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期內容     往期查詢         



南極挑戰者會聚上海 中國科考成就顯著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道》。在您觀看本期節目的同時,來自3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研究南極的專家和管理南極事務的官員,正匯聚在中國的上海參加為期近半個月的第27屆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大會和第14屆國家南極局長理會會大會,在這個21世紀首次舉行的國際性南極科學盛會上,人類將為這一長期的跨國界研究活動尋求更有效的合作途徑,併為南極的科學研究制定新的發展方向,而這次大會在中國的召開,則意味著中國在南極科學研究和管理南極事務中所作的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在稍後的訪談中我們將採訪國家海洋局局長王曙光先生和中國極地研究所名譽所長董兆乾先生,好,首先請看記者從上海會議現場發回的報道。

  來自美國的凱瑞羅賓女士是研究冰下湖的專家,她正在介紹冰下湖研究的最新進展情況。冰下湖是掩埋在南極冰蓋下面的湖泊,目前人類還沒有真正接觸到它,對於現在是不是鑽穿冰蓋進入湖泊的最佳時機,各國的科學家有不同的意見。

  中國南極冰下湖研究專家組組長 凱瑞羅賓:我們現在不支持繼續向下鑽探,主要原因是我們不知道如何保證湖水不受污染和怎樣把水樣提取出來,在找到正確的方法之前,我們不想污染這個資源。

  中國冰川學家 效存德:要研究這個湖面的話,首先一個前提就是保證不能讓地下的湖泊受到污染,這是很重要的,現在鑽孔裏面是有填充液的,也就是説不能讓鑽孔變形,如果你鑽到底的話,這個填充液會下到湖面裏面,就會污染。目前來看,研究冰下湖泊的技術條件還不具備,還不成熟,中國科學家也認為有必要耐心地等待技術成熟以後,再去研究冰下的湖泊。

  最先發現冰下湖的是俄羅斯的科學家,他們已經鑽探到離湖面還差130米的地方,強烈的好奇心使他們希望能儘快抵達湖面。

  俄羅斯地球物理科學家 列琴科夫:我們想繼續鑽探的主要原因是,想研究湖水和水中的生物,這個湖形成于幾百萬年以前,水中可能有那個時期的微生物。

  這場關於如何更合理科學地研究南極的爭論發生在中國上海。7月15日,為期半個月的第27屆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會議和第14屆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會議在上海同時召開,3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中外南極科學家和政府官員會聚到了這裡。

  參加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會議的各國官員將對如何為南極的科學考察活動提供更完善的後勤保障服務進行交流。

  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主席 卡爾厄爾伯:座談會上的幾個主題是在南極提供醫療保障、航空支持、先進的能源、船舶在南極冰域的航行和垃圾處理工藝,通過把不同國家有關這方面的最好的信息集中起來,我們可以知道怎樣更有效、更經濟地支持這些研究項目。

  國際南極考察活動和後勤技術展覽也同期舉行。

  根據生物、冰川、大氣物理等不同的研究領域,參加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會議的科學家進行了分組討論。在經歷南極風雪的洗禮和考驗後,他們帶來了對南極大陸最新的認識和研究。南極科學家的這次聚會將為21世紀南極的科學考察制定新的發展方向。

  記者:在這次大會上,有60多名研究極地科學的中國專家出席了會議,他們的研究課題幾乎涉及到了目前所有的領域,在某些方面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雖然中國的第一支南極考察隊在1984年末才登上南極大陸,但中國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縮短因遲到90年而造成的差距。

  1984年11月20日,兩艘萬噸巨輪抵達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王島,它送來了第一批中國科學考察隊員,中國人起源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南極探險夢想終於得以實現。這就是位於喬治王島上的長城站,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挑戰南極的考察基地,隔著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遙遙相望。

  中國第一位越冬科學考察隊隊長 顏其德:80年代初,由於我們國家剛剛在南極起步,綜合國力還不像現在這麼強,科技水平也不如現在發展得快,所以也得要積累經驗,培養人才,所以我們當時捨近求遠、遠涉重洋,到喬治王島去建考察站,這是符合科學規律,合符我們國家的改革發展進程。

  這是極地號抗冰船,一艘用過多次的舊船。中國人正是駕駛這艘船,在1989年衝過密集的浮冰,將長城站培養起來的中國的第一批南極科學考察專家和第一批後勤保障專家送入了南極圈。1989年2月26日,在東南極的拉斯曼丘陵上出現了中國的第二個南極考察站--中山站。中山站的建立標誌中國已經跨入世界南極科學考察的強國行列。

