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蹤難覓
儘管人類用各種辦法去尋找外星生命,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不但沒有找到經過科學驗證的地外文明,甚至沒有發現外星生物存在的蛛絲馬跡,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般認為,如果以地球作為生命存在的惟一參照係,那麼地外智慧生物從一個簡單的生命發展到高級生命所需要的條件是十分苛刻的。從時間上看,高級智慧生物的進化一般需要40億到50億年。在這段時間裏,行星和恒星的狀態要非常穩定,不能爆炸毀滅;這個行星不能離恒星太近或太遠,應該具備産生液態水的條件;而恒星要象太陽一樣質量適中,並處於壯年期。
從進化角度看,導致人類産生的進化鏈條漫長而脆弱,它取決於幾百萬個獨特的環節,而每個環節都有特殊的形式,並且依賴於特定的物理和化學環境。其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偏差,進化的結果可能就會完全不同。比如有的猴子進化成人類,而有的仍舊在森林中攀援。因此,生命現象在宇宙中是稀有的,智慧生命現象就更加珍貴。
但僅僅具備上述條件還遠遠不夠。即便這個星球上有生命,如果低於我們的文明程度,或者不會使用無線電,那麼目前想找到他們是不現實的。另外,文明的産生不可能是同時進行的,往往此起彼伏,也許一個文明剛剛熄滅,而另一個文明正在形成。所以彼此間極難見面。而銀河系裏擁有高級生命的行星到底有多少呢?
1961年,年僅31歲的美國天文學家德雷克發明了一個估算外星文明數目的方程,這就是有名的“綠岸公式”。他把一個星系裏高級技術文明的數目寫成一連串的概率因子的乘積,包括星系中恒星的數目;伴有行星的恒星的比率;行星産生的概率,行星允許生命發生的概率,生命演化成理性的幾率,掌握了通訊聯絡技術的行星的比率,以及文明社會的持續時間。這些因子中,只有文明社會的持續時間很難估算。
我們的每項估算代表了各種科學觀點的折衷立場,以銀河系為例,最終的計算結果在1至幾百萬之間。文明可能要經過數十億年的痛苦進化才能出現,然後又可能由於不可饒恕的疏忽或技術災難而毀於一旦。但是,如果自我毀滅並非星際文明的註定歸宿,如果有百分之一的文明能夠成功地度過技術的青春期,那麼,銀河系中現存的文明數目將以百萬計了。
根據目前地球的技術文明水平,試圖通過星際旅行與外星文明進行直接接觸是不現實的。星際旅行要受到物理時空的制約:一是恒星距離非常遠。最近的恒星距離我們也有4.23光年,即使以光速穿行,來回也需要八年多。二是旅行速度的限制。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超過光速,所謂的時空隧道僅僅在理論上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