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金怡濂(2003年2月28日)


  2003年2月28日,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金怡濂院士因為在我國巨型計算機領域做出傑出貢獻,榮獲本屆最高科技獎。

  1947年,18歲的金怡濂在天津耀華中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電機係。良師的諄諄教誨、4年的刻苦學習,讓年輕的金怡濂為今後從事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電子計算機被列入我國重點發展的學科。為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國家選派了一批品學兼優的留學生赴蘇聯學習。金怡濂幸運的成為其中的一員,此時的金怡濂才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他後來投入畢生精力研究的計算機。後來,這批留學生成為我國計算機研究領域的第一代開拓者。

  1958年,金怡濂回國,作為運算部分的負責人,參加了我國第一台大型電子計算機——104機的研製。從此,他開始投身於我國的巨型計算機研究工作。

  在計算機研究領域,人們通常把當時性能最高、運算速度最快的一類計算機稱為巨型計算機。

  最初的104機的運算速度只有每秒1萬次。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到了20世紀90年代,我國自己開發成功的巨型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達到每秒10億次。但是,與當時美國和日本的巨型計算機已經達到每秒上千億次的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我國決定研製“神威”巨型計算機之前,擺在科研人員面前的有兩種選擇,是踏踏實實循序漸進,研製百億次計算機,還是甘冒風險跨越式發展,直接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科研人員面臨抉擇。

  當時,金怡濂擔任“神威”計算機的總設計師,他決定直接向每秒千億次挑戰。同時,他還提出了以並行結構為基礎的巨型計算機研製方案。

  新的研製思路使“神威”計算機達到每秒千億次成為可能。經過科研人員幾年的努力,1998年5月,“神威”成功實現商業運行,運算速度每秒3840億次,居於世界先進水平。

  現在,神威計算機已經在天氣預報、新藥篩選、石油勘探和生物工程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金怡濂院士又開始了新一代運算速度更快的計算機研製工作。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