  中國第一位越冬科學考察隊隊長 顏其德:兩個站的難度來講,也反映了我們國家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實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發展,有那個能力從南極圈外面走到南極圈裏面來了,從南極圈裏面又向南極內陸冰蓋發展,所以從南極這個過程,真正反映了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發展前進的一個過程。

  在中國科學家跨入南極圈的同時,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科學探險壯舉——橫穿南極大陸也拉開了序幕。1989—1990年,由6個國家6個人組成的國際橫穿南極探險隊用200天徒步跨越了南極大陸,這其中就有中國的冰川學家秦大河。在國際南極考察活動再次出現歷史性進步的時刻,中國人第一次走到了最前沿的領域,並參與到了由此次探險活動引發的國際橫穿南極科學考察項目當中,承擔了對冰穹A進行研究的計劃。冰穹A是南極大陸的最高點,從未留下過人類的足跡,屬於南極科考的空白地區。

  中國著名冰川學家、中國氣象局局長 秦大河:為什麼要去DOME A(冰穹A),DOME A(冰穹A)是南極內陸冰蓋的一個最高點,這個地方估計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那個地方的降水量也很少,當然是固體降水,是雪了,冰川是雪降落到冰蓋表面,一層一層,年復一年,在重力作用下,動力演變而成為了冰川冰,換句話説,從密度0.1、0.2轉變成0.91這種冰川冰,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南極這種低溫的條件,可能需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當雪變成冰的時候,雪和雪晶體之間的這種氣體,會壓縮成非常小的高壓氣泡,被壓到了冰裏面,這個氣泡就相當於那個時候大氣圈當中的氣體原始狀況,如果我們拿到一塊冰是過去一萬年、十萬年,甚至是五十萬年前的冰體,原則上講,那裏面的氣泡,就是那個時候大氣圈的成份。所以我們可以從南極冰川冰裏面獲得過去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前大氣氣體的原始狀況。

  從1998年開始,中國開展了四次向冰穹A挺進的南極內陸冰蓋考察。這是用生命進行冒險的艱難歷程。

  中國冰川學家 李院生:冰蓋考察最大的困難,實際上從兩個方面,起碼是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我們裝備的技術水平的可靠性,這個主要是安全的保障,如果裝備的技術水平低,或者是我們整個的裝備在野外不太可靠,我們的安全,很可能就回不來了。因為在南極這個地方,特別我們去的是DOME A(冰穹A)是南極海撥最高的區域,也就説氣候非常容易變,過去大家都認為是人類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我們現在的目標就是到DOME A(冰穹A)。第二個困難就是我們考察隊員人員心理的承受力,這個是我們面臨的比較大的困難,一個挑戰,因為內陸考察是遠離基地的,當我們走到內陸500公里以外的時候,大家心理上的壓力開始越來越大,就是怕一旦車輛出了問題,一旦我們遇到了冰裂隙,人員的生命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冷靜地處理這些危險。

  考察隊在下降風和地吹雪的暴戾天氣中行進,時刻防範著冰裂隙的出現,每天重復著挖雪坑觀測雪層剖面、採集雪樣和鑽取冰芯、設置物質平衡觀測花桿的工作。這些危險枯燥的工作換來了大量與人類息息相關的氣象信息。

  美國國際橫穿南極科學考察項目首席科學家 保羅馬耶夫斯基:自從1989年計劃開始以來,對南極冰蓋進行的研究是國際橫穿南極科學考察項目中的一部分,隨著計劃的開展,中國的科學家已經成為非常有實力的合作夥伴。隨著經驗的逐步積累,他們的研究取得很大進展,並在國際會議上發表了很多優秀的論文,中國的科學家已經成為國際橫穿南極科學考察項目中的重要成員,我們在一起工作非常愉快。

  南極不僅記錄著地球的發展變遷,而且還收藏著來自天外的信息。這是位於東南極洲的格羅夫山,中國科學家劉小漢博士首先對這裡進行了地質考察,不僅繪製出了第一張格羅夫山地形圖、採集到了遠古時期的泥土,而且還發現了南極洲的第三個隕石富集區。

  中國地質學家 劉小漢:我們首次發現並且回收32塊隕石,其中有一塊是火星隕石,還有6塊是原始球的隕石,就是這些原始球的隕石包含了很多太陽系形成以前的,係外的天體演化的信息。所以現在我們隕石研究的工作,一經公佈以後,在世界上也引起很大的關注,像美國等等一些一流的隕石研究專家,開始向我們申請樣品。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中國成功進行了18次南極考察活動,獲取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和樣品,實施了包括氣象、高空大氣物理、地磁地震觀測等大規模、多學科的綜合性科學研究項目,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人類對南極大陸的認識。

