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第19次南極科學考察圓滿完成 中國極地事業再添新成就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由147名隊員組成的第19次南極考察隊,經過近萬里的長途跋涉,于3月20日抵達上海,結束了為期120天的南極考察之行。與以往南極考察相比,此次考察除了常規科學考察項目外,還增添了不少新亮點,其中許多項目緊隨國際南極科研主流,直接涉及全球變化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就相關問題,稍候我們還將在演播室採訪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曾赴南極和北極考察的曲探宙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惠根。首先請看記者十幾天前隨同"雪龍"號極地考察船一同靠港時發回的現場報道。

  3月19日的上海,在連續幾天的陰雨後,終於讓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溫暖。這一天,中國第十九次南極考察隊的全體人員乘坐"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駛入吳淞口,安全返回祖國。

  記者:觀眾朋友,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上海吳淞口碼頭,"雪龍"船就停在距離這裡不到20分鐘航程的"吳淞口錨地"。由於要經過連檢,"雪龍"船需要在錨地停留一天,真正靠港應該是在20號的早晨。一會我們將從這裡乘坐交通艇,提前登上"雪龍"號,成為第一批迎接南極勇士歸來的人。

  3月19日上午 10 時30分,記者隨同上海極地研究所和連檢人員一同登上交通船。在船頭記者發現了一箱箱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這引起記者極大的好奇。

  中國極地研究所船舶管理處處長 汪海浪:南極這個地方條件很艱苦,而且時間長,蔬菜的保鮮很難保證,基本上出去十天半個月就沒有綠葉菜了,基本上吃脫水菜和冷凍食品。新鮮的蔬菜很難吃到。我們隊員回來的最大希望就是吃到綠葉菜。

  20分鐘後,交通艇終於靠近"雪龍"船這個龐然大物。在遙遠、寒冷、寂寞的南極大陸渡過近四個月的考察隊員們見到載著同事和朋友的小艇,立刻高興地同艇上的人打起招呼來。5分鐘後記者登上"雪龍"船。

  2002年11月20日中國第十九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考察船離開上海,途經新西蘭、克萊斯勒徹奇、穿越西風帶到達長城站,完成長城站的後勤物資補給後,2003年1月17日到達中山站,2月21日,"雪龍"船離開南極,經過澳大利亞的夫利曼特回國,整個航次經歷120天,行程23000多海裏。

  在往返南極的萬里航程中,"雪龍"號要經過颱風發生區、咆哮的西風帶、氣象萬變的德雷克海峽,危險的冰山、浮冰區。可以説,航船幾乎無時無刻不遇到這種或那種險情,稍有不慎就會有滅頂之災。

  2002年12月14日,"雪龍"船在穿越南緯45度-60度被稱之為魔鬼西風帶的必經之路時遭遇到強氣旋。

  雪龍船船長 袁紹宏:當時我們遇到的風速也就是30多米每秒,但是西風帶的涌是非常大的,很長的時間,頻率很高的機會,(雪龍船)的船頭在波谷裏邊,船尾在波峰上面,整個船頭全部扎到水裏去,水全部(涌)入整個船體上面來,使船的浮力減小,船的上浮就非常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稍有不週的話,就可能對(雪龍)船産生災難性的後果。

  據船長介紹,這是"雪龍"船10次穿越西風帶以來遇到最大的涌浪。為此,雪龍船調整自己的航線,以每小時9海裏的速度向南行駛3個緯度,從氣旋的後部經過,然後南下,經過南極圈到達中山站。本次南極考察是歷次執行"一船兩站"任務中時間最短、現場科考任務最重的一次。

  第十九次南極科考隊領隊 魏文良:我們有23項現場科考實施計劃,後勤保障項目有六七項,總共近30項任務需要在這120天裏完成,全體科學考察隊員在南極這種特殊環境下,發揚這種愛國拼搏、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奉獻的歷史精神,可以説19次隊的各項任務是圓滿完成了。

  在本次南極科考項目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埃默裏冰架綜合考察,這是我國新開闢的研究南極與全球變化的特殊項目,也是國際最前沿的科研課題。埃默裏冰架是南極三大冰架之一,東南極冰蓋近20%的冰量是通過埃默裏冰架排泄入海的,它的變化直接關聯著南極冰蓋物質平衡過程及其對海平面變化的影響,同時又是南極冰蓋發生變化最敏感的"指示器"。在目前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

