措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保障措施是世貿組織規則裏的一個概念,它是為了防止由於進口的大量增加,造成對國內産業的一種損害,採取的一種撤回和修改減讓的一種措施。

  所謂保證措施是指:在公平貿易條件下,由於關稅減讓等承諾的存在,可能導致某種産品對某一世貿組織成員方絕對或相對的進口激增,從而對該成員方相似或直接競爭的國內産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在此情況下,該成員方可以對這種産品的進口採取數量限制、提高關稅等措施,以便國內受到影響的産業進行調整,適應新競爭。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節目,我們看到,現場有很多的人去參加聽證會,涉及的人的層面也非常豐富,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去關注這個事件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從美國今年3月份開始實行201條款,對鋼鐵産品實行保護措施以來,中國就提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進口國。那麼,同時我看到一個統計,上半年大概我們鋼鐵進口增加了38%,而同時我們的出口卻下降了30%,對我們國內的産業影響也非常大。那麼這次聽證會就是想從各個方面,包括生産、利潤,銷售、就業等等各個方面,與之有關的各個方面調查清楚,究竟這些進口對我們國內造成了多大的損害。

  主持人:由此看來,大陸如果對鋼鐵産品實施保障措施的話,涉及的範圍會非常廣,不僅僅會單指台灣。但是我們注意到,在會上的時候,也有不少台灣業界的人士來參會了,那麼,在大陸整個鋼鐵産品的進口當中,台灣佔有多大的比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根據近兩年的統計,它一般都排在第二位,比日本低,跟韓國差不多。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從台灣方面來看,大陸也是台灣鋼産品出口的最主要地區。它的鋼産品有將近一半是出口到大陸地區的。比如説在去年它的出口額中,它的主力産品叫冷軋鋼卷片,它的45%是出口到大陸地區。而且從台灣整個對大陸出口的比重來看,台灣鋼産品在台灣對大陸出口的産品項目中也是在穩步上升的,現在應該是僅次於電子産品、機械産品,還有紡織産品之後的第四類産品。

  主持人:所以我們注意到台灣各界對這件事情非常關注。那麼具體來説,這一次如果我們啟動保障措施的話,對台灣的業界來説會産生什麼樣的一種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因為保障措施會涉及三個方面,一個就是提高關稅,另外一個就是數量限制,第三個可以實行配額,那麼不論採取哪種手段,台灣涉案的産品都會受到影響,它對大陸的進口(出口),一個是受到限制,另外一個就是提高關稅以後增加成本,競爭力要下降,這個可能對台灣的産品影響相當大。

  主持人:應該説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經濟的個案,但是,我們聽到島內也有這樣一種説法,就是有人認為説,之所以大陸可能會對台灣的鋼産品實行保護性措施,是因為大陸想減少對台灣的貿易逆差。張教授您怎麼來看待這種觀點?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實際上,島內現在不只這一種觀點,我還聽到另一種説法,大陸是要利用採取這種保障措施來壓迫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我想,把這麼一種普通的經貿糾紛、大陸入世以後採取的一種很平常的保障措施,把它無形地擴大,甚至説上升到一個中國原則問題的話,那就是有點泛政治化了。實際上,這次大陸採取的保障措施,因為前面也都提過了,並不僅僅是針對台灣的,而是針對這類産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我覺得這種説法缺少根據,或者説缺少常識,因為保障措施,無論是按照世貿組織的保障措施協議的規定,還是按照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它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它不可能無限制地做下去。那麼,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兩岸逆差問題,即便是在一定時間裏可能會有一些改變的話,那麼它也只是暫時的,不解決根本問題。

  主持人:今天我們探討的話題是兩岸如何來解決貿易糾紛,那麼這一次為什麼會啟動保障措施這種法律程序?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這是中國入世以後,按照國際規則,按照世貿組織多邊體制的、共同承認的這種規則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這種手段是最有效的。

  主持人:我們回顧兩岸經貿交流交往的歷史,這次是大陸第一次運用這種法律的程序來啟動這種保護性的措施,那麼這樣的一種開端,對以後解決兩岸經貿問題是不是會有一個很好的借鑒?或者以後會不會沿用這種方式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的。因為採取一種規範的、按照國際慣例的或者國際通行做法的一種法律程序來解決雙邊的、或者多邊的貿易糾紛問題,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最重要的是可預見的、公開透明的這種做法,我覺得是正確的。至於説到兩岸之間的問題,可以有更多的方法,就是把這些糾紛解決在最終的、要依靠法律來解決之前,那麼我們可以有各種溝通的形式,有各種協商的形式。