  這次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和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同時選擇在中國召開年會,標誌著中國科學家取得的豐碩的南極考察成果贏得了南極科學界的尊重,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對南極事務支持的行動受到了國際範圍內的廣泛讚賞。

  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主席 羅伯特羅特福德:現在喬治王島上的長城站和東南極的中山站,成為南極以島為基礎的艱難的、科學嘗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被著手進行的研究覆蓋的學科領域非常廣泛,並有助於國際南極科學委員會協調整個國際上的科研成果。

  國家南極局局長理事會主席 卡爾厄爾伯:中國將會大大增加對南極科學考察的支持,這對整個世界的科學考察交流來説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因為我認為中國在世界科學考察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自1895年人類第一次登上南極大陸到現在,已經100多年過去了,人類先後在這裡建立了50多個常年考察站進行多學科的研究,但這裡仍然是人類最陌生的地方,對南極的探索將仍然是21世紀最有吸引力的活動之一。

  記者:南極雖然離我們非常遙遠,但它的冰蓋下面封存著地球遠古時期的地質信息,它的冰雪之中記錄著全球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數據。各國的科學家都相信,通過對這片寂寞而寒冷大陸的研究,將會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人類的未來。《中國報道》記者綜合報道。

  主持人:觀眾朋友,歡迎繼續收看《中國報道》。針對中國南極科學考察活動的有關問題,我們現在開始採訪國家海洋局局長王曙光先生和南極研究專家、中國極地研究所名譽所長董兆乾先生,兩位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的演播室接受採訪。説到南極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那個地方也確實離我們很遠,究竟南極離中國有多遠?

  王:南極確實是離我們居住的大陸離我們國家最遠的一個地方,離我們國家有12000多公里。

  主持人:王局長,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去搞科學考察活動,對中國長遠的發展有什麼現實性和重要性嗎?

  王:南極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應該説有著豐富的科技的價值,它是到目前為止就是南極對全球的氣候以及人類未來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我們國家從80年代開始對南極進行考察,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一船兩站的規模,一船就是我們有一個雪龍船,雪龍號船專門從事南極科考活動,85年我們建了第一個站,叫長城站,89年我們建了第二個站,叫中山站,為什麼到南極去考察,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因為南極它是一個特殊的地方,我剛才講了,這一個地方有1400萬平方公里,就是一個半中國大,這個地方被一塊淡水冰覆蓋著,這個冰平均厚度兩公里多,所以它對全球的環境影響非常大,我們作為一個大國,必須來研究它對我們國家有些什麼影響,這就是説從我們自身的需要,有必要對南極開展科考活動。再就是我們國家這些年來經濟發展很快,已經有了比較強的綜合國力,我們對世界也應該做出我們應該有的貢獻,所以無論從現實意義還是長遠意義,無論從我們國家自身利益,還是對國際、對人類的貢獻和作用,我們都有必要開展對南極的研究。

  董:南極這個地方是對全球的氣候、環境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地方,因為咱們地球它的能量來自於太陽,太陽過來以後主要當然是在赤道地區,所以赤道地區是咱們整個地球上的一個熱源,而兩極地區是整個我們這個地球的兩個冷源,相比之下就是南極這個地方作為冷源冷的程度比北極還厲害得多,因為它的年平均氣溫比北極能低20攝氏度,所以要了解我們這個地球的話,將來會怎麼樣,現在全球都在變化,了解它將來會怎麼變化,所以光研究熱源,不研究冷源,沒有辦法使人類將來採取一定的技術和管理上的措施。

  主持人:目前中國在南極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這些工作在國際上處於一種什麼樣的水平?

  王:這些年來國際科技界圍繞南極制定了一系列的科考計劃,希望來研究南極生態環境,南極冰蓋以及南大洋在全球大氣和環境變化當中的影響和作用,我們國家主要是跟蹤國際上這些大的科研計劃,結合我們國家自身情況從事了一些科研活動,主要開展的是海洋、大氣、生物、地理、地質等等這些方面的一些研究。

  主持人:那中國對南極的研究對國際方面有什麼重要貢獻呢?

