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墩是山東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十五年前,這裡還是一個貧困村,村民世代靠種地打糧吃飯,僅有的2000多畝耕地中有80%都屬於鹼性土質,平均每畝農業收入只有200來斤。
然而,近幾年,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五里墩人不但搞起了“現代化的旅遊農業”和“持續生態農業”,還建起了第一家民營的國家級公牛站和胚胎工程中心。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村子裏,誕生了我國第一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繁育出一批批高産奶牛,科學技術使得五里墩在短短的十幾年間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由過去的不足200元增長到了4500多元。
像五里墩村這樣通過科技手段改變農村經濟面貌的例子在這次《科技中國行》的系列報道中屢見不鮮:
在新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産的彩色棉花和從番茄中提取番茄紅素的技術大大提高了農産品的附加值;
在廣西,利用胚胎技術繁育的奶水牛幫助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海南,對蝦人工孵化和育苗技術成為上千家蝦農致富的法寶;
在福建,高産抗病的雜交水稻使得糧食産量大面積增産……
科技成果的推廣不但讓億萬農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還促進了糧棉油等農産品的全面增産和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大大豐富了我國農産品的市場供給。目前,科技進步對我國農業增産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40%。
如果説有了高科技的農村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的話,那麼經過高科技改造過的傳統産業就更像是老樹發新芽,綻放出青春的活力。
在這次《科技中國行》系列報道中,記者看到:
在黑龍江,信息化改造使一個瀕臨破産的造紙廠扭虧為盈;
在上海,經過綜合技術改造過的鋼廠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在陜西、寧夏、吉林等地,一批國家級中藥種植基地的建立正在使傳統中藥的生産實現現代化……
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一大批傳統産業得到優化升級,産品更新換代加快,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科技進步為加快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要讓它充分發揮威力,就必須創造出讓科技轉化為生産力的條件。記者看到:
在廣東,技術創新中心幫助一大批中小企業解決著各種技術難題;
在浙江,網上技術交易市場可以為企業和專家之間牽橋搭線……
一大批高新技術園區、孵化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徐冠華在採訪中説:“《科技中國行》充分展現了近年來全國各地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所取得的顯著成效。看了以後,深受鼓舞和啟發,倍感振奮!有幾個方面感受很深,一是各地都注意從實際出發,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集中力量,突出重點,並且把科技創新和産業化緊密結合起來;二是,各地都注意通過體制創新促進科技創新,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創造一個有利於科技發展的環境;三是,各地都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把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吸引和培養人才放在突出位置。今後,我們要進一步調動地方、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各方面的積極性,組織起浩浩蕩蕩的科技大軍,儘快形成科技工作萬馬奔騰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