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電視指南 |  體育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國家地理 |  生活頻道 |  視聽在線

首頁     本期內容     往期回顧     編導手記     欄目簡介         



紀念達芬奇550週年誕辰(中)——“寧願在探索中失敗”(2002年4月14日)


  他已經畫出了一幅足以同《最後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畫,但最後關頭卻因為一個低級錯誤毀於一旦。

  他盼望著像鳥兒一樣扇動起飛翔的翅膀,但片刻間就摔碎了飛行的夢想。他要雕塑世界上最大的前蹄騰空的銅馬雕像,但由於澆鑄方面的困難兩年後不得不將其改成步行的姿勢。

  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期“巨人中的巨人”的達芬奇,在人類知識的諸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時伴隨著他的,也有鮮為人知的辛酸、磨難與失敗。但是,他寧肯在探索中失敗,也不願無所用心,安然享樂生活。他一生都在實踐著這種人生哲學。

  在繪製可以與《最後的晚餐》相媲美的巨型壁畫《安加利之戰》時,他親手研製新型顏料和外層涂油。壁畫已經氣勢磅薄、栩栩如生地站在墻上,但墻上的塗料卻遲遲不幹,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試驗自己配製的外層涂油,於是讓助手抬來兩個大火盆放在壁畫下烘烤,結果油料被烤化了。他用兩個火盆把八個月的辛勞毀於一旦。

  在壁畫變成五顏六色的小溪淌下來後不久,他又滿不在乎地開始了飛行試驗。51歲的達芬奇就像一個狂熱的少年,把自製的巨鳥搬到山頂。年輕的學徒抓住巨鳥的木架向山下飛去,可沒多遠就跌落下來。這個飛行器是靠手臂與雙腿的肌肉來駕駛的,不過他忽略了人體自身所無法克服的重量問題:鳥類用於飛行的肌肉要佔全身重量的二分之一,而人卻僅有五分之一。但是,如果對他飛行探索的失敗過於苛求,就等於在責備用風箏引來閃電的富蘭克林為什麼沒能發明電燈。當時,教會思想主宰著世人的一切觀念。比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而接近赤道的海洋一定熱得像燒開的水。

  他曾被任命為宮廷建築師,雕塑世界上最大的騎士青銅雕像,設計中馬的前蹄要騰空躍起。他用蠟像模型試驗了無數次,工棚地上堆起十幾厘米厚的殘肢碎片。最困難的是,必須將重達10噸的金屬溶液快速注入鑄模中,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均勻的冷卻問題。當時的技術條件顯然無法支持這種設想。兩年的期限到了,他無法使馬站立起來,最後只好改成步行的姿勢。在他死後100年,西班牙人繼續嘗試這一技法,才建立起一座馬上騎士的紀念碑。

  異想天開的靈感能讓他抓住別人抓不住的東西,可他又常常半途而廢。也許是為了追逐永遠在飛的思想,他不得不時常停下手頭的工作。當時羊毛紡織業在意大利很發達,而紡織作坊裏最容易磨損的是織布針。他在筆記本上畫滿了各種磨針的機器,經過反復比較,終於確定了最理想的一種。但是他隨即産生了織布機的設想,於是又沉浸在織布機和滾珠軸承機的發明設計中。遺憾的是,這些設計圖只是躺在了草稿紙上,最終沒有變成機器,而他又轉向了其它研究。

  達芬奇的大多數著作和手稿都沒有發表,直到他逝世後多年才被人們發現。科學史學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道:“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後的局面的。”

  曠世奇才達芬奇為後人留下了充滿智慧的財富。他那具有先知灼見的才華和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在幾個世紀之後看來,仍然令人嘆為觀止。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