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週末特報(2003年3月29日)


  【另眼相看沙塵暴】

  “沙塵朝蔽日,失道還相遇。”

  沙塵暴古已有之,甚至在唐詩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鋪天蓋地。不只是在中國,每年聖誕節前後,撒哈拉沙漠那些紅色的塵土也會漂移到歐洲,那時的巴黎,一旦下雨,屋頂、路面都變成了紅色,這就是巴黎人所説的紅雨。

  我國北方,每年的漫天黃沙,在讓人們對春光明媚的印象大打折扣的同時,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面對越來越頻繁的沙塵暴,人們果真只能束手無策嗎?

  今年二月,中國科學院宣佈,他們研製的沙塵預報系統,可以提前四天預知沙塵暴的發生。這個系統可以為人們提供起沙源地、強度、運行路線甚至成份變化等詳細情況,讓人們預先做好防範準備。

  沙塵暴當然是個壞消息,可它有時也能讓科學家另眼看待。揚起的沙塵能阻擋陽光的熱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全球變曖的勢頭。而偏鹼性的沙塵還能中和大氣中的酸性物質,讓人們減少酸雨的侵害。

  當然並不因此就能改變沙塵暴在人們心中的壞名聲。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它很難從根本上斷絕,因為地球上的六大沙漠和無盡的風才是漫天黃沙的源頭。

  沙塵暴與土地沙化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但是兩者卻常常互為幫兇。每一次颳起沙塵暴,就好像一針醒腦劑,在時刻提醒著人們控制沙化,合理利用資源的緊迫性。在內蒙古的渾善達克沙地,有一個村莊曾經被沙塵掩埋。然而這裡的72戶牧民經過兩年的努力,硬是讓11萬畝的土地重新變成了草場,玉米成了幾千隻牛羊常用口糧,蔓延擴展的沙塵在這裡得到遏制。改變人們的觀念,調整生産生活方式,借助人和自然的共同力量,才是讓荒漠變回綠洲的關鍵所在。

  當有一天,沙塵暴肆虐這個壞消息不再侵擾人們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從北方大漠裏傳來綠洲遍佈的好消息。

  【點擊前沿基因的傑作】

  大多數鳥類每天重復哼唱著同一首老歌,而有些鳥類卻能不斷地翻新花樣。美國科學家發現,像鸚鵡和蜂鳥的大腦裏有著相同的基因,能使大腦産生組合音節的神經結構,這樣,鳥兒就能把混亂無序的音節排列成動聽旋律。這就相當於人們將單獨的字組成一個通順的句子。

  除了能讓鳥兒歌唱,基因也成了“兩性戰爭”的武器。老鼠在生育的過程中,雌雄老鼠爭著把自己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雄性老鼠希望胎兒的個頭越大越好,使幼仔容易存活;但雌性老鼠為了日後的生育能力,會分解吸收一些受精的胚胎,來控制生産的數量。英國科學家在對不同品种老鼠的配育實驗中發現,雄性老鼠可能帶有能夠阻止這種吸收過程的基因,來增加出生幼仔的數量。

  基因和基因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所有的生命現象。在基因序列中,可以説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物種在基因複雜的變化中不斷穩定地延續、進化,我們不得不驚嘆自然的精密運作。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