  董:作為咱們國家來説,一個方面就是南極冰川學的研究,剛才王局長講,南極這個大陸有平均兩公里厚的冰那樣蓋在那裏,現在人類最擔心的問題,全球變暖之後,如果這一個冰蓋一次性融化掉的話,全球海平面可以上升60到90米,這是一個非常可以説是嚇人的一個預測,咱們中國科學家在過去這五年當中,在這個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可以説是舉世矚目的貢獻,咱們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什麼東西呢?整個東南極的冰蓋基本上還是穩定的,而西南極的冰蓋是在變松、變軟、在融化,所以這一點來講,咱們過去可能前一段大家看電視的時候也都看到,西南極拉森2冰架3000多平方公里這樣一塊大冰就掉到海裏面去,這是發生在西南極,而東南極相對來講是很穩定的,所以這一個結論咱們國家科學家作出這樣一個工作成果,在國際上影響還是挺大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南極臭氧洞,這也是對人類的未來威脅很大的一個方面,這個臭氧洞破壞以後,太陽有害射線直接就射到地球表面,將來可能得皮膚癌的人是大批大批的,所以這一點咱們在中山站上的多年來的臭氧監測所得到的成績,在國際上也非常引人矚目。

  主持人:世界上各個國家對南極科學考察投入的資金有多大的量?

  王:南極各個國家的投入美國比較多,它是超過了1億美元,其他這些國家多數是在一兩千萬美元,多的也就四五千萬美元,我們國家在“九五”之前大體上每年是四五百萬美元的樣子,但是這幾年中央、國務院對極地事業高度重視,江總書記、朱鎔基總理、溫家寶副總理多次都有指示,而且在“十五”期間我們國家有了很大的投入,我們在“十五”期間的投入要超過1億美元。

  主持人:基本上趕上發達國家水平了。

  王:對,每年大概在2000萬美元以上,這樣我們可能在“十五”期間,我們國家的極地事業可能有更好的發展。

  董:我們“十五”期間在國際上排的位置是除了美國之外第二個那些國家的行列,英國、德國、日本這些國家都是幾千萬美元這樣一個行列,另外最後面那上行列是幾百萬美元的行列。

  主持人:那中國政府在“十五”期間對南極科學考察是怎麼規劃的?

  王:一個方面,就是改善工作條件,一船兩站的設施要進行更新,要選擇一些高性能的,高水平的設施,這樣就能夠提高我們的科研水平。再就是我們今後“十五”期間,可能重點在海洋、大氣、冰川這些學科研究方面有更大的發展。再就是這兩個站的管理體制可能也要有一些變化,來適應我們極地科考事業更快發展的形勢,與時俱進。

  主持人:觀眾朋友,圍繞中國南極考察的相關問題我們現在正在採訪國家海洋局局長王曙光先生和南極研究專家董兆乾先生,廣告之後歡迎接著收看,稍候見。

  主持人:人類1895年第一次踏上南極那天起,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這100多年來歷史上有過多少位科學家為了南極的科學考察作出貢獻?或者甚至獻身的?

  董:在80年代為整個南極的探險獻身的最主要的一個事件的標誌就是英國的斯科特南極考察隊,奔到南極點回羅斯島的這個過程當中,在羅斯冰架上全軍覆沒,那個時候這種情況比較多,這是大家都知道,因為後來英國皇家學會派了多少飛機去巡查尋找,最後找到了,其他有些一船最後弄在那以後根本就沒有了,就找不著了。

  王:到南極科考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我們國家到南極去,南極有一個西風帶,這個西風帶它的風速能夠達到每秒鐘八九十米、上百米,大大地超過12級風,這在一個區間,有的國家的飛機就刮跑了,俄羅斯的飛機曾經在那失事過。我們的船也曾經在這發生過很大的危險,但是最後還是轉危為安了。

  主持人:有沒有咱們中國的科學家在南極科學考察活動當中獻身的?

  董:咱們國家這20年來安全記錄中國人也非常好,在國際上的影響也非常好,南極局局長理事會裏邊專門有一個南極安全工作組,在這個南極安全工作組裏邊的記錄,中國是很受讚賞的。

  王:做了18次考察,我剛才講的就是遇到過危險,但是我們還沒有發生大的事故,從安全這個角度講,我們還是做得不錯的。

  董:第六次南極考察隊回來的時候,遇到大風,剛才王局長講,遇上那種大風,那一次遇上風還有一個什麼問題呢,那個浪啊,那個還是極地號的時候,極地號船,這個船尾巴往下一沉,後面一個浪就上來,上來了以後把整個後甲板、主甲板上兩捆船上不都用那個纜繩嘛,很粗的纜繩,把兩捆都固定在甲板上的纜繩全部都砸掉了,砸掉以後兩條大辮子拉到海裏去了,才知道船的後面螺旋漿在那個地方,萬一纏到螺旋漿上大家都別想回來了。

  主持人:當時船上的船員有多少?

