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第143個成員,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一年來,中國承擔了加入世貿後應盡的責任,穩步地履行市場準入等有關的承諾,使中國經濟在各方面發生了令人矚目的可喜變化。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的經濟形勢,中國報道將播出三期系列節目。今天播出第一期,中國經濟表現。一年來,中國經濟繼續取得高速增長,進口和出口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市場的開放進一步吸引了國外的投資。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正在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和合作。就這些方面的相關問題,我們的記者專訪了諾貝爾經濟學家蒙代爾先生,稍後在演播室裏我們還將採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先生。先請看記者的相關報道。
新聞: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趨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貿易的合作與競爭,從而與世界各國實現“雙贏”、“共贏”的目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的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的積極貢獻。中國多年來吸引了大量的外資,總額已達到4000多億美元,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的貿易和投資機會與收益。據統計,2002年1至9月份,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39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2.6%。
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400多家來華投資。除製造業外,電信、金融等服務業正在成為中國吸引外資新的增長點。2002年上半年,服務業實際吸收外資59.3億美元,同比增長76.5%。
外資進入中國同時,也在中國本地尋求合作夥伴。高通是全球最大的無線通信公司之一,它與中國聯通集團合作,致力於為中國的CDMA製造廠商提供性能卓越的芯片和系統軟體。
高通中國區總裁 全球副總裁 李名麟:和聯通的CDMA的第二期的工程就是面向發展移動通信應用的,我們和聯通一起,大力地幫助本國的應用開發商來開發,廣泛來開發符合國內國情的應用,使得國內的用戶不但只是有語音的服務,還有更多的應用數據的服務,在這方面我們認為,中國的應用開發商比國外的應用開發商佔有更大的優勢,由於應用的多元化,也為手機的生産商帶來更大的商機。同時也為應用開發商能間接地來參加電信的業務,創造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中國全方位地引進外資,形成了幾個外資集中的地區。除了廣東等一些開放前沿地區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華東地區的外資增長速度也令人矚目,尤其是江蘇省的蘇州市。這個中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現代化新興工業城市,今年的1-10月份,進出口總額超過285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在中國各大中城市中名列首位。
蘇州市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我們提出一年形成框架,三年基本到位,五年逐步完善的一個總體思路,通過加強、深化、擴大國際經濟合作來積極地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10月份我們實際利用外資增長了52%以上,外貿進出口增長了49%以上,利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也成為歷史上最好的一年,可以這麼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一年,是我們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對外開放速度最快,也是我們深化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
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 楊知評:外商對中國投資的信心比以往更加有信心,因為隨著中國市場的開放,以及我們整個國家政策的進一步的國際化,外商在中國的投資,他們這種長期的穩定性和長期的發展得到了保證,這個我認為也是主要的一個變化,這個變化應該説導致了在最近一年當中,外商投資企業他們應該説加快了投資的步伐。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中國政府認真履行作出的各個方面的承諾,積極調整相應的法律政策,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增強了外商對華投資的信心,成為外資流入迅速增加的最重要因素。
記者:在外資大規模進入中國的同時,中國許多的企業也正在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企業“走出去”戰略是中國政府確定的關係國家發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戰略,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生存和競爭所必然要邁出的一步。據權威部門統計,中國企業累計在境外已辦起6000多家企業,遍佈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大的對外投資者。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領域涉及貿易、航運、生産加工、資源開發、工程承包、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眾多方面。投資方式由早期的建點開辦“窗口”,發展到投資辦廠帶動國産設備材料出口、跨國購並、股權置換、境外上市、設立研發中心、創辦工業園區等多種形式。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江洪:出去市場那麼就更有競爭力,一個來講(當地人)感覺到這個産品是在當地生産的,對於過去認為中國的産品就是幾個貨櫃的生意,賣完幾個貨櫃可能就找不見人,現在在當地有個生産基地,對當地的經銷商也好,消費者也好,就樹立了比較好的信心,第二個來講由於我們在當地生産,免了大量的進口的關稅,雖然(巴西)貨幣匯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現在感覺到還是有比較強的競爭力。
TCL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易春雨:當我們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的前提下,我們認為現在國際經濟形勢、整個經濟的格局有利於我們在這個市場上再做一些投資市場的工作,在歐盟這個市場上我們已經收購了當地的一個工廠,整個投資市場我們也分兩個階段,從靠近中國的地方,向比較遠離中國的地方,從原來不是很規範的市場向非常規範的市場。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中國已開始具備對外投資的能力。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截至今年7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達2465億美元。這些都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必要保障。中國已經有了一批擁有一定技術經濟實力、熟悉國際化經營管理、適應國際市場激烈競爭需要的企業。通過推動這些企業"走出去",不僅可以拓展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而且也可以為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增添新的內容,為加強多雙邊經貿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記者: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共産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中國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堅持以質取勝,努力擴大出口。進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鼓勵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
記者:蒙代爾先生,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這些年中國的出口保持了高速的發展,而世界經濟卻在衰退,尤其是這兩年,您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蒙代爾:確實中國的經濟在全球來説是很特別,中國的情況其他國家也沒有碰到。儘管世界經濟在衰退,別的國家出口在衰退,中國的出口在增長。一部分原因是,中國吸引了其他國家的市場,另一部分是,中國正在經歷著吸收外資的高潮,這是出口增長很多。來中國的外資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市場,外資以每年50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佔了全球總外資的一半。當然也就帶來了新市場,所以出口在繼續增長。
記者:中國的哪些特點吸引了那麼多的外資公司?
