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手術的革命(2002年7月22日)


  內蒙的唐先生今年49歲,1個月前患上了頸動脈狹窄現在他的右半身已經癱瘓。今天他將在北京天壇醫院接受介入手術治療。醫生在影像系統的指導下,通過患者皮膚上米粒大小的切口,用穿刺針穿入血管,放入一根鞘管,再通過鞘管插入導管導絲等手術器械,並輸送到血管狹窄部位進行擴張治療。一個小時後手術完成了。

  自20世紀60年代,微創外科的出現成為人類醫學史上手術的革命,它的成功應用和不斷發展主要歸功於—醫學圖像系統和各種微創手術器械,其仲介入醫學以它創傷小,準確性高而成為微創外科的主要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生和科技人員的目光已經瞄準了號稱城市人類第一殺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這一危害人類的主要病患。

  缺血性腦血管病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醫生可以採用介入醫學技術,對有中風預兆的病人提前進行頸動脈和椎動脈狹窄干預治療來減少中風的發生率,通常是在動脈狹窄部位進行擴張治療和放置血管支架。這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手術,在保護傘的保護下,栓塞並發癥控制在2%以下。

  目前,全球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醫院,能夠從大腿根部的血管將支架送到顱內動脈狹窄部位,通過球囊擴張可放置血管支架,使得狹窄的動脈恢復暢通。自1999年開展這項新技術以來全球已有100例病人接受了這種手術。2001年8月25日北京天壇醫院已成功完成了我國第一例手術,至今已做了20多例,是世界上開展這項手術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國家。

  我國的介入醫學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十幾年來,一大批中國醫學家在這一領域不斷探索,各種新技術不斷推出極大的豐富了醫學治療手段。80年代中期,成功開展了心臟瓣膜狹窄的成型手術;90年代,隨著血管支架的出現,血管成型手術已成為治療心血管狹窄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001全國有近兩萬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血管成型手術。在一個又一個頑症被我國的醫學家征服的同時,標誌著中國人醫療研究的成就與先進國家處於同一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外國同行。

  介入醫學是醫學的進步,是多學科科研成果的結晶。我國科學家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使介入醫學取得長足進步。這標誌我國醫療科技研究領域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聯絡方式:天壇醫院介入放射科 姜衛劍 主任 天壇醫院神經科 王擁軍 主任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