  董:當時120幾個人。

  王:每次都是一百二三十個人。

  董:最後沒辦法,一聲號令船員到外甲板去,考察隊員在那邊走廊,就這樣跟大海拔河,把兩條攬繩拉上來了,不然的話不知道後果是怎麼樣。所以咱遇到的風險也不少,因為南極那個地方,直到現在為止,儘管咱們的技術是發展得非常厲害了,但是南極還是南極,現在的考察仍然是帶有很大的探險性,沒有點精神別到那去。

  主持人:南極是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可以這樣説吧,它風最大,氣溫最低。

  王:風極、旱極是最冷的地方。

  主持人:但是就這樣一種氣候,每年都有2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這種嚴酷的環境中工作,兩位認為南極的魅力究竟在哪呢?

  王:這一塊大陸是至今我們沒有真正了解的一個地方,它裏面很多奧妙的東西,沒有亮出來,而且它對全球又有很大的影響,這樣凡是具備一定能力的國家都很關注這個事情,大批的科學家,科學家本身就是有探險精神的,他就是想為人類作出貢獻的,所以就踴躍地參加南極的科考活動,這是一種精神。

  董:探索科學的這種精神,這是最重要的,整個人類都應該為我們這個星球所不知道的那些領域探求未知,我舉個例子講,前幾年一個重大發現,在南極3800米厚的大冰蓋下面,發現了一個幾十平方公里大的一個冰下湖泊,那個地方的鑽已經打到三千六七百米,還有不到200米的厚度就打穿了。

  王:但是現在不讓繼續在這打下去了。

  董:這次上海這個會冰川組跟其他的生物學和搞水的科學監測組恐怕還要舌戰好幾天,冰川組説不能再打了,再打的話因為3800多米厚的冰,這個壓力有多大,你説那裏的水和生物它都處於一種高壓的狀態,萬一打穿了叭一冒出來,什麼你也研究不了了,所以現在國際社會,上海這個會議這次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有一個工作組好好研究怎麼樣不破壞原來的環境,還能把它的水樣取出來來研究它,所以未知的謎太多了,所以為什麼那麼危險、那麼艱苦,大家還要去搞南極,探測未知我覺得這是人類(的特點)。

  主持人:就是這一個一個問號吸引著這些科學家。

  王:我感覺從目前來看對南極的研究還是剛剛開始。

  主持人:中國自從加入到這個南極科學考察活動當中,主要是進行一些事務性的管理,主要是哪些方面呢?

  王:南極的管理從國際上有三大組織來管理,一個是南極條約協商國,這是一個組織,這一個組織是政府間的,它主要協調政治事務的組織,再一個組織就是南極研究科學考察委員會,它主要是科研事務的民間團體這麼一個組織,再一個組織就是南極局長理事會,它就是各個國家主管南極這個部門這麼一個組織,這三個組織我們都是裏邊的重要成員。

  主持人:中國在哪些事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呢?

  王:在保護南極的環境方面我們做得還是不錯的,第一我們在南極的工作人員完全按照《南極條約》的要求處理事情,我們在南極的垃圾在那裏都有處理設施,處理了之後有一些我們就拉回來了,我們去的人都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我們在那裏整個的表現還是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賞,當然在南極的考察各個國家來安排自己的一些事情,它大的有個計劃,各個國家來安排自己的事情,在極地這些站當中他們都是非常友好的,他們無論是使用的工具,還是科研的一些手段,這都是無償的,我們開玩笑説,凡是到南極都有一種共産主義這麼一個感覺。

  主持人:這次在上海召開的關於南極科學考察的兩個理事會的會議,第一次選擇了發展中國家,而且還選擇在了中國,兩位認為這意味著什麼呢?

  王:應該説在南極考察當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在我們國家召開,能夠有利於展示我們國家這20多年來在極地考察當中的一些成果,也能顯示出我們中國政府對極地科考和極地事業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地促進我們和世界各個國家的交流,這兩次會議召開之後,也正好趕上我們國家有了大的投入,我們相信在新的世紀,我們的極地事業肯定會有新的發展,肯定會按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我們國家應有的貢獻。

  主持人:謝謝,兩位,今天圍繞中國南極科學考察活動的相關問題就談到這,感謝兩位來到我們演播室接受採訪,謝謝。觀眾朋友,也感謝您收看今天的《中國報道》,明天同一時間再見。

  主持人:趙俐婷 責任編輯:鄧垚 導播:滕雙雙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