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告別乾渴(2002年9月9日)


  2001年9月,河北省黃驊市陳莊子村建成了苦鹹水淡化站,當地農民們終於吃上“甜”水了。

  過去,黃驊農民常年吃的是地下苦鹹的高氟水,氟中毒是黃驊人的常見病。2001年6月,河北省省長到黃驊來考察後,做出決定,一定要讓黃驊農民吃上符合健康標準的“甜水”。於是,黃驊水務局的科技人員,使用電滲析技術,也就是用電流分離苦鹹水中的金屬離子,再用高分子膜過濾鹽份和氟的技術,製備出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的淡化水。

  陳莊子村的淡水站是由國家、集體、群眾共同投資12萬元建成的,每天可以制淡水30噸,每噸成本為2.90元。對於農民來説,每人每年只要花十五、六元水錢,就可以飲用符合健康標準的淡水。黃驊地區在一年裏就建立了62個淡化站,解決了7萬7千多農民的飲水問題。

  黃驊是以村為單位,集中解決農民飲水問題。國家水利部根據各地水源、人口的具體情況,還採用了打井建池,提引山泉,集雨建窖,修建應急水源工程等科技手段和工程措施,力爭解決乾旱少雨地區農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用水。

  在內蒙中西部地區,解決牧民吃水問題主要靠打深井,但是以往常常出現打幹井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內蒙水利廳的科研人員,使用連續電導率剖面儀,利用各種地層和岩石間電阻不同的原理,尋找貯水岩層來設計井位。最近兩年來,科研人員在包頭、錫林郭勒等地共測井位348個,準確率在95%左右。

  但是深井運行水泵提水要使用柴油發電機,這種“以油換水”的辦法,讓有些牧民“打得起井,用不起油”,結果依然是沒水吃。

  內蒙水利廳的科技人員根據當地“風速大,日照強”的特點,又研製出風能和太陽能提水技術。

  2001年7月,在海拔1600米的四子王旗山灘浩特,一套風能發電提水機開始運轉,每小時可以從深井提水6噸,18500元的設備投資和充沛的風力資源,使得當地6個牧戶25口人、3000多頭牲畜的飲水有了保障。

  而在查幹補力格鄉王江牧業點,自從安裝了太陽能提水機後,牧民們用水方便多了。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長期以來我國數以億計的農村人口處於沒水吃或極度缺水的境地,為了解決農村群眾吃水難的問題,“九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35億元,運用多種科技手段,修建各類飲水工程240萬處,初步解決了5100萬農民群眾的飲水困難。

  2000年到2002年,水利部又安排國債投資57億元,用於解決3409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和氟砷病區改水問題。並且計劃在未來兩、三年內,徹底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問題,這將有力地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1980年,全國第一次農村人畜飲水工作會議在山西陽城召開。1994年,“基本解決人畜飲水困難”列入《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至1999年底,全國累計投入240億元,興建集中供水工程150萬處,解決了2.16億人的飲水困難。2000——2002年,國家共安排國債資金57億元,計劃解決3409萬人的飲水問題。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