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最後的晚餐(2002年8月28日)


  

  空中飛翔的鳥兒從哪來?它的祖先是什麼?是已經滅絕的恐龍,還是一個不為所知的物種?鳥類的起源之謎一直是一個懸念,困擾著世界各國的古生物科學家。最近,我國遼西地區發現的一批古生物化石為揭開謎團提供了可能。

  2002年7月25日,在被稱為世界生命演化歷史化石寶庫的遼西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我國最原始的鳥類化石,被稱作“原始熱河鳥”。這一發現立刻引起了各國古生物學者的高度重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周忠和和張福成是化石的發現人,他們根據“熱河鳥”的化石特徵繪製出了它的復原圖。

  “原始熱河鳥”的外觀體積碩大,羽毛色澤艷麗,既有現代鳥的輕盈又有遠古陸地爬行動物的威武。

  周忠和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研究員:它的尾巴很長,一般我們知道現在的鳥類還有很多化石鳥都有很短的一根尾巴,那麼這個化石鳥尾椎有二十多枚,跟始祖鳥很多恐龍非常相似,特別是尾巴上的一些構造跟奔龍也非常的接近。這個特徵恰好説明鳥類和恐龍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説這個化石從鳥的角度提供了這樣一個證據。

  熱河鳥化石它的尾椎骨非常原始完整,發育強勁的脈弧及加長關節的突起等特徵和恐龍家族中的奔龍十分相象,這一相像之處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的世界性學説提供了有利的證據。它的第二隻腳爪特別健壯,這個特徵與其他鳥類有很大區別,反倒和奔龍、傷齒龍的等小型獸類恐龍非常相似。歷史上,遼西地區曾經多次發現長毛恐龍的化石。這些發現使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學説首次有了實物的支持。

  在“原始熱河鳥”的化石中還有一個令人驚奇的發現,熱河鳥的腹中保存有許多植物種子的化石,這是現存唯一一件鳥類肚裏保存了大量種子的化石樣本。保存下來的種子外表新鮮,可以説明在熱河鳥的存活時期這種植物有大面積的分佈,可供著鳥類食用,而且熱河鳥的牙齒已十分退化,上下頜粗壯發達,專家推測這是為了適應吃種子的需要。

  張福成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副研究員:因為鳥類的新陳代謝的水平非常高,所以食物在胃中存留時間也非常短,他保存這麼好的狀態,説明了確實是它的最後一次取食的産物,或者説最後的晚餐,沒有消化的晚餐。

  原始熱河鳥在吃完它的最後一頓晚餐之後就深深的埋藏在這片土地下面。

  一億兩千萬年前,這裡時屬白堊紀早期,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湖泊島嶼眾多,氣候為暖潮濕,生物繁盛,天空中有包括熱河鳥在內的鳥類和翼龍,陸地有恐龍和哺乳動物,但受到環太平洋構造演化控制的遼西地區,由於岩漿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頻繁,造成了大批動物的集群死亡。

  中國遼西,這裡曾經是山清水秀、龍飛鳳舞,但卻遭受一次次火山噴發所引發的災難。這片曾經交織了美麗和悲愴的中生代生物的伊甸園,今天將為人們揭開鳥類起源的謎團提供更多的答案。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