蒙代爾:當外資公司進來時,帶來資本、技術和國外的市場。中國從中得到的是,更多的出口。外資公司得到的是勞動力,外資進入中國很大一個原因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還有就是,中國的技術發展得也很快,因為新公司進入,很快很多人會得到培訓,中國開始有了自己的大公司,最終可以和其他外資公司競爭,這些在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投資者身上都發生了。因此這是有多面性的,外資進入,刺激並且為中國的公司帶來了經營模式等,這也是中國自己公司出口發展的需要。我記得上次我到這兒訪問廣州本田汽車公司時,我能看見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因為幾年前這兒還是一片雜草地,亂七八糟,而現在變成了一個大工廠,一個漂亮的大工廠,許多中國人在這工作。這只是廣州、廣東的一個方面。這樣的一個點的作用將被放大,5倍、10倍、15倍得擴張。
記者:在1999年,您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您如何評價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特別是金融政策方面?
蒙代爾:開放的政策是刺激經濟發展的一個途徑,通過相互交流獲得有用的東西。當然,我認為也要注意開放的步驟,在一定時期內是不能太快的,我們並不是希望外資機構一下進入所有的金融系統。因此中國政府還是要控制整個銀行體系,但是我想,在中國引進一些外資金融機構還是好的,給中國的金融機構一些比較的標準。
記者:如果最高分是十分,那麼您給中國入世後的一年表現打幾分?
蒙代爾:我不想給出分數,你知道,每年的12月份,世貿組織大會要對中國的表現做出一份報告,我們可以看他們給的分數,我就不在此説了。但是我想在打分的過程中會有協商和討價還價,因為中國想在這個過程被視作發展中國家,而其他國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應被視為發達國家。這就是分歧所在。我向其他國家希望中國前進得更快,而中國希望慢一些,將會在這兩者間有一個折衷。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圍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問題,現在我們開始採訪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先生,您好謝主任,首先歡迎您到我們的演播室來接受採訪。謝主任,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有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的影響問題爭論很多,現在一年過去了,回首這些爭論,您覺得有哪些已經見了分曉,還有哪些要等待事實和實踐的檢驗?
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既不是天上掉餡餅,也不是我們自己跟自己套了個繩索,所以一年的時間表明,我們經濟增長非常好,GDP增長8%,進出口貿易1-10月份達到5002億美元,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9.7%,其中進口是18.6%,出口20.7%,吸引外資也是大幅度地增長,過去那些人們一直認為弱勢的産業,比如像汽車、農業、金融等等,也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受到那麼大的衝擊,尤其像汽車生産銷售都非常快,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説,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消失了,事實上可能我們加入世貿組織這五年或者六年這過渡期之內,還要一點一點地釋放一些風險,面臨的一些問題也還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來解決。
主持人:您覺得還有沒有哪些潛在的變化或者説正在或者將要産生積極的效應?
謝: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説我們的企業、我們的民眾,更多地認識到需要參與國際競爭,它所面對的對手更多不像過去只是局限在我們中國本土,必須要面向世界,另外整個人們生活的方式、消費的方式,我想這種潛移默化的變化都應該是很多的。
主持人:就是説也是中國的普通百姓感受入世一年變化的時間。就是説通過這一年自己也可以增加很多這方面的感受。
謝:比如説汽車,家庭轎車(價格)的下降和很多居民購車的這種熱潮的興起,這就是變化。
主持人:這個變化可能還會持續?
謝:還會持續。
主持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年中國的出口也在大幅度地增長,這個大幅度增長可以説是在世界經濟不是特別景氣的這種背景下取得的,您覺得為什麼中國的出口會有這麼大幅度的增長?是不是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關係?
謝:應該説是有關係,但是也不能説完全是入世所帶來的積極效應,我想中國出口大幅度的增長,首先是因為中國政府在年初就對今年的整個國際經濟形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和估計,採取的政策比較對頭,一個方面比如我們加大了對出口退稅的力度,加快了通關的這種速度,另外我們對於出口企業放寬了管制,更多的企業可以申請到出口的資格,另外我們今年美元相對歐元和日元是大幅度地貶值,中國的貨幣是盯美元,所以相對這些主要貨幣,相當於我們也有貶值,這樣就降低了企業出口的成本,另外我們的産業的競爭力應該説確實是在提高,入世以後有一些過去存在的限制現在在減弱,隨著産業的升級,我們産品競爭力的提高,在國際市場上增加出口的這種能力也是在提高,這是從國內的層面。從國際的層面,因為今年經濟的總體增長速度比去年預計要高0.6個百分點,加上我們的産品的總體的水平是在中低檔次這個水平,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國外的消費結構相對應于我們這種産品結構,它並沒有減弱,所以使得我們的出口還能保持高速的增長,當然我想與加入世貿組織還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主持人:我們記得在80年代初期的時候,當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成立的時候,可以説作為外商來講,是一種不是特別有信心的感覺,不是特別信任的感覺,好像懷疑我在這裡是不是一定能夠賺到錢,與此形成最大反差的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可以説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把總部設在中國,或者到中國來落戶,您覺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對於外商來講,他們對中國的信心到底從何而來?他們的戰略目標又是什麼?
