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數字故宮》系列片:(四)用數字造宮殿(2002年11月28日)


  這個工地建造的是70多年前被大火燒燬的“建福宮花園”。復建當初,故宮博物院的有關工作人員僅是蒐集“建福宮花園”的資料就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能夠找到的資料僅僅是畫在繪畫作品中花園的模樣和文獻檔案中的極少文字的記載。

  故宮的建築何止一個“建福宮花園”。龐大的建築群,紅墻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雄偉壯觀。對稱的佈局、院落的組合、空間的安排、結構力學的科學運用、建築的裝飾及色彩、屋頂的式樣、室內外的陳設等等,無一不體現出中國古代建築的藝術之美,這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財富。

  然而這些精美的宮殿建築暴露在自然條件下,隨著歲月的流失,磚、瓦、木、石、油漆、彩畫會遭受相當的損害。儘管故宮博物院採取了一定的保護措施,並且不斷修繕,但是每一次修復都不可能真實地再現原貌,因此,保護故宮古建築的關鍵措施之一,是建立反映古建真實原貌的資料檔案。

  我們採訪了故宮古建部張克貴主任,他説:“為了把古建築資料保存得比較完整,從九十年代開始,故宮投入資金搞測繪,我們用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基本上把故宮的建築統統都測繪了一次”。

  故宮的古建築,第一次得以比較完整地用圖紙記錄下來。但這些圖紙只是對古建的一個平面的記錄,圖紙反映出的僅僅是線條和尺寸,而象鬥拱的組合、隔斷的雕花、藻井的式樣等這些立體效果從圖紙中就看不出來了。彩畫的色彩也只有用文字標明,到了維修古建時,許多施工仍然不得不憑藉經驗。

  故宮工程管理處李永革副處長向我們介紹到:“古建築的維修多年來,甚至上千年、上百年來,一直沿用的是傳統的工藝,師傅的口傳心授就靠徒弟們心領神會,這個當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古人留下的燙樣不夠精確,也不能作為資料永久保存。為了不使這一古老的建築形式、結構尺寸、裝飾特徵以及建造技術在歲月的磨洗中消失。

  故宮博物院已經開始與日本凸版印刷公司合作,運用現代化三維虛擬技術,建立宮殿的數字模型,將古建築形象立體地展現出來,把古建的技術資料準確地用數字記錄下來。世界上其它博物館也都在應用數字技術將建築和文物數字化。

  古老的故宮將跟隨時代的步伐,進入世界一流博物館的行列。數字故宮的建設,也將使融歷史、藝術、科學于一體的文化遺産,永久地保留給後人。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