  第十九次南極考察埃默裏冰架隊隊長 李院生:這次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執行這樣的任務,主要的成果有幾項,第一條就是我們打鑽打了301米,接近302米,301.9米,取得的冰芯的質量非常好,我們最主要的就是在301米的冰芯裏面,我們把埃默裏冰架中心地區從大陸來的冰層全部打穿了,取得了非常完整的大陸來的冰層和冰芯,還取了20米下面的海冰的冰芯,這個對整個了解埃默裏冰架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與此同時,由地質、遙感、冰蓋等方面的科學家組成的格羅夫山綜合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面積3200平方公里的格羅夫山地區是目前東南極極少數尚未有任何國家開展正規科學考察的地區之一。

  第十九次南極考察格羅夫山考察隊隊長 琚宜太:這次格羅夫山考察是第三次綜合考察,我們主要有四項工作任務,第一個是地質調查,第二個是地形圖測繪,第三個是冰雪調查,第四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任務是隕石回收,我們主要完成回收了4448塊隕石,南極隕石的特色就是比較小,我們這次隕石找的都比較大,最大的一塊隕石是2500克左右,這些隕石除了普通球粒隕石,還有碳質球粒隕石,石鐵隕石,還有一些從經驗上看可能是比較特殊、比較珍貴的隕石,我想可能也會有來自大行星的隕石。

  另外,此次新的大範圍格羅夫山地形圖的測制、地質調查、冰蓋進退研究等工作也按計劃圓滿完成。3月20日上午10點,雪龍船停靠在上海民生港務局碼頭。第十九次南極考察隊的隊員們在一片熱烈的歡迎聲中走下浮梯,真正結束了此次南極考察之行。

  記者:按照計劃,第十九次南極考察隊已經圓滿、成功地完成此次考察的各項任務。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南極考察國際事務中的地位。極地考察作為展示國家綜合實力的舞臺,它關係著子孫後代的利益,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研究,中國國家海洋局表示,將繼續組織落實我國極地考察能力建設的總體方案,為積極維護國家權益,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做出新的貢獻。《中國報道》記者霍虹在"雪龍"船上綜合報道。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圍繞中國極地考察的相關問題,我們現在開始採訪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 楊惠根先生。兩位好,歡迎來到我們的演播室。剛剛結束的第19次南極科學考察可以説是圓滿地完成了本航次的各項任務,和歷次南極考察相比有什麼不同?取得哪些突破進展?

  曲:這次考察和歷年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實施了一船兩站的科學考察計劃,也就是雪龍號船不僅到達了南極的長城站,也同時到達了南極的中山站,這兩個站,一個是位於西南極的喬治王島地區,一個是位於東南極的拉斯曼丘陵地區。在時間上比原來的科考時間大大地壓縮了將近20天,而這次科考的任務也非常重,在科考的過程當中,有很多項目是帶有開拓性的,比如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極地研究項目支持的埃默裏冰架的科學考察,就帶有突破性的進展。這項工作可以説是國際最前沿的科研課題。埃默裏冰架位於東南極,它是南極三大冰架之一,而埃默裏冰架20%的冰量是通過冰架向海排泄的。所以它對於冰與海的相互作用起指示器的作用。同時我們這次在埃默裏冰架的中心地區進行了冰樣的鑽探,獲得了深將近300米的冰芯的樣品,這對於分析整個環境變化的過程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再有這次在南極大陸上,近3200平方公里的格羅夫山地區進行了考察,而對於這個地區的考察,我們是首次,其他國家也還沒有開展對這個地區的考察。在考察的過程當中,除了進行地質、地貌、冰蓋運動學的考察,同時回收了大量的隕石,而這些隕石是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也來自於不同的星體。我們現在採集到的南極隕石的數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三,而原來我們只是在世界的第八位。

  主持人:最早在南極進行探險的是阿根廷人,是1904年,中國是在80年代初進行南極科學考察的,現在中國和國際上的南極考察總體水平相比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階段呢?

  曲:我們國家雖然開始進行南極考察的時間比較晚,但是我們的起點並不低,通過國際間的合作,我們科學家在南極的諸多領域開展了一些研究,有些領域我們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上,從總整水平來看,如果説好多發達國家將近50年的科學考察,他們處在那種穩定、持續發展的階段,而我們是處在跨越式的發展階段。

  主持人:這次南極科學考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許多項目都聚集國際南極科研主流。那這個國際南極科研主流具體內容是什麼?