  主持人: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兩岸缺乏一種正式的溝通管道。那麼我們想了解的是,在未來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什麼樣的一些辦法,或者有什麼樣更有效的渠道能夠減少這種貿易糾紛的出現呢?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過去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各自建立的政策體系,都是靠台灣方面,或者大陸方面自己來建立的,這兩個制度面的架構方面缺少交集和互動,也就是説,在兩岸之間沒有建立起一套正常的經貿交流或者是合作機制,比如説,無論是合作的議題也好,或者是出現問題如何加以解決也好,這個問題就缺乏一個溝通的管道。尤其是海峽兩岸入世以後,隨着兩岸的貿易量或者投資額的進一步擴大,這種糾紛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所以説建立兩岸正常的交流機制或者合作機制,應該説是當務之急。

  主持人:今天我們探討的話題是兩岸如何來解決貿易糾紛。您認為,對於現階段來説,最有效、最直接的機制應該是什麼樣的一種模式?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我想有一點就是説,先儘量淡化政治因素,從一些民間,比如説通過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或者是個別的公司對公司這種方式,先建立一個相應的協商或者交流的渠道,就某些具體的問題來大家進行溝通。合作機制相對來説,我認為比正常的交流機制應該要上一個層次。合作機制一般來説就是指目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一體化組織,一體化組織或者形式。實際上,《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裏面的第24條 ,有一個一體化例外。就是説建立這種一體化組織的成員之間,可以採取一些更為優惠、更為特殊的經貿政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我們也看到有很多這樣的實例,比如説在2000年起訴的,是韓國起訴美國的鋼管,也是一個鋼鐵産品,起訴美國鋼管,認為美國把加拿大、墨西哥排除在外,就是適用範圍、適用保障條款範圍之外。最後專家小組裁定是什麼樣呢?認為美國把加拿大和墨西哥拿出去,美國根據的是NAFTA的協議,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協議,所以它就認為美國這樣做是可以的。

  主持人:那麼有關兩岸如何解決這種貿易糾紛的問題,我們的記者也採訪了一些島內人士,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説法。

  由於大陸是台灣鋼鐵産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大陸有關部門對部分鋼鐵産品實施臨時保障措施對島內相關産業造成很大衝擊。

  陳澤浩:我們第三季度開始,出口量就減了,整個台灣到這裡的量會減,所以整體來看,到年底的統計,今年度應該比去年度要來得少,我想至少要(減少)10%以上,將近40萬噸會減少下來。

  劉子敬:不銹鋼部分,比方説冷軋0.4(毫米)、還有1到3(毫米)厚度的鋼鐵現在已經(由於)配額關係都不能再出口了,熱軋也即將滿足配額。所以我想,這對10月份的(出口)也會有相當大的壓力。

  來北京參加聽證會的台灣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鐘渝先生説,他們很看重大陸市場,希望維護這個市場的秩序。為此,他們願意而且正在跟大陸業者進行溝通。

  台灣區鋼鐵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鐘渝:其實我們台灣鋼鐵公會也跟中國鋼協做了很多的溝通,有一些溝通我們雙方談得很好,但是有一點點牽涉到政治就遇到了困難,這是一個很可惜的事情,也可以説是一種障礙。但是我永遠相信,只要努力,困難、障礙都可以解決。以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什麼障礙我們沒解決過呢?只要我們大家去努力。

  主持人:那麼目前兩岸貿易之間存在的最大障礙是什麼?主要的、比較突出的一些問題是什麼?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我想無非有兩大問題,第一個就是嚴重的貿易不平衡,因為十幾年以來,兩岸的貿易逆差、大陸對台灣的總貿易逆差高達1500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造成這種原因呢,主要是因為台灣方面人為地限制大陸的産品進口台灣。所以這種貿易不平衡的增加,在海峽兩岸入世以後,無形中肯定會增加兩岸發生貿易糾紛的幾率。第二個障礙就是,海峽兩岸至今在貿易方面沒有達成相應的協議,也沒有相應的解決問題的管道,所以,兩岸貿易碰到的一些問題也不能及時得以溝通或者解決。我想這兩個問題應該説是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

  主持人:華教授您怎麼來看,目前要進一步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話,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曉紅:如果排除任何政治因素,我覺得簡單説就是經貿關係正常化。我覺得兩岸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對大陸的歧視性貿易政策。如果沒有這些,我覺得所謂逆差,它可以表現為一種更合理的形式,合理的逆差。我覺得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正常化。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張冠華: 我覺得從長遠來看,海峽兩岸建立更高層次的經濟合作機制,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它的迫切性在裏面。但是當前,建立經濟更高層次的合作機制,還是應該從建立正常化的、一般性的交流機制開始做起,通過量的積累,到質的提高,我想應該有這麼一個過程。

  主持人:今天我們是透過大陸對部分鋼鐵産品實行保障措施,來探討兩岸如何來解決經貿糾紛。隨着經濟往來的增多,兩岸的貿易糾紛也會逐漸增加,如何既能更好地照顧到台灣企業的利益,又能更有效地保護大陸産業的發展,兩岸建立必要而有效的貿易協調機制已經成為一個十分緊迫的課題。(編導:汪朝暉)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