謝:作為企業來講,對外投資的關鍵就是要掙錢,就是要盈利,首先我想這些外商投資企業它可以從早期來到中國的投資者所産生的示範效應吸取經驗,比如像摩托羅拉,像通用,像大眾汽車,這些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可以説都賺了錢,這種示範效應我想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第二方面就是中國經濟最近這幾年,高速增長的勢頭,和國際經濟的這種低迷形式強烈的反差,這對他們是一種很大的啟示,另外中國的政治經濟穩定,和美好的發展前景,我想給予他們很多的希望,要説中國最吸引他們,一個就是我們政治經濟的穩定,我們剛剛開過中共十六大,新的領導班子産生了,我們和大國的關係在改善,和周邊國家的關係也在改善,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是有眼光的投資者所最重視的。第二就是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非常大,我們現在人均GDP還不到1000美元,如果按照我們中共十六大所規劃的發展的藍圖,在未來的20年我們經濟還要翻兩番,意味著我們GDP的增長速度要達到7.18%,7%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對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講,這個市場是非常巨大的,我想這方面也應該是吸引外商投資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主持人:中國共産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中國的企業要走出去,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年來,我們觀察一下也確實有很多的中國企業正在走出去,您覺得這種走出去,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説有什麼戰略意義?
謝:我想中國的企業走出去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也是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和企業的競爭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後的必然的一種選擇,從我們企業走出去的目的或者説戰略的這種思想,根本來講,我們還是要利用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來發展我們自己的經濟,企業走出去本身它是需要靠實力的,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自身擴展它的市場,擴展它的發展空間的需要,首先一點我想,比如説我們很多資源是短缺的,石油資源,森林的資源等等都是非常短缺的,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走出去,到國外去開拓市場,有穩定的這種供給的來源,那對於穩定我們國家的經濟是非常有好處的。比如像金融企業,它本身就是一種全球化要求非常高的企業,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走出去的話,我們就可以在更大的範圍之內吸引更多的資金,來為我們的建設服務。另外還有像我們很多製造業水平也不低,但是國內市場現在過剩,那麼僅僅是通過出口這種方式是可以的,但是不夠,需要我們去比如説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一些發達國家,我們去投資建廠,通過和外方的合資,在當地生産産品,銷售到當地市場去,一方面可以利用我們現在閒置的資源,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擴大我們的市場份額,另外像我們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如果我們走出國外,搞建築、承包、勞務工程等等,這樣也可以解決我們就業的壓力,緩解我們就業的壓力,也可以為我們創匯,總之企業走出去應該説是我們中國的對外開放發展到目前這種水平的一種必然選擇。
主持人:相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説,可能走出去的經驗還比較少,走出去還需要很長的路走,您覺得在中國企業發展外向型的這種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還需要克服哪些困難?
謝:我想我們的企業走出去,目前來講確實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首先第一點我想信息不靈,因為我們很多國際市場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我們作為單個的企業來講它並不清楚,你走出去,走到哪去?如何走出去?我們投資對象國的法律法規是什麼,市場情況怎麼樣,競爭對手的情況怎麼樣,我們很多企業根本就不清楚,作為單個企業去收集這些信息成本很高,所以信息不靈是一個目前遇到的一個很大的困難。第二個我們人才不足,因為走出去需要我們有很多高水平的人才,既要有技術人才,也要有管理人才,還要有語言的人才,要複合型的人才,我們這方面的人才還不是太多,另外資金的融通和週轉也有它不靈的地方,解決這些困難一個就是確實要認識到走出去的戰略意義,改善對於走出去的這種管理的模式,樹立服務的這種觀念,比如政府要提供足夠的信息,我們駐外的使館,我們在外面的一些機構,要收集更多的信息來提供給企業,我們的管理方式上,我們要更多地為企業服務,減化審批手續等等,這樣使得我們的企業真正能夠在走出去的時候減少盲目性,作為企業自身也要不能盲目地行事,因為説實話,企業走出去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實力,而不是趕時髦,你要走出去就需要你有走出去的實力,你還沒有達到那個實力的時候,你如果走出去了,就可能要摔跟頭,要受挫折。
主持人:好,謝主任,非常感謝您到演播室來接受我們的採訪。觀眾朋友,剛才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年來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我們採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福山先生,今天的《中國報道》節目就到這裡結束了,感謝您的收看,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見。
主持人:王世林 責任編輯:阮曉梅 導播:趙妍妍 字幕:寧小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