  楊:現在南極科研主流的方向就是冰川學研究,冰川學研究一方面就是在南極進行深鑽,來恢復以前的古氣候記錄。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冰川上面進行大面積的剖面,進行冰川學的剖面調查,這樣來研究整個南極冰蓋,它的硬度、它的動力學過程,以及它對全球變化的影響。

  主持人:您認為這次南極科學考察對提升中國在國際上南極科學考察的水平,您覺得有重要意義嗎?

  楊:這次南極考察應該説是在幾方面都有所突破,在世界上是很有顯示度的一些研究,包括隕石的採集,中國從32塊隕石突然躍居為世界第三位的隕石擁有量,對冰架的研究,中國是從無到有,而且一開始就取得了很多在冰架調查方面,先行那些國家所沒有的(成果),一次性就獲得了300多米的冰型,同時又做了冰川學的剖面。我認為這些方面都是在世界上非常有影響的工作。

  曲:我們國家在十五期間,國務院已經批准了進行極地考察能力建設,這次在這些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探索,特別是在很多新的領域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和國際上比較關注的一些課題和內容更為接近,更便於在國際間進行項目的交流。在很多領域我們是帶有開拓性的,也為其他科學家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經驗。

  主持人:這次是第19次科學考察,今年會不會組織第20次南極科學考察呢?

  楊:我們肯定會組織第20次南極考察的。

  主持人:一般南極科學考察都是什麼單位組織?

  楊:是由極地考察辦公室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共同來組織,全國性的各部委參加。

  曲:來自各個部門的科學家,也有負責南極的長城站和中山站後勤支撐和保障的一些人員,比如説發電的人員、機械師、廚師、醫生等等圍繞著科研人員服務的這些人員,輔助人員。再有我們雪龍號科學考察船的船員,近年來多次承擔了赴南極考察的任務。

  主持人:中國未來南極科學考察的主要內容和重點會放在什麼地方?

  楊:第20次南極考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察,一個方面就是常規觀測,包括地磁、氣象、極光、電離層等這些研究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這些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觀測)下去。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進行調查研究,特別是包括生物的採樣、生物、地質冰心的採樣,未來的重點,一個是隕石方面的研究,剛才已經提到,我國已經是世界上擁有隕石的第三大國家。第二個方面就是進行冰架的考察,我們中山站所處的位置正好是世界上第三大冰架,埃默裏冰架附近,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三個方面的重點是空間物理的研究,主要是極光,我們將進行白天測極光的研究。第四個重點是在dome-A地區進行冰蓋的深鑽,到中山站的一個剖面的冰山學調查。

  主持人:觀眾朋友,圍繞中國極地考察的相關問題,我們正在採訪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曲探宙先生和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惠根先生,稍後歡迎繼續收看。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地球有兩極,南極和北極。南極,中國已經在那建立了兩個科學考察站,那麼北極還沒有建科學考察站,為什麼在北極的科學考察站建立的這麼緩慢呢?

  曲:首先從他們的地理特徵來看,南極位於南半球,南極是由冰蓋覆蓋的大陸,在大陸上建站,由於沒有各國主權的要求,只要是硬體設施條件具備了,進入這個地區來建站,相對北極來講容易一些。而北極是一個長年冰覆蓋的北冰洋,大家知道在冰的移動狀態下,在冰上面建站,肯定是不現實的。另外由於一些客觀環境條件的限制,也影響到我們國家對北極地區的考察工作。

  主持人:1999年中國首次去北極進行了考察,今年會不會再組織去北極進行考察?楊所長。

  楊:會的。

  主持人:什麼時候開始?

  楊:今年將在7月中旬出發,到9月底進行中國第二次北極航次的科學考察。這次考察將有35名中國的科學家和12名外國的科學家參與,主要進行北極海冰、海洋和大氣之間相互作用,及其對中國氣候的影響。這次北極考察跟1999年考察相比,它的出發時間推遲半個月,其原因,上一次我們發現去的太早的時候,冰情非常之嚴重,不利於我們的考察船進入。

  主持人:會不會在北極建立考察站,曲主任,打算什麼時候建呢?

  曲:中國在很早之前就在考慮,在可能的情況下,在北極地區建立我們的長久性科學考察站,這個想法在十五期間,能力建設項目當中,已經列入計劃,我們準備通過努力,爭取在今年秋季,在挪威的斯匹茲卑爾根群島上面的新奧爾松地區,建立我們國家長久的科學考察站。

  主持人:在這個地方建立有什麼優勢嗎?

