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科技中國行——西藏篇(2003年3月14日)


  雄偉的喜馬拉雅山,遼遠的雪域高原,讓西藏大地充滿神奇。如今,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正在以飽滿的熱情建設西藏。

  科學之光計劃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地球上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一部採光面積為兩平方米的太陽灶,所産生的能量就相當於一個2000瓦的電爐子。西藏建築設計院和西藏太陽能研究所依靠自身科研力量,先後研製出太陽灶、太陽能烤箱、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採暖房等設施,大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在2001-2002年西藏自治區實施的“科學之光計劃”中,僅阿裏地區就有7萬多人依靠太陽能解決了照明問題,而太陽能電池的引進開發,更讓十幾萬分散居住的農牧民不僅能用上電燈還能看上電視。

  目前西藏全區利用太陽能,年綜合效益已超過一億元人民幣。

  藏醫藥現代化

  具有2300多年曆史的藏醫藏藥,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奇葩,對傳統藏醫藥典籍進行科學系統的整理挖掘是藏醫藥現代化的基礎。近年來藏醫藏藥工作者集中翻譯出版了《藏醫醫典》、《四部醫典》等700多部藏醫名著,整理藏醫驗方260個,研究編纂了《新編西藏中草藥》、《新編藏醫學》等一批現代醫學專著。藏醫研究所與自治區藥檢所聯合完成了第一部藏藥標準,為藏藥生産的正規化奠定了基礎,而“超臨界流體萃取”、“真空凍幹”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又為藏藥的全面現代化鋪平了道路。

  藏藥業已成為西藏的特色産業之一,全區藏藥産值已達四億元人民幣。

  農業新發展

  青稞一直是西藏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但由於青稞産量較低,致使西藏每年都要調入大量糧食,而近年來大面積推廣的冬小麥,真正讓西藏地區的糧食生産發生了徹底改觀。西藏地區的農業科技人員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對引進的冬小麥進行了品種改良,並摸索出一系列高原配套耕作技術,在萬畝連片豐産試驗中,使冬小麥的畝産由引種初期的二三百千克猛增到500千克以上,日喀則農科所還創造了畝産冬小麥871千克的記錄。

  同時,利用地熱和太陽能資源開發的溫室技術,也給西藏的蔬菜種植帶來了新的機遇。在這一技術的支持下,西藏蔬菜研究所先後篩選培育出30多個適合高原種植的蔬菜新品種,取得的50多項科研成果使西藏地區四季都可以生産出新鮮蔬菜。

  僅推廣冬小麥一項,西藏全區就累計增産糧食1593萬千克,2000年西藏自治區基本實現糧食自給。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吳英傑説:“我區科技工作者緊密聯絡西藏實際,以研究開發西藏特有資源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止2002年底共完成了科研項目2603項,其中1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目前,西藏已實現了糧、油、肉基本自給,科技在農牧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已達到37.8%。”

  隨著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和西藏科技的進步,西藏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