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機器與人(2002年5月3日)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21萬6千余名工人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舉行罷工。這既是工人為自身權益的一次奮爭,實際上也是人與機器矛盾激化的體現。

  機器代替人的勞動,本是幾千年來人類長久的渴望。科技是將它從夢想變成現實的堅實階梯。最初人類的願望是單純的:機器的誕生只是為了延伸人類的器官能力。

  直到工業革命的初期,機器發明還只是源於個人的偶然機遇和興趣。自從科學家參予之後,付與先進的理論基礎,科學與機器的結合開始讓生産力突飛猛進,巨大的財富隨著機器轉動,滾滾涌出。

  如何利用冰冷的機器進一步取代人的勞動?這是二十世紀中葉,研製第一代工業機器人的初衷。能夠對人的動作進行簡單摹倣,它們首先在美國日本的汽車和電子工業自動化流水線上被大量應用。隨後出現的水下機器人、管道機器人、農業用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逐漸涉及越來越廣的領域。這時它們還只是單純的器具,是人的肢體的延伸,無法超越人的能力。

  80年代,各種學科的先進技術為研製第二代機器人提供了保證。具備初級智慧,可行走避開障礙,自動識別判斷的感覺型機器人,不再以簡單摹倣人體動作為目的,而被付與更尖端的技術,要求適合特殊環境的應用。

  911事件以後,美國人用機器人拆開含有炭疽孢子的信件;命名為"阿富汗探險者"的機器人也正被研製用於到戰場等危險的環境中採集新聞。

  智慧化機器人成為二十一世紀人們關注的熱點。它不僅具有人的學習與反應能力,而且開始具備自我意識層次。新的科技再一次為它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和手段。只有五個原子大小的量子晶體管和DNA計算機的産生,從理論上解決了製作類似人腦和神經元的可能。預計再過五十年便可産生具備工程、醫藥、法律、科研等方面高級知識的機器人。

  機器人初期形體都比較巨大,現在正向著靈活多變,體積小巧發展。最新的超小型機器人只有4立方厘米,可以置於一枚硬幣之上。而正在試製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進入到血液中為人類治病。

  中國的機器人研究水平並不落後。體現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等綜合實力的倣真世界盃足球賽、6000米深水自治、能在太空中自由移動等多類型機器人都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今天,全世界約有75萬個機器人,被廣泛用於各個行業。

  從最初代替人力的簡單機械,到現在具備高級智慧智慧機器人,科學在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類的命運。

  目前機器人正向著人們不可思議的方向發展。會吃飯、會生孩子的機器人都在研製當中。當機器人完全具備獨立的自我意識之後,未來人類是否終將被它取代?

  科技如何發展將是唯一的答案!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