  曲:因為目前很多國家都是在這個地區建立考察站的,在這個地區建立考察站,便於國際間相互的合作,同時這個地區由於很少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它更加符合科學研究和考察方面的安靜和乾淨的要求。

  楊:新奧爾松所處的位置,跟我們南極中山站正好處在同一根磁力線上,所以説在南極站跟新奧爾松站將可以觀測到同一個極光(更利於考察研究)。

  曲:而且從它的地理位置上來講,處在北緯的80度附近,這應該非常靠近北極地區的陸地。

  主持人:建站的規模將有多大?

  曲:就目前情況來講,我們準備建成的考察站,能夠最多容納20個科學家同時在站上進行考察和生活,總體來講和有些國家的站規模大體相當,比如像法國站和韓國站,這樣的規模大體相當。

  主持人:中國的第一個北極考察站會叫什麼名字呢?

  曲:這個我們希望全國人民來替我們出好主意,我們希望大家踴躍地參與這個站名的確定工作,這項工作將在適當的時候進行開展。

  主持人:南極和北極考察有什麼不同?

  楊:南極根本來説是一個大陸,它所覆蓋的是一個大的冰蓋,北極雖然也被冰所覆蓋,但它是海冰,兩者之間成冰過程都不一樣,南極的冰是因為降雪,經過多年沉澱,積壓以後成冰,它是一個非常好的氣候記錄器。而北極,它的冰是由海水凝結成冰,所以這從根本上是不一樣,你從大家研究的課題來説,南極是冰川,北極是海冰。現在在南極最有名的一個非常熱點的問題,是冰下湖。而在北極是冰間湖。在南極關心的是臭氧洞和企鵝,在北極的動物是北極熊。

  曲:從它的地質、地理特徵上,他們所處的位置不一樣,剛才楊副所長也説了,在生物的物種方面也不一樣,而就我們國家來講,對我們環境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因為他們的距離是不同的。

  主持人:在人們心目中,南、北極就像跟我們現在的距離一樣遙遠,並且陌生。那麼人們就想問,南北極的考察跟人們的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曲:大家都生活在自然環境當中,自然環境當中的這種冷暖的交替,空氣的運動,實際上都是要受到冷源和熱源相互作用影響的。就地球來講,太陽是一個熱源,而南極和北極,作為地球上的兩個冷源,是重要的冷源,加之地球自轉的影響,冷暖空氣的對流,形成大氣流動,也就是我們平時説的風,比如冬季刮的寒風,夏季吹的暖風,這些實際上都是整個地球大氣環流形成的一個重要基因,可以説南極和北極以及太陽的輻射作用,構成了大氣運動的發動機這樣一個角色,實際上對環境變化的了解,更能使人們了解整個地球環境變化過程,來預測未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人類對環境的影響。有的科學家做過數值模擬,因為在南極,等於世界上70%以上的淡水是以冰的形式在那個地方保存著,如果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有的科學家做數值模擬,説南極的冰如果融化了,整個世界的海平面將會上升60米,也就是説現在很多的島國,包括近岸都會變成海洋,這無疑對人類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當然這種影響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發生,我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楊:剛才曲主任談到了南極,就北極的海冰問題,其實現在觀測已經顯示,北極的海冰在變薄,海冰的覆蓋範圍在縮小,甚至現在有數值模擬,有模型預測,在未來,也就是50年,有一種可能,就是在夏季,整個北極的海冰會完全消失,如果説北極的海冰一旦消失,那麼在海冰下面,以冰地藻類為食物鏈的一些物種就可能會滅絕,同時棲息在浮冰上的像北極海豹,以及北極熊,都有可能從這個地球上消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以現在的發展趨勢,只要50年。南極考察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預測未來的氣候。

  主持人:通過南、北極的科學考察,對解決這些問題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曲:它至少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揭示一些環境變化相互影響中的一些規律性東西,使得我們最大限度地減少人類環境,人類的生存活動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作用,同時也能有效地去利用自然當中的一些資源,特別像南極地區存在著豐富的科學資源,來為我們今後的科學發展研究提供服務。

  主持人:感謝兩位就中國極地考察的相關情況給大家做的介紹,謝謝。觀眾朋友,也感謝您收看今天的《中國報道》,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霍虹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小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