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探險者的聖地
一種對極限的挑戰
攀登珠穆朗瑪
領略世界之巔的壯美
在我國西藏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北側有一條沿東北山脊通往頂峰的路線。從20世紀初開始的四十多年的時間裏,多支探險隊試圖從這裡登上珠峰都以失敗告終。
王富洲:珠峰是世界上最難登的、最危險的、最長永遠也走不完的路線。
攀登珠峰需要避開雨季和大風天氣等不利的氣候條件,依據珠峰的氣候特點,北側適宜登山的季節通常在春季的4月下旬-6月上旬和秋季的9月中旬-10月上旬。
從北側攀登珠峰通常在海拔5200米建立大本營,並在登山線路上建立多個過渡營地,登頂突擊營地設立在海拔8500米的地方。往返于大本營和過渡營地的適應性行軍,使隊員的身體逐步適應高海拔地區寒冷缺氧的環境,同時將登山給養運往營地。這被稱為逐步適應式登山法。
在北側登峰線路上有三大難關:首先是海拔6600米-7028米之間高達400多米的冰雪陡壁。這裡冰裂縫多,冰陡坡多。會發生冰崩雪崩。在這裡登山者需要一些專用裝備。特製的高山靴可以防水防寒,在它上面安裝冰爪能起到防滑作用,使登山者在冰面和陡峭的地段站穩。冰鎬是雪地行走的重要支撐物,用來保持平衡,必要時進行自我保護。
王富洲: 在海拔7450米左右有一個風口。它在珠穆朗瑪主峰和北峰之間有一個山坳,風從這兒過的時候,由於地形的關係,風速加大,象個喇叭口一樣,六七級風到這裡就變成八九級,風一大把雪捲起來,就看不清前面的路線。風大容易把人刮到山坡下面去。
在攀登過程中,高海拔地區的嚴寒和大風會導致登山者體溫過低,引起內分泌紊亂、幻覺、意識喪失甚至死亡。因此登山者需要穿特製的具有良好保溫功能的抓絨夾克和羽絨服來抵禦嚴寒,保護肌體和心臟。
缺氧是登山者面臨的另一大危險,早期的氧氣平對登山者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現在配備的氧氣瓶輕巧牢靠增加了登山時的安全性。
珠峰北坡登頂的最後難關稱為“第二台階”,它是位於珠峰東北山脊上,海拔8680米至8720米間的一段岩壁,岩壁的最後五六米幾乎垂直,極難攀登。它使參加了1960年珠峰攀登行動的王富洲終生難忘。
王富洲:為了攀登第二台階我們花了5個多小時,我們體力幾乎消耗殆盡。
在多次試登失敗後,突擊隊採用搭人梯的辦法攀登。這一招終於奏效。
王富洲:(通過第二台階)象徵著我們的勝利,因為前面再也沒有什麼困難讓我們在去克服了。
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人勝利登上珠穆朗瑪之巔。這是中國登山隊首次登上珠峰,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側路線成功登頂。
在人類1953年登上珠峰後的50年裏,各國登山家一次次投入珠穆朗瑪的懷抱,對於熱愛自然的人來説,這座世界最高峰永遠充滿著無窮的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