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用基因讀解生命(2002年11月23日)


  2002年10月7日,瑞典皇家醫學院在諾貝爾論壇大廳向新聞界公佈了2002年度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人名單,他們是:英國科學家悉尼佈雷內、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霍維茨和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斯頓。

  他們發現了在器官發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因規則,為揭示基因與人類健康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基礎。

  解析醫學獎

  一個成年人體內,每天都有上萬億細胞誕生,同時又有上萬億細胞“程序性死亡”。所謂“細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細胞一種生理性、主動性的“自覺自殺行為”,這些細胞的死亡是有規律的,似乎是按編好了的“程序”進行的,就像秋天片片樹葉的凋落一樣,所以這種細胞死亡又稱為“細胞凋亡”。

  在節目中我們採訪了陳竺院士,他向我們解釋到:“比方説,小朋友都會提的一個問題,小蝌蚪的尾巴到哪去了,現在知道,實際上小蝌蚪的尾巴它的消失,就是這一部分細胞發生了程序化的死亡。連人都是這樣,人,也有可能會有尾巴,但是這一部分的組織細胞在發育過程當中,它就發生自然的凋亡了”。

  人類的所有疾病,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都是基因病,因為從基因上可以找到病因。細胞的生成或死亡是健康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該死亡的細胞沒有死亡和清除,就可能導致細胞惡性增長堆積,形成癌症;如果不該死亡的淋巴細胞大批死亡,就會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導致艾滋病發作。

  陳竺院士説:“細胞凋亡調控的基因,它是和艾滋病,和腫瘤這些最重要的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聯絡到一起,所以我想,這一重大發現為人類認識自然的生理過程,也為戰勝這些所謂的世紀絕症,開闢了一個主要的道路”。

  對細胞生與死的研究僅僅是基因研究的一個方面,研究人體細胞中的全部基因,才是揭示生命秘密的關鍵所在。人類基因圖譜的發佈標誌著人類基因研究進入了功能研究階段。到2003年,所有的測序工作就要完成,這意味著人類將更清晰的認識自己的生命體。假如有一天,當基因的秘密都被破解了之後,是不是人可以長生不老了呢?

  生命永存?

  陳竺院士就這個問題談到:“並不見得一個生命體,它的生存時間越長越好。比方説線蟲,這是一個模式生物,幾年前,科學家就做了這樣的一個試驗,把有些所謂的衰老基因給它祛除掉,祛除掉以後,線蟲壽命的確能夠延長七到八倍,但是,它的整個代謝活動就明顯的減慢了。也就是説,線蟲的活動就非常低了。看上去,好像就是差不多處於一種冬眠狀態,也就是説,它的這個壽命的延長實際是以犧牲它的生活質量為代價的。我想,我們總不會為了我們能夠活到四、五百年,然後我們整天都(處在)混混碌碌的這樣似睡非睡的這樣一種狀態”。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長生不老的願望,而現代生命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自然壽命在完全健康的狀態下,活到100歲以上已經完全可能。

  實際上,幾年以前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一些和壽命有關的基因,但是,延長人的壽命,並不是科學研究的唯一目的。生命體的生